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中醫在過去曾經探討「流汗」對身體經絡的種種的好處,也有提出許多真實案例。然而,有一定比例的會員或網友,都曾提出流汗可能對身體不利的觀點。
本文先從中醫理論理解「汗法」,並結合一些會員長期觀察「經絡體質」的經驗,探討流汗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中醫汗法是什麼?
流汗是中醫治療的一種方法,在古代稱之為「汗法」,從古至今運用的頻率非常高。因為「汗法」具有許多的療效,常見的有退熱、消腫、透疹、去風濕...等等作用。
「發汗解表」是中醫治療感冒最常見的方法,意思是指服用一些中藥,讓皮膚的毛孔(腠理)打開,藉由出汗以透發表邪,驅散風邪,這就是古人治癒感冒的原理。
許多常用的中藥,例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白芷、生薑、香薷...等等,都具有解表發汗的功效。
中醫治療許多的皮膚病,也都是運用這種發汗解表的原理,全身發癢或是蕁麻疹就會消退。類似的案例,在雲端中醫許多其他的文章中都有提到。
甚至許多人身體的水腫,都是可以透過這種方法來加以改善。2023年秋季期間,有幾位會員都曾經回報,在服用「越婢加朮湯」之後,不論是慢性或急性的水腫,都在很短的時間內都消退了。
可見運用這種「發汗解表」的方法,治療身體的一些疑難雜症,效果是很不可思議的!
傳統中醫認為過汗傷陰
雖然「汗法」的效果很好,多數中醫師不喜歡運用汗法,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很擔心「過汗傷陰」。
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是人體津液的一種,具有滋潤、調節體溫、排出代謝廢物等作用。
如果一個人汗出過多,會導致津液大量損失,進而傷及陰液。而陰液是人體重要的物質基礎,當陰液不足,會導致陰陽失衡,出現一系列症狀。
常見的症狀有:口乾舌燥、咽喉乾燥、五心煩熱、大便乾結、小便量少、盜汗、失眠多夢等。
一般而言,運動出汗過多,或是生病後出汗、或是服用一些中藥或西藥具有發汗作用,都有機會導致出汗過多。
現代醫學可不知道什麼叫做「傷陰」,多數現代醫師認為流汗對於改善身體健康,會是非常有幫助的。
常見的流汗功效包含:促進消化、排毒防癌、滋潤皮膚、預防感冒、改善記憶力、控制血壓、護膚美容、減肥、預防骨質疏鬆...等等,效果多到講不完。
雲端中醫也曾經針對流汗與經絡之間的關係進行觀察與紀錄:
傷寒論中的汗法禁忌
若要探討汗法的禁忌,可以從中醫最原始的經典《傷寒論》,來理解最初的觀點。
《傷寒論》提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書中明確提出,「溫病」的人不用汗法,也就是體內「熱盛」的人不適合出汗。後代的溫病學也提到「溫病忌汗」,所以這個觀點是千古一致的。
然而,《傷寒論》中卻大量運用汗法,基本原理是「扶正祛邪」,一方面幫你「發汗」,一方面又幫你「扶正」,而不是單方向的發汗。
最常見的如「麻黃附子細辛湯」,就是一方面發汗,一方面又溫陽,許多會員在過去幾年間都陸續回報,服用之後效果特別好!
從大量傷寒論的方劑都可以看到,張仲景面對體內陽虛寒氣重的人,經常都是運用「汗法」,同時配合其他中藥組成,達到很微妙的平衡。
經絡體質與流汗的關係
以上提到的都是理論,或者是專業的中醫臨床經驗,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沒有辦法透過觀察自己的「經絡體質」,來理解自己適不適合出汗呢?
