加減補中益氣湯

JIA JIAN BU ZHONG YI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16%
胃經 12%
肝經 11%
心經 8%
腎經 8%
大腸經 7%
三焦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1%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補中益氣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補中益氣湯本身以補益脾氣,扶正祛邪為目的,白朮的加入可增強補脾益氣的效用,促進氣血生化,提高機體免疫力。
  2. 化濕利水: 白朮能燥濕利水,對於脾虛濕困導致的腹脹、食少、泄瀉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補中益氣湯中加入白朮,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液代謝,減輕濕邪對機體的影響。

「加減補中益氣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氣虛所致的症狀:白芍味苦酸甘,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補中益氣湯以補氣為主,但氣虛常伴隨血虛,白芍可滋養肝血,緩解氣虛導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
  2. 協調藥性,增強補益效果:方中人參、黃芪、當歸等藥性偏燥,容易耗傷津液。白芍性微寒,可緩解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進而增強補益效果,使補氣之功更加溫和持久。

加減補中益氣湯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氣固表: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補中益氣湯旨在補益中氣,提高人體正氣,而黃耆正是此方中重要的補氣藥材,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

二、調和藥性:補中益氣湯中其他藥材如當歸、人參等,多偏溫補性質,而黃耆性溫和,能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使藥效更加平和,適合更多體質的人服用。

「加減補中益氣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補氣健脾: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養胃之功效,可改善氣虛體弱、脾胃不健等症狀,與補中益氣湯整體補益氣血、健脾益氣的功效相契合。

二、 扶正祛邪: 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助於抵抗外邪入侵,與補中益氣湯的扶正祛邪功效相輔相成,更有效地治療氣虛體弱、容易感冒等病症。

加減補中益氣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補中益氣湯的主要功效為補氣養血,而當歸的補血作用,可以與黃芪、人參等補氣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
  2. 改善血液循環: 當歸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行,有利於氣血運行至全身各處,進一步增強補中益氣湯的功效,提升患者的整體狀態。

因此,當歸的加入可以使補中益氣湯的補氣養血功效更加全面,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

「加減補中益氣湯」方劑中加入「粟糠」的理由主要有二:

一、 健脾益胃,固護脾胃功能: 粟糠性溫和,味甘淡,具有健脾益胃、固護脾胃的功能。補中益氣湯本身滋補脾胃,加入粟糠更能加強此功效,使其更能補益脾氣,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二、 改善腸道環境,促進排便: 粟糠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腸道環境,有助於排泄廢物,減輕腹脹等症狀。對於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佳,伴有便祕的患者,加入粟糠更能改善其症狀。

甘草在加減補中益氣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降低藥物副作用的作用。補中益氣湯中包含多種藥材,甘草的加入能使藥性協調,避免藥物相互剋制,增強藥效。
  2. 增強補氣作用: 甘草本身具有補氣益脾的功效,與補中益氣湯中的人參、黃芪等藥材相輔相成,能更好地增強補氣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補中益氣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補中益氣湯主要用於脾胃氣虛、中氣不足所致的症狀,而木香能幫助脾胃運化,改善氣血運行,緩解氣滯所致的腹痛、脹滿等症狀。
  2. 調和脾胃: 木香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增強食慾,並能起到燥濕健脾的功效。對於補中益氣湯中所治療的脾胃氣虛患者,木香的加入能促進脾胃功能恢復,進一步提高補氣效果。

加減補中益氣湯中加入白豆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和胃:白豆蔻性溫,味辛,能理氣化濕,溫中止嘔。補中益氣湯主要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若患者伴隨脾胃不和、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白豆蔻可加入其中,幫助理氣和胃,增進食慾,提高藥效。

2. 芳香醒脾:白豆蔻氣味芳香,能醒脾開胃,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食慾,增進消化功能,配合補中益氣湯的補益作用,更能有效改善脾胃虛弱的症狀,使患者恢復健康。

加減補中益氣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升散邪氣,助氣血上行: 補中益氣湯以補氣血、益脾胃爲主,但若氣血運行不暢,易導致痰飲、瘀血阻滯,升麻性輕揚,能升散鬱遏之邪,助氣血上行,使補氣效果更佳,避免補而不升,氣滯血瘀。
  2. 配合人參等藥材,協同作用: 升麻與人參、黃芪等補氣藥材相配,能起到引領補氣之藥上行,直達病所的作用,使補氣效果更加明顯,更利於治療氣虛、氣陷、氣脫等症。

因此,升麻的加入,既能疏散邪氣,又能引領補氣藥材上行,使補中益氣湯的療效更加全面。

加減補中益氣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健脾之效,可助補中益氣湯益氣補脾,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藥物更易吸收利用。
  2. 行氣消滯: 若患者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易出現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陳皮行氣消滯之效,可幫助消化吸收,緩解胃氣不舒,提升整體療效。

陳皮的加入,可使補中益氣湯的功效更全面,更能針對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病症,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減補中益氣湯」方劑中包含「地榆」,主要原因如下:

