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調榮湯

YI QI DIAO R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肺經 18%
心經 15%
胃經 11%
肝經 9%
三焦經 6%
腎經 6%
大腸經 6%
心包經 1%
膽經 1%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三焦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益氣調榮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益氣扶正: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之效。方中以人參作為君藥,可補益脾氣、提升正氣,為氣血生化之源,從根本上改善氣虛導致的各種症狀。
  2. 調和營衛:人參兼具補氣、養血之效,能促進氣血運行,調和營衛,改善氣虛導致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四肢乏力等症狀,有助於恢復身體機能,增強抵抗力。

總之,人參在益氣調榮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補益氣虛,更能調和營衛,改善氣血不足,使身體恢復健康狀態。

益氣調榮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益氣調榮湯多用於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可改善氣血不足,使面色紅潤,改善頭暈目眩等症狀。
  2. 調和營衛: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行,並能調節營氣和衛氣,使營衛調和,氣血運行順暢,進而達到改善機體功能,增強抵抗力的效果。益氣調榮湯中加入當歸,也正是利用其調和營衛的作用,以促進整體氣血運行,達到益氣調榮之功效。

益氣調榮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健脾之效。益氣調榮湯以補氣養血為主,但脾胃氣虛則難以化生精微,影響氣血生化。陳皮能理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藥物吸收和氣血生化。
  2. 燥濕化痰: 陳皮性燥,能燥濕化痰。益氣調榮湯常用於氣虛血瘀、痰濕凝滯所致的病症,陳皮加入其中,可起到燥濕化痰的作用,有助於清除痰濁,改善病症。

益氣調榮湯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方劑中常因氣虛而導致血虛,甚至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症狀,而熟地黃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起到滋陰補血的作用。
  2. 調和藥性: 益氣調榮湯中多用補氣藥材,例如人參、黃芪等,而熟地黃的加入能起到中和補氣藥材的燥性,防止補氣過度而引起上火等副作用,使得藥性更為平和,更利於患者的恢復。

益氣調榮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養血柔肝,緩解肝氣鬱結: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之效,能緩解肝氣鬱結,使氣血運行通暢。因氣虛則血弱,血虛則氣滯,而白芍既可養血,又能舒肝解鬱,有助於促進氣血循環,達到益氣調榮的效果。

二、和營止痛,改善氣血瘀滯:白芍具有和營止痛之功,能改善氣血瘀滯,緩解疼痛。而氣虛則容易導致血瘀,白芍能補血活血,促進氣血運行,進而改善疼痛症狀,達到益氣調榮之效。

益氣調榮湯中加入升麻,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升舉陽氣,提振氣血: 升麻性微寒,具有升陽散寒、疏風解表之效。益氣調榮湯以益氣養血為目的,但若氣虛無力,血行不暢,則難以達到補益效果。升麻可升舉陽氣,使氣血運行通暢,為補益藥物打下基礎。
  2. 疏散風邪,解除表邪: 升麻亦可疏散外感風邪,若患者同時伴有風寒表證,則升麻可解除表邪,利於氣血流通,促進氣血生化,更利於整體康復。

益氣調榮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為補氣要藥,能益氣固表,提升人體正氣,增強抵抗力。對於氣虛乏力、容易感冒、面色蒼白等症狀,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益氣調榮湯多用於氣血不足、氣虛血弱所致的病症,黃耆的補氣作用,能為患者提供充足的氣血,改善整體狀態。
  2. 促進血液循環: 黃耆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能改善微循環,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改善面色蒼白、四肢冰冷等症狀。益氣調榮湯中加入黃耆,能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改善血液循環,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益氣調榮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之功。益氣調榮湯常用於治療氣虛痰濕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半夏的加入可以幫助清除痰濕,使氣機通暢,達到益氣調榮之效。
  2. 降逆止嘔:半夏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若患者伴有嘔吐、呃逆等症,半夏可以通過降逆止嘔,改善胃氣上逆的症狀,從而更好地發揮益氣調榮湯的功效。

