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十全湯

JIA WEI SHI QU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心經 17%
肺經 14%
肝經 10%
腎經 10%
胃經 8%
大腸經 4%
膀胱經 4%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心包經 1%
膽經 1%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味十全湯 」

組成:

人參、黃耆、熟地黃、當歸、茯苓、川芎、甘草、桂枝、橘紅、烏藥、白芍、白朮、五味子

主治:

癰疽潰爛後,氣血虧虛的人。

藥方組成介紹:

桂枝:

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甘草:

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

性微寒、味苦,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鎮痙止痛、斂陰斂汗等功效。

白朮:

性溫、味苦、燥,具有健脾益氣、祛濕利水、燥濕健脾、消暑化濕、益氣固表、生津止渴等功效。

川芎:

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當歸:

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茯苓:

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黃耆:

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橘紅:

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人參:

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氣健脾、補血益氣、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熟地黃:

性微溫、味甘、苦,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五味子:

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烏藥:

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總結:

加味十全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補氣、益氣、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安神等功效。適用於癰疽潰爛後,氣血虧虛的人。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 黃耆(鹽水炒)1錢, 熟地黃(自制)1錢, 當歸身(酒洗)1錢, 茯苓1錢, 川芎7分, 粉草5分, 桂心3分, 橘紅1錢, 烏藥5分, 白芍藥1錢, 白朮(炒)1錢5分, 五味子5分。
補氣血,進飲食。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人參、黃耆、熟地黃、當歸、茯苓、川芎、甘草、桂枝、橘紅、烏藥、白芍、白朮、五味子等十味中藥組成。其中,人參、黃耆、熟地黃、當歸、茯苓、川芎、甘草等為補氣養血之品,具有補益脾胃、生津養血的功效;桂枝、橘紅、烏藥、白芍、白朮、五味子等為活血化瘀之品,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補氣養血、活血化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適用於癰疽潰後,氣血虛弱者。但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慎用。

相關疾病


貧血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十全湯, 出處:《外科精要》卷下。 組成:人參1錢,黃耆(鹽水炒)1錢,熟地黃(自制)1錢,當歸身(酒洗)1錢,茯苓1錢,川芎7分,粉草5分,桂心3分,橘紅1錢,烏藥5分,白芍藥1錢,白朮(炒)1錢5分,五味子5分。 主治:補氣血,進飲食。主治:癰疽潰後,氣血虛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