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味大建中湯

SHI WU WEI DA JIAN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心經 15%
脾經 15%
肺經 15%
肝經 13%
胃經 9%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加入黃耆,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補中益氣:黃耆為補氣要藥,性溫和,能補脾胃之氣,提升正氣,增強抵抗力。十五味大建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常伴有氣虛乏力,黃耆能補益脾胃之氣,改善虛弱症狀。

二、固表止汗:黃耆具有固表止汗功效,能收斂腠理,防止汗液過度流失。十五味大建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容易引起自汗盜汗,黃耆能收斂固表,改善汗出不止的症狀。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益氣: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容易導致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四肢乏力。當歸可補益氣血,改善脾胃功能,增強體質。

2. 調和藥性: 十五味大建中湯為溫補脾胃之劑,方中多用溫燥之品。而當歸性溫和,可以調和藥性,避免燥性過強,減輕副作用,使藥力更加平和。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氣血: 熟地黃為滋陰補血之要藥,可補腎陰、益精血,與方中其他補氣藥材如人參、白術等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氣血虛弱之症。
  2. 溫腎助陽: 熟地黃性溫,入腎經,可溫腎陽,促進腎氣充盈,配合方中肉桂、附子等溫陽藥物,可溫補脾腎,助於改善脾胃虛寒、陽氣不足等症狀。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氣健脾: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的功效。十五味大建中湯旨在溫中健脾、補益氣血,人參可以提升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增強體質。

二、溫陽助陽:十五味大建中湯主要針對脾胃虛寒、氣血不足之症,人參亦有溫陽助陽之效,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虛寒症狀,達到藥效最大化。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包含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等功效。此方用於脾胃虛寒、氣血不足、腹痛泄瀉等症,白朮能補脾益氣,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2. 燥濕止瀉: 白朮具有燥濕利水之效,可治療脾虛濕困導致的腹瀉、水腫等症。十五味大建中湯中,白朮配合其他燥濕利水藥物,能有效祛除濕邪,止瀉止痛。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此方以補脾胃為主,茯苓有助於去除脾胃濕邪,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補益效果。

2. 和中緩急:茯苓能和中緩急,調和脾胃,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補益過度,造成燥熱等不良反應。此外,茯苓還能輔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其補益作用。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補脾益氣: 白附子性溫,入脾經,具有溫陽散寒、補脾益氣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內侵所致的腹痛、泄瀉、四肢冰冷等症狀,白附子能起到溫中散寒、暖脾止瀉的作用。
  2. 祛風止痛,化痰止咳: 白附子同時具有祛風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關節疼痛、咳嗽痰多等症狀,白附子能起到驅散風寒、止痛化痰的作用。

總而言之,白附子在十五味大建中湯中,發揮著溫陽散寒、補脾益氣、祛風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脾胃虛寒、風寒濕邪等症狀的效果。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包含五味子,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脾益氣,固澀止瀉: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生津斂汗、固澀止瀉之效。此方以補中益氣為主,五味子可輔助脾胃運化,改善腹瀉症狀,同時也有助於固護腎氣,提升整體補益效果。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方中多用溫熱之品,如乾薑、附子等,容易燥烈傷陰。五味子可起到調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燥熱,同時更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使補益之功更加顯著。

在中藥方劑「十五味大建中湯」的組成中,包含「石斛」,「石斛」性微寒,味甘,具有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石斛」能夠滋補肝腎、增強體質,適用於治療陰虛火旺、口乾舌燥等症狀。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溫補脾腎,助陽化氣: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溫經活血、通利關節、補腎壯陽之效。脾腎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腎寒則氣血不足,容易導致腰膝痠軟、四肢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川牛膝溫補脾腎,助陽化氣,能改善脾腎陽虛,增強機體抵抗力。
  2. 活血通絡,緩解疼痛: 川牛膝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對於寒溼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十五味大建中湯主要用於脾腎陽虛、氣血不足引起的寒溼痹痛,川牛膝的加入,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十五味大建中湯是一個常用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肉蓯蓉,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肉蓯蓉具有溫補腎陽的功效,能夠改善因腎陽不足引起的虛寒症狀。它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食慾,避免因脾胃虛弱導致的氣血不足,從而有助於整體的健康。