總而言之,半夏在益氣調榮湯中起到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益氣調榮之效。

益氣調榮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方中以益氣調榮為目的,白朮能補脾氣,使脾胃運化功能正常,從而促進氣血生化,達到益氣調榮的效果。
  2. 固本培元:白朮能固脾土,防止脾氣虛弱導致的氣血不足,進一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因此,白朮在益氣調榮湯中起到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

益氣調榮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能緩解其他藥材的峻烈之性,使藥效協調,不易產生副作用。

2. 補氣益脾: 甘草能補脾益氣,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黃芪、人參等一同發揮補益氣血的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氣血虛弱的症狀。

益氣調榮湯中加入柴胡,主要是為了疏肝解鬱,調節氣血。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退熱除煩之效。方中因患者氣血不足,肝氣鬱滯,導致氣機不暢,血行不順,而柴胡可疏肝解鬱,使肝氣順暢,氣血流通,從而達到益氣調榮的效果。

此外,柴胡還有升陽舉陷之功,能提升陽氣,使氣血運行順暢,進一步改善患者的氣血虧虛狀態。

益氣調榮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之效。方劑中,麥門冬可與其他藥材如生地黃、天花粉等協同作用,滋陰降火,緩解肺熱津傷,達到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
  2. 養心安神:麥門冬亦能養心安神,與黃芪、當歸等藥材配合,可補益心氣,改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達到益氣養心、安神定志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益氣調榮湯 」

益氣調榮湯是中醫治療中風、肩膊痛、久尚未痊癒者等疾病的常用方劑。

組成:

人參:補氣健脾、益氣生津、扶正固本。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消食導滯。

熟地黃:補血滋陰、養肝明目、補腎益精。

白芍:平肝息風、養血調經、斂汗止痛。

升麻:升陽舉陷、發汗解表、清熱瀉火。

黃耆:補氣健脾、固表止汗、利水消腫。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降氣止嘔。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溼、固表止汗。

甘草:補益中氣、益氣補脾、緩急止痛、瀉火解毒。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瀉火、散風止痛、昇陽舉陷。

麥門冬:養陰生津、清心除煩、潤肺止咳。

方劑功效:

益氣調榮湯具有補氣、養血、活血、化痰、祛風、止痛等功效。能夠改善中風後遺症,緩解肩膊痛,增強體質,促進疾病康復。

主治:

中風:中風是一種腦血管疾病,通常是由腦部血管阻塞或出血引起的。中風的症狀包括半身無力或癱瘓、言語不清、視力模糊、頭暈、噁心和嘔吐。

肩膊痛:肩膊痛是指肩部和上臂的疼痛。肩膊痛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肌肉拉傷、肌腱炎、肩袖撕裂、骨刺和關節炎。

久尚未痊癒者:久尚未痊癒者是指疾病或傷害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仍未痊癒。久尚未痊癒者可能會因疼痛、不適和功能障礙而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用法用量:

益氣調榮湯的用法用量須依據患者體質和病情而定。一般情況下,每日服用2-3次,每次服用30-60毫升。

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2. 服用益氣調榮湯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3. 服用益氣調榮湯後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診。

總結:

益氣調榮湯是中醫治療中風、肩膊痛、久尚未痊癒者等疾病的常用方劑。具有補氣、養血、活血、化痰、祛風、止痛等功效。能夠改善中風後遺症,緩解肩膊痛,增強體質,促進疾病康復。

傳統服藥法


人參3分,當歸2分,陳皮2分,熟地黃2分,白芍4分,升麻2分,黃耆5分,半夏(泡)3分,白朮2分,甘草(炙)2分,柴胡2分,麥門冬3分。
上(口父)咀,作1服。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忌食辛熱之物。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調胃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肩中部肩痛動脈粥樣硬化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益氣調榮湯, 出處:《衛生寶鑑》卷八。 組成:人參3分,當歸2分,陳皮2分,熟地黃2分,白芍4分,升麻2分,黃耆5分,半夏(泡)3分,白朮2分,甘草(炙)2分,柴胡2分,麥門冬3分。 主治:中風,肩膊痛久尚未痊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