答案是可以的,事實上透過不少會員長期的觀察,發現「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經常出現兩種極端的現象,最常見的就是不容易發汗,另一種是很容易流手汗、額頭胸部冒汗。
什麼叫做不容易發汗呢?這種人就算去「桑拿房」熏蒸了半小時,也不會流太多的汗。
某會員在2023年11月的時候就分享,屬於「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他,在進入冬天之後幾乎不會流汗,就算進入遠紅外線烤箱待了半小時,也只有留一點點汗。
也因此,這種體質的人很需要流汗,感冒的時候服用含有「麻黃」的強烈發汗中藥方劑,改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反過來,「鐵三角經絡體質」的人通常體內很熱,所以很容易流汗,在整個夏天幾乎流汗不止,動不動就流汗,冬天也經常流汗。
也因此,這種體質的人流汗已經太多,在感冒的時候,反而比較適合服用含有「桂枝」的輕微發汗、調和營衛的中藥方劑,效果是非常好的。
然而,多數的人屬於「綜合經絡體質」,也就是身體出現「鐵三角」經絡型態,也伴隨「寒氣」。所以通常運用含有「麻黃」的中藥方劑,效果通常都會很好,最常見的就是「葛根湯」。
所以從體質的角度來看,只要是體內有寒氣的人,通常都很適合發汗,適合至少超過60%以上的人。單純「鐵三角經絡體質」的人,機率最多只有30%,甚至更少。
現代醫學對於流汗的看法
西方醫學建議現代人應該多運動,其中一個重點就是運動可以流汗,由於古人每天都會流汗,因此古代中醫普遍認為流太多汗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現代人一年四季都在空調房間裡,反而會因為流汗的機率減少而形成疾病。
為什麼要流汗呢?不論東方或西方的媒體都提出不少流汗的好處,總結歸納如下:
- 促進消化:出汗會加快身體代謝,有助於腸胃蠕動、改善消化,減少便秘的情形發生。
- 排毒防癌:這是出汗最常被提及的好處,有超過60個以上的研究報告顯示,運動流汗可以減少20-40%得到乳癌的機率。
- 減少脂肪累積:現代人脂肪累積過多造成肥胖,運動可以燃燒卡路里及改善肥胖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
- 增強免疫力:西方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幾乎都可以看到多數報章雜誌提出,提升免疫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流汗。依照研究顯示,汗腺中分泌的抗生素(例如真皮蛋白)會迅速有效地殺死細菌。
- 改善記憶力:美國針對2萬中學生進行的一項長期教育實驗證明,運動流汗對學生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記憶力、專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 控制血壓:研究人員針對芬蘭的1,600多名中年男性進行了研究,發現洗桑拿浴的人可以大幅改善高血壓!
- 產生快樂感受:許多人會明顯感受到流汗之後會有快樂的感覺,因此許多人會迷上運動之後的這種感受。研究發現透過運動可以明顯改善憂鬱症。
面對「流汗」這件事的立場
究竟面對流汗這件事情,是應該相信「傳統中醫」的看法,還是相信「現代醫學」的看法呢?
這裡提醒大家一個事實:在古代的時候因為沒有空調系統,每天都要勞動,所以皮膚自然發汗是一種常態現象。
而現代人長期處於空調的環境之下且不勞動,「不流汗」現象已經成為一種病態,而這或許就是許多現代難治疾病的根本原因。
所謂的「傷寒後遺症」,不就是寒氣留滯在體內,遲遲沒有發散出來的結果嗎?沒有發汗可以說就是疾病的根源。
德國體育醫學龍頭艾倫斯特博士,發現馬拉松選手較不易罹患癌症,他採集了每天跑步30公里以上的馬拉松選手的汗水,分析其汗水的成份,結果發現汗水中含有鎘、鉛、銅、鎳等之重金屬物質。
現在人的食物、飲水及空氣中,都含有大量的毒素,卻處於長年不流汗的環境下,平時也不運動,單單就這一點,就已經種下了種種疾病的根源。
現代人很懶惰,最排汗簡單的方法就是運用「遠紅外線」排除體內重金屬,或是全身性的「桑拿烤箱」、「岩盤浴」...等等,就是要讓自己每天發汗。
不論你是運用什麼方法讓自己每天流汗,總之每天就是要留一點汗,這就像定時排尿一樣是屬於對健康有益的行為。
至於每天都正常流汗的人,會不會出現「傷陰」的症狀?若長期觀察那些喜歡流汗的人,除了少數人之外,多數是沒有出現類似症狀。
2023年11月的時候就有會員分享,他說每次在在健身房流汗,洗完熱水澡之後,都會感受到一種非常爽快的感覺,因此他每天都堅持運動流汗。
有一點特別要注意的就是:流汗之後一定要馬上運用毛巾將皮膚擦乾,因為流汗之後毛細孔張開,寒氣就很容易入侵體內,這才是最需要注意的養生重點。
同時,流汗之後不要馬上喝冰水,吃生冷的食物等等,這都是對身體會造成傷害的一種行為。
總結:現在人探討流汗對身體的影響,在基礎上與古人有很大的差異。原因在於現代人的生活環境與古代差異太大,導致現代人每天不流汗成為一種病態。
每天都要流汗是對健康有益的,而流汗之後不要讓「寒氣」入侵經絡,這才是養生的關鍵秘訣。
如果一個人可以每天運動且流汗,同時經絡保持在平衡的狀態之下,就會體驗到一種相對健康的狀態,每個人都可以親身去驗證。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