其次,肉蓯蓉富含多種氨基酸與微量元素,能夠潤腸通便、促進血液循環,對於改善腸道功能、增強抵抗力都有正面效果。在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其潤滑作用有助於方劑的整體調理效果,增添了方劑的綜合療效。

最後,肉蓯蓉的補腎養血作用,與其他藥材如人參、白術等相輔相成,共同達成強身健脾、補血安神的治療目標,特別適用於虛弱體質者。因此,肉蓯蓉的加入,可以有效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和適應症。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包含薏苡仁,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利濕: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健脾利濕、除痹止瀉之效。大建中湯為溫補脾胃之方,而薏苡仁可起到中和藥性、防止燥熱的作用,同時促進脾胃運化水濕,使藥效更為平和。
  2. 消腫止痛: 薏苡仁亦具消腫止痛之功,可緩解因脾胃虛弱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因此,薏苡仁的加入既能平衡方劑的燥熱之性,又能促進脾胃功能,有助於緩解脾胃虛寒所引起的諸多病症,是十五味大建中湯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脾胃虛寒: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健脾止瀉之效。方中以白芍配伍甘草、桂枝等溫陽之品,可溫陽健脾,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狀。
  2. 緩解疼痛:白芍有鎮痛止痛的作用,可緩解寒凝氣滯引起的腹痛,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可達到溫陽散寒、止痛止瀉的功效。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扶正祛邪:桂枝性溫,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暢氣血的作用。十五味大建中湯主治脾胃虛寒、腹痛泄瀉,桂枝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幫助恢復脾胃功能。
  2. 調和營衛,協調陰陽:桂枝與其他藥材如白術、茯苓等共同作用,可調和營衛,使氣血運行通暢,恢復臟腑的協調功能。同時,桂枝的溫陽作用也能調節陰陽,使脾胃功能恢復平衡。

十五味大建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及副作用的作用。十五味大建中湯藥性偏溫熱,甘草能起到中和藥性,防止燥熱傷陰的作用。
  2. 增強補益: 甘草能補脾益氣,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補中益氣、溫中和寒的效果。同時,甘草還能解毒,保護脾胃,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利用。

總而言之,甘草在十五味大建中湯中起着重要的調和藥性、增強補益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主治功效


十五味大建中湯:補氣健脾、益氣益血、溫陽壯陽

組成:

  • **桂枝:**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止痛。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可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石斛:**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薏苡仁:**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 **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

主治:

  • **虛損:**身體虛弱,元氣虧損。
  • **虛汗:**身體虛弱,在不運動的情況下,身體容易出汗。
  • **盜汗:**在睡覺時,身體容易出汗。

總結:

十五味大建中湯是一首補益氣血、溫陽壯陽的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益血、溫陽壯陽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虛損、虛汗、盜汗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耆1兩,當歸1兩,熟地黃1兩,人參1兩,白朮1兩,白茯苓1兩,白附子(酒浸,去皮)1兩,五味子1兩,石斛(銼,酒浸半日,炒)1兩,牛膝(酒浸)1兩,蓯蓉(酒浸)1兩,薏苡仁1兩,白芍藥1兩,桂心1兩,甘草3分。
滋養榮衛,理勞傷。
上為粗末。
每服3錢,水1大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3個,小麥數粒,煎7分,去滓,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十五味大建中湯是一張補益脾腎、固表止汗的方劑,適合於脾腎虛弱、虛汗、盜汗的患者。但脾胃虛弱、痰濕內盛、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夜間盜汗

相同名稱方劑


十五味大建中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七引《葉氏方》。 組成:黃耆1兩,當歸1兩,熟地黃1兩,人參1兩,白朮1兩,白茯苓1兩,白附子(酒浸,去皮)1兩,五味子1兩,石斛(銼,酒浸半日,炒)1兩,牛膝(酒浸)1兩,蓯蓉(酒浸)1兩,薏苡仁1兩,白芍藥1兩,桂心1兩,甘草3分。 主治:滋養榮衛,理勞傷。主治:虛損,虛汗、盜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