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味大建中湯

SHI WU WEI DA JIAN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心經 15%
脾經 15%
肺經 15%
肝經 13%
胃經 9%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十五味大建中湯:補氣健脾、益氣益血、溫陽壯陽

組成:

  • **桂枝:**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止痛。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可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石斛:**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薏苡仁:**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 **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

主治:

  • **虛損:**身體虛弱,元氣虧損。
  • **虛汗:**身體虛弱,在不運動的情況下,身體容易出汗。
  • **盜汗:**在睡覺時,身體容易出汗。

總結:

十五味大建中湯是一首補益氣血、溫陽壯陽的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益血、溫陽壯陽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虛損、虛汗、盜汗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耆1兩,當歸1兩,熟地黃1兩,人參1兩,白朮1兩,白茯苓1兩,白附子(酒浸,去皮)1兩,五味子1兩,石斛(銼,酒浸半日,炒)1兩,牛膝(酒浸)1兩,蓯蓉(酒浸)1兩,薏苡仁1兩,白芍藥1兩,桂心1兩,甘草3分。
滋養榮衛,理勞傷。
上為粗末。
每服3錢,水1大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3個,小麥數粒,煎7分,去滓,空心服。

方劑組成解釋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的黃耆、當歸、熟地黃、人參、白朮、茯苓、白附子、五味子、石斛、川牛膝、肉蓯蓉、薏苡仁、白芍、桂枝、甘草等中藥均有補益脾腎、固表止汗的功效。其中,黃耆、當歸、熟地黃、人參、白朮、茯苓、白附子、五味子、石斛、川牛膝、肉蓯蓉、薏苡仁、白芍均有補益脾腎的功效;桂枝、甘草有固表止汗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十五味大建中湯是一張補益脾腎、固表止汗的方劑,適合於脾腎虛弱、虛汗、盜汗的患者。但脾胃虛弱、痰濕內盛、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夜間盜汗

相同名稱方劑


十五味大建中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七引《葉氏方》。 組成:黃耆1兩,當歸1兩,熟地黃1兩,人參1兩,白朮1兩,白茯苓1兩,白附子(酒浸,去皮)1兩,五味子1兩,石斛(銼,酒浸半日,炒)1兩,牛膝(酒浸)1兩,蓯蓉(酒浸)1兩,薏苡仁1兩,白芍藥1兩,桂心1兩,甘草3分。 主治:滋養榮衛,理勞傷。主治:虛損,虛汗、盜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