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補中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氣扶正: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補脾益肺之功效。補中湯本身以補脾胃、益氣血為主,加入人參可以加強補氣功效,提升整體療效,適用於氣虛乏力、脾胃虛弱等症。
二、 調和藥性: 人參甘溫,可以中和方劑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寒,使藥效更加溫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加味補中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汗之效。補中湯以補氣為主,白朮的加入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提升補氣的效果。
- 配伍增效: 加味補中湯中含有黃芪、黨參、當歸等補氣養血藥物,白朮與之配伍,可以增強補中益氣之功,同時還能起到燥濕健脾,防治氣虛濕困的作用,使補氣效果更加顯著。
加味補中湯中包含黃耆,主要是因為黃耆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等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能夠補益元氣,提升機體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在加味補中湯中,黃耆與黨參、白朮等藥材相配,起到補脾益氣、固表止汗的作用,適用於脾氣虛弱、氣血不足、容易疲乏、自汗盜汗等症狀。
加味補中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加味補中湯本身以補氣健脾為主,加入當歸能補益心血,改善氣虛血虧之症,提升整體療效。
- 和中調脾:當歸還具有養血潤燥,調和脾胃的功效。對於氣虛血虛、脾胃不和所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當歸能起到緩解作用,促進脾胃功能恢復,達到補中益氣的效果。
綜上所述,當歸的加入,不僅能補血活血,更能和中調脾,協同其他藥物,使加味補中湯的補益效果更加全面。
加味補中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補火、散寒止痛的功效。補中湯本身爲溫補脾胃之方,加入肉桂可增強其溫陽散寒之力,更能有效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瀉、肢冷等症。
2. 助陽化氣: 肉桂還能助陽化氣,促進脾胃運化功能。脾胃虛弱者,往往氣血不足,容易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肉桂能溫補脾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改善氣血虧虛狀態。
加味補中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氣血瘀滯: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能緩解氣血運行不暢,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補中湯本身補脾益氣,與白芍相輔相成,更能促進氣血流通,使補益效果更加顯著。
- 保護脾胃:白芍能緩解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並能保護脾胃不受寒邪侵襲。補中湯主要功效為補脾益氣,加入白芍有助於協調脾胃功能,增強補益效果。
加味補中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補中湯以補脾胃為主,但脾胃虛弱往往伴隨氣滯,導致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加入木香可以理氣消積,促進脾胃運化,緩解疼痛,使補脾效果更佳。
2. 協同補益: 木香與補中湯中其他藥材,如人參、白朮、茯苓等,具有協同作用。木香的理氣作用可以促進補中湯中其他藥材的吸收利用,使補益效果更加顯著。同時,木香也能防止補中湯過於滋膩,避免產生副作用。
加味補中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升陽舉陷:升麻性微寒,味甘辛,入肺、胃經。具有升陽舉陷、發表解肌之功效。補中湯以補氣健脾為主,但若患者氣虛兼有中氣下陷、脾胃不健等症,則可加入升麻,以助其升提中氣,防止氣陷更甚,達到補中兼顧升陽的效果。
- 疏散風寒:升麻亦可疏散風寒,對於氣虛兼表寒者,可協助發散外邪,解除表寒,進一步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總之,加味補中湯中加入升麻,不僅可提升補氣效果,更可針對氣虛兼夾其他症狀,如中氣下陷或表寒等,起到協同作用,使療效更佳。
加味補中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調和氣機: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之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補中湯本身補氣健脾,而柴胡的加入有助於疏通肝氣,使氣機流通,使補氣的效果更佳。
- 配合補氣藥物,增強療效: 加味補中湯中加入黃芪、人參等補氣藥物,而柴胡可以促進氣血運行,使補氣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從而增強整體療效。
總之,柴胡的加入既能疏肝解鬱,又能配合補氣藥物增強療效,使加味補中湯更能有效治療肝氣鬱結、脾胃虛弱等症狀。
加味補中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理氣健脾: 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補中湯以補脾胃為主,加入陳皮可助其理氣消脹,增強脾胃運化功能,避免藥物積滯,更好地發揮補益作用。
二、 調和藥性: 陳皮能調和藥性,使補中湯的藥性更加平和,避免滋膩生痰。對於脾胃虛弱,容易出現痰濕、食積等症狀的患者,陳皮的加入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加味補中湯中添加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在加味補中湯中,甘草可調和人參、白朮、茯苓等藥材的燥性,避免藥物過於溫燥,使藥性更平和。
- 增強補益: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疲勞的作用,與人參、白朮、茯苓等補益藥材配合,可增強補益效果,使整體藥效更佳,並有助於緩解脾胃虛弱所導致的疲倦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主治功效
加味補中湯
加味補中湯是中醫方劑的一種,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體虛到了極點,或者腹瀉演變為慢性驚風,手腳發涼抽搐。
組成
人參:性味甘平,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安神益智、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白朮:性味甘、微苦,歸脾、胃、肺經,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等功效。
黃耆:性味甘、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當歸:性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肉桂:性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白芍:性味甘、酸,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木香:性味辛、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歸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柴胡:性味苦、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瀉火、平肝熄風、補陽、散風熱、止咳化痰等功效。
陳皮:性味辛、苦,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功效
加味補中湯具有補氣活血、溫陽散寒、益氣生津、安神止驚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體虛到了極點,或者腹瀉演變為慢性驚風,手腳發涼抽搐。
用法用量
加味補中湯的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日三次,一次10-15ml,或遵醫囑。
禁忌
加味補中湯的禁忌為,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或遵醫囑。
總結
加味補中湯是中醫方劑的一種,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體虛到了極點,或者腹瀉演變為慢性驚風,手腳發涼抽搐。加味補中湯具有補氣活血、溫陽散寒、益氣生津、安神止驚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體虛到了極點,或者腹瀉演變為慢性驚風,手腳發涼抽搐。加味補中湯的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日三次,一次10-15ml,或遵醫囑。加味補中湯的禁忌為,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或遵醫囑。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炒)、 黃耆 、 當歸、 肉桂、 白芍(炒)、 木香 、 升麻、 柴胡 、 陳皮、 甘草。
加煨薑1片,大棗1枚,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補中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四。 組成:人參、白朮(炒)、黃耆、當歸、肉桂、白芍(炒)、木香、升麻、柴胡、陳皮、甘草。 主治:小兒虛極,或瀉成慢驚,手足厥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