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便覽》卷三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脾經 17%
肺經 14%
心經 13%
肝經 12%
胃經 8%
大腸經 5%
膀胱經 1%
三焦經 1%
膽經 1%
心包經 0%
腎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整體功效: 補腎益氣健脾養血。

主治: 虛勞諸證。

虛勞諸證,是指由於氣血不足、臟腑功能虛弱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包括乏力、倦怠、食欲不振、面色蒼白、腰膝酸軟、失眠多夢等。補腎養脾丸具有補腎益氣、健脾養血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虛勞諸證的症狀。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人參2兩,黃耆2兩,白朮2兩,熟地(酒洗)4兩,當歸2兩,知母(酒炒)2兩,蓯蓉(酒洗)3兩,黃柏(酒炒)1兩,桂7錢半,白茯2兩,杜仲(炒)1兩半,山藥2兩,故紙5錢,白芍(炒)1兩,牛膝1兩半,五味子1兩,沈香7錢半,甘草5錢。
補腎養脾,益氣血,長精神。
上為末,煉蟹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80丸,空心鹽湯送下。
忌三白。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人參、黃耆、白朮、熟地黃、當歸、知母、肉蓯蓉、黃柏、肉桂、茯苓、杜仲、山藥、補骨脂、白芍、川牛膝、五味子、沉香、甘草等十八味中藥組成。其中,人參、黃耆、白朮、熟地黃、當歸、知母、肉诹蓉、黃柏、肉桂、茯苓、杜仲、山藥、補骨脂、白芍、川牛膝、五味子、沉香、甘草等均具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腎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腎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相關疾病

肺結核
低血壓
肺氣腫
慢性腎衰竭
營養不良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
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補腎養脾丸, 出處:《便覽》卷三。 組成:人參2兩,黃耆2兩,白朮2兩,熟地(酒洗)4兩,當歸2兩,知母(酒炒)2兩,蓯蓉(酒洗)3兩,黃柏(酒炒)1兩,桂7錢半,白茯2兩,杜仲(炒)1兩半,山藥2兩,故紙5錢,白芍(炒)1兩,牛膝1兩半,五味子1兩,沉香7錢半,甘草5錢。 主治:補腎養脾,益氣血,長精神。主治:虛勞諸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滋腎大補湯

相似度 77%

固真飲子

相似度 72%

補陽宿鳳丸

相似度 71%

延夀補益湯

相似度 70%

補陰湯

相似度 68%

當歸地黃湯

相似度 66%

補益養榮湯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