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虛黃耆湯

BU XU HUANG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心經 20%
肺經 12%
肝經 12%
胃經 8%
腎經 8%
三焦經 4%
大腸經 4%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補虛黃耆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因為人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與黃耆的補氣固表、利水消腫功效相輔相成,可更全面地提升機體的抗病能力。

人參能補益元氣,改善氣虛導致的疲乏、氣短、面色蒼白、食慾不振等症狀。而黃耆則能提升人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預防感冒等疾病。兩者共同作用,可有效改善氣虛體質,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達到補虛的效果。

補虛黃耆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益氣: 當歸為補血之聖藥,能補血養血、活血行血,與黃耆同用,可增強黃耆補氣之力,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對於氣虛血虛所致的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調和藥性: 黃耆性溫燥,長期服用容易出現燥熱之象。當歸性微溫,能緩解黃耆的燥熱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藥物副作用的產生,提高藥物安全性。

補虛黃耆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黃耆補虛: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與黃耆同用,可加強黃耆補氣升陽之功,使補氣效果更顯著,更能有效改善氣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2. 防治脾虛濕困,增強藥效: 補虛黃耆湯常用於氣虛乏力、面色蒼白、食少便溏等症,而脾虛濕困常伴隨氣虛出現,白朮可燥濕健脾,防止藥物補氣過度而導致濕困,同時也能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促進藥物吸收,使補虛效果更佳。

補虛黃耆湯中包含黃耆,乃因其藥性平和,具備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等功效。

黃耆為補氣要藥,能益氣固表,補中益氣,對於氣虛所致的乏力、自汗、面色蒼白、脾胃虛弱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此外,黃耆還能扶正祛邪,提升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外邪入侵,並促進傷口癒合。因此,在補虛黃耆湯中加入黃耆,旨在補氣益氣,扶正祛邪,達到補虛益氣,改善體質之目的。

補虛黃耆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助陽,補氣固表: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補火、助陽氣、散寒止痛之功效。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能補氣固表、生津養血。二者合用,既能溫陽補氣,又能固表止汗,對於氣虛陽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自汗盜汗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2.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黃耆性偏溫燥,肉桂性熱,二者合用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既能增強黃耆補氣固表之效,又能避免黃耆燥性過強,造成燥熱之弊,使藥效更加溫和、協調。

補虛黃耆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增強補益功效:黃耆性溫,甘草性甘,味平和,能調和黃耆的溫性,避免過於燥熱,同時增強其補氣升陽之效,使補益之功更為全面。
  2. 緩解藥物副作用,提高藥效:黃耆補氣過度,可能出現口乾、便祕等副作用,甘草能清熱解毒,緩解黃耆所致的燥熱,並能潤腸通便,使補氣效果更佳。

總而言之,甘草在補虛黃耆湯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僅調和藥性,提高補益功效,更能緩解副作用,提高藥效,使藥效更為安全有效。

補虛黃耆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黃耆燥性: 黃耆性溫燥,長期服用可能導致口乾舌燥、便祕等燥熱之症。白芍性微寒,可緩解黃耆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過度燥熱。
  2. 滋陰養血,調和營衛: 白芍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可緩解黃耆補氣過度可能造成的陰虛,並能調和氣血,使補氣作用更趨平衡,避免過度偏於陽氣而導致陰陽失衡。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虛黃耆湯」主要由人參、當歸、白朮、黃耆、肉桂、甘草、白芍七味藥材組成。這個方劑在中醫學中被用來治療多種身體虛弱狀況,包括身體無力、小腹痛、肋骨脹痛、胸中悸動、面色萎黃、嘴脣乾燥、體力不足、身體沉重、胸悶氣短、腰背疼痛、骨肉痠痛、飲食不佳等症狀。這些症狀常見於過度勞累或疾病康復期間。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在臨床上,甘草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等症狀。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它能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同時調節肝臟功能,增強解毒和代謝能力;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等症。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適用於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食少、腹脹、泄瀉等症。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作用。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作為中藥補氣聖藥,具備補氣生血、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等功效。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安神益智,適用於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等症。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適用於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等症狀。

總結來說,「補虛黃耆湯」是一種綜合性的中藥方劑,適用於治療多種由於身體虛弱引起的症狀。它的成分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共同作用於人體,達到補氣養血、調和內臟、恢復體力的效果。這個方劑在中醫臨床應用中非常廣泛,是一種重要的補益藥方。

傳統服藥法


人參3兩(去蘆),當歸3兩(去蘆),白朮3兩,黃耆3兩,桂3兩(去粗皮),甘草3兩(炙),白芍藥6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肺結核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口乾口渴呼吸氣短言語無力身體沉重面色發黃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補虛黃耆湯, 出處:《禦藥院方》卷六。 組成:人參3兩(去蘆),當歸3兩(去蘆),白朮3兩,黃耆3兩,桂3兩(去粗皮),甘草3兩(炙),白芍藥6兩。 主治:諸虛不足,少腹急病,脅肋(月真)脹,臍下虛滿,胸中煩悸,面色萎黃,唇口乾燥,少力身重,胸滿短氣,腰背強痛,骨肉痠疼,行動喘乏,不能飲食,或因勞傷過度,或因病後不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