  1. 止血收斂: 地榆性寒,味苦澀,入肝、脾經,具有涼血止血、收斂止瀉的功效。補中益氣湯常用於氣虛血弱、脾胃不健所致的久瀉、便血等症,地榆的收斂止血作用,可輔助止瀉止血,改善脾胃功能。
  2. 清熱解毒: 地榆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瘡瘍、口瘡等。補中益氣湯方劑中若出現熱毒證候,則加入地榆可清熱解毒,輔助益氣補虛。

加減補中益氣湯中加入砂仁,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理氣健脾,增強補益效果:砂仁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食、溫脾止瀉的作用。補中益氣湯補益氣血,但若脾胃虛弱,氣血難以吸收,加入砂仁可助其理氣健脾,增強補益效果,使氣血充盈,更易於吸收利用。
  2. 溫暖脾胃,改善消化功能:砂仁性溫,可溫暖脾胃,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補中益氣湯主要用於氣虛脾弱者,而脾胃虛寒常伴隨氣虛,加入砂仁可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功能,使補益作用更加顯著。

「加減補中益氣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補中益氣湯本身偏於溫補,若患者伴隨水濕停滯、脾虛濕困等症狀,則需要加入澤瀉以利水滲濕,避免藥性過於溫燥,同時有助於脾胃運化,增強補益效果。
  2. 健脾化濕: 澤瀉入脾經,亦可健脾化濕,改善脾虛濕困導致的食慾不振、腹脹、肢體困重等症狀。與補中益氣湯中的黨參、黃芪等藥物協同作用,更能有效提升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達到益氣補脾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補中益氣湯 」

「 加減補中益氣湯 」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白朮、白芍、黃耆、人參、當歸、粟糠、甘草、木香、白荳蔻、升麻、陳皮、地榆、砂仁、澤瀉。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粟糠:**補中益氣、健脾益胃、收斂止汗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
  • **白荳蔻:**溫中散寒、緩和脾胃虛寒;行氣止嘔、疏通氣機;解暑除煩、緩解過量飲酒引起的胃腸道不適、頭痛、噁心等症狀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地榆:**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功效與主治

「 加減補中益氣湯 」適用於腹瀉已持續很長時間,無法起身,不思飲食,身體極度消瘦的患者。

總結

「 加減補中益氣湯 」是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多種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腹瀉、水腫、感冒發燒、頭暈頭痛、口渴、口腔潰瘍、便祕、黃疸、病毒性肝炎、貧血、月經不調、失眠、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

傳統服藥法


人參2錢,白朮2錢,黃耆(炙)7分,柴胡7分,炙草5分,歸身1錢,白芍1錢,川芎1錢,陳皮1錢,神曲(炒)5分,麥芽(炒)5分。
生薑、大棗為引。更宜服前參朮大補丸、烏雞丸。以經行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健脾、益氣升陽的功效,適合氣虛下陷、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舌淡苔白等症狀。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出現上火、便秘等症狀。

相關疾病


月經不調氣喘子宮肌瘤肺結核胰臟炎瘧疾麻痺腹股溝疝氣神經性厭食症遺精子宮崩漏慢性肝炎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心肌梗塞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補中益氣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七。 組成:補中益氣湯加木香、大附子、麥門冬、防風、羌活、烏藥。 主治:氣虛手足麻木。

加減補中益氣湯, 出處:《方症會要》卷二。 組成:人參、黃耆、白朮、當歸、升麻、陳皮、青皮、烏梅、柴胡、甘草。 主治:久瘧,間1-3日一發,人虛不可用截法者。

加減補中益氣湯, 出處:《保命歌括》卷五。 組成:白朮1錢,黃耆5分,人參5分,甘草2分,白芍2分,黃連2分,桑白皮2分。 主治:四肢發熱煩躁,口苦咽乾,喘嗽有痰。

加減補中益氣湯, 出處:《程松崖眼科》。 組成:黃芩2錢,柴胡3分,陳皮8分,茯苓2錢,升麻3分,枸杞1錢,川芎8分,炙甘草5分,白朮1錢,歸身1錢。 主治:氣虛,眼胞下墜,視物不明,目無紅腫疼痛者。

加減補中益氣湯,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下。 組成:人參5錢,黃耆3錢(生用),柴胡1錢,甘草1分,當歸3錢(酒洗),白朮5錢(土炒),茯苓1兩,升麻3分,陳皮3分。 主治:妊娠5月,脾肺氣虛,肢體倦怠,飲食無味,先兩足腫,漸至頭面遍身俱腫。

加減補中益氣湯, 出處:《保命歌括》卷二十二。 組成:白朮1錢,白芍1錢,黃耆5分,人參5分,當歸7分,粟殼(醋炒)3分,甘草(炙)3分,木香3分,白豆蔻3分,升麻3分,陳皮1錢,地榆5分,縮砂5分,澤瀉5分。 主治:下痢已久,不能起床,不食,瘦弱之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