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有一半的篇幅是在描述太陽病,而最主要的方劑就是「桂枝湯」和「麻黃湯」,而後變化出一系列的類方。然而,過去千年以來判斷的方法,就是「有汗與無汗」,這個判斷依據困擾了所有的中醫學習者。
本文試著提出一種依照數據與圖表的判斷方法,從經絡體質下手判斷「類方」與「方證」,發現原來治療感冒比想像中的還要簡單,本身其實是有公式的。這套方法在運用10年之後,於2021年提出,期待更多研究者提出驗證與修正。
傷寒論兩大類方:桂枝湯與麻黃湯
讀過《傷寒論》的人都知道,醫聖張仲景用了一半的篇幅來描述太陽病。而太陽病的兩個主要的方劑就是「桂枝湯」和「麻黃湯」,書中將這兩個方劑加加減減,甚至只有單純比例的變化,就變化出一系列的方劑。
由於大部分的中藥方劑成分都類似,所以後人乾脆把類似思路的方子,歸類成一種「類方」。清朝的名醫徐大椿,在其著作《傷寒論類方》一書中,就將這兩種方劑初步分類成為兩大類方(註1)。
後人依照這種思路,將書上所有方劑歸納出類方,以當代名家馮世綸及張長恩所著的《張仲景用方解析》為例,桂枝湯類方高達42種,麻黃湯類方高達34種。
幾乎可以說整本《傷寒論》大多數都是從這兩種方劑為核心所變化出來的,有興趣的人可以查看此頁面。
許多人會問,為什麼要將這些方劑分類?因為這好處可多了!因為在感冒的時候,只要首先判斷這屬於哪一種類方,其次依照各種症狀判斷是哪個方劑,這就是所謂的「方證」,就這麼快速且簡單!
依照《傷寒論》上的描述,只要找對方劑,煎煮方藥服用之後,吃第一劑可以好一大半,吃第二劑就可以幾乎痊癒(一劑知二劑已),這就是原始中醫的療效,可不是現代人印象中的慢中醫!
這種快速治療感冒的方法可不是幻想,過去千年來一直到現代,許多在學習傷寒論的人,都曾經有過這種體驗。
這永遠不是感冒吃抗生素,一個星期後還是無法痊癒的現代人可以想像的!
究竟是有汗還是無汗?是傳統判斷方法
上面把傷寒論治療感冒講的這麼神?而事實上,要找出正確的方證,確實是一件難事!
不論古今,每個人站在「桂枝湯」及「麻黃湯」前面,就像是站在十字路口前,不知道要向左還是向右?
這個問題在過去千年來,答案幾乎千篇一律:「有汗」的就是桂枝湯,「無汗」的就是麻黃湯。
究竟是有汗還是無汗?這個問題對於沒有學習過中醫的人,不會覺得有任何意義。而學習過中醫的人就會覺得,這根本就很難判斷!
若從中醫抽象的「營衛理論」的角度來看,桂枝證是「營弱衛強」,所以有汗。而麻黃證是「衛弱營強」,所以無汗。而道理雖然講的很清楚,「營」是什麼?「衛」又是什麼?完全無法用儀器量測出來,誰知道這該如何判斷呢?
如果今天有一個人感冒了,你問他有沒有出汗?他說:「好像,沒什麼汗咧?」但是事實上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他其實有出一點汗,但是也不是很明顯?
究竟是有汗還是無汗呢?最終只能重度依賴中醫師的經驗或權威,沒有其他途徑。
從經絡體質判別桂枝湯還是麻黃湯
究竟該如何判斷「桂枝湯」還是「麻黃湯」的方法,千古以來可謂花樣百出,什麼千奇百怪的理論都有!
大家可以去Google 或翻書就可以驗證這個現象。只要有研究過傷寒論的人,也都一定學習過各種不同的判斷方法。
然而,有沒有辦法運用數據化、圖形化的方法來輔助判斷是哪一種類方呢?
大約在2011年,某位D中醫師在無意中運用「良導絡經絡檢測法」發現的一個方法,透過這篇文章將當時的過程描述一下。
D醫師記得當時有一位女性患者,來找他治療感冒,主要症狀就是脖子痛、背痛,頭昏昏的像感冒的感覺,多數中醫師聽到脖子痛,就會想到「葛根湯」,當時他也不例外。
病患在服用了3天之後,回報感冒完全沒起色。當時他就幫病患進行經絡檢測,出現以下經絡圖:
中醫師心想:「圖上太陽經(膀胱經)虛證,脾經也虛證,應該是桂枝湯證,而肝經實證,不如換成"柴胡桂枝湯"吧?」沒想到隔天病患對他說:「這藥效果怎麼這麼好,感冒已經好了一大半,疼痛幾乎完全消失!」
而後,中醫師又運用這個方法在幾位病患身上,效果都一樣好。有一天他將這個心得與另外一位會員A先生一起討論,A先生說:「難怪我每次吃麻黃湯類方都有效!」他將自己的經絡圖分享給中醫師看。
A先生的經絡圖,在夏天經常是左圖,冬天是右圖,可以說是一年到頭都是經絡呈現陽虛狀態。他說:「我每次感冒發燒、頭痛喉嚨痛,只要吃"麻黃附子細辛湯",都是神效無比!」「流鼻水時吃"小青龍湯",效果極快!」
當時,他們持續討論後初步結論是:只要是經常出現陽經虛證(陽虛)的經絡體質,感冒落於麻黃湯類方的機率極高。如果沒有,那就是桂枝湯類方。從此之後持續運用這套理論實驗,幾年之後發現,還真是蠻簡單且好用的!
了解自己的經絡體質,治療感冒就有公式
直至2021年8月時,阿編又再次向A先生確認這種判斷方法,他過去幾年來的陸續觀察心得總結一下,以下是他的心得紀錄:
- 陽虛經絡體質:如果在一年四季體內的陽經都容易出現嚴重虛證(尤其是膽經、胃經黃色或紅色),就代表是陽虛體質,在感冒的時候很容易出現陽虛症狀,因此很適合運用改善「實寒」的方劑,例如「小青龍湯」、「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等等這類方劑。
- 非陽虛經絡體質:如果在一年四季經絡並沒有經常出現陽虛經絡現象,通常都只會出現脾經與膀胱經同時虛證,那感冒的時候運用「桂枝湯」、「小建中湯」、「桂枝加葛根湯」,尤其是「柴胡桂枝湯」效果非常好。
- 不穩定經絡體質:如果一個人的經絡體質,陽虛也不嚴重,膀胱經虛證也不甚嚴重,介於兩者之間,那就運用萬用的「葛根湯」吧。因此,什麼體質都搞不懂的人,就可以從這個方劑下手,許多人在感冒的時候服用葛根湯都是很有效的!
事實上從大量數據看來,一個人的經絡體質幾乎是不變的,終年反覆循環著。如果一個人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經絡體質變化模式,每次感冒可以運用的中藥方向都差不多。至於最終該明確判斷哪一個方劑,就依照「症狀」對號入座,有時候會出現一些變化型,那就依照變化來改變即可。
以他為例,他在夏天因為陽虛症狀不明顯,只要有感冒幾乎都是用「小建中湯」,而到冬天的時候就幾乎都是「小青龍湯」或「麻黃附子細辛湯」,2-3種方劑用了十幾年,每次不超過2天就會治癒,就像公式一樣。
原來,一個人如果可以清楚了解己的經絡體質,治療感冒其實是很個人化、公式化,簡單的不得了!然而,這種判斷方法是在2021年才提出來的,未來還有不少可以修改的空間,期待本文可以拋磚引玉,讓更多人實際加入體會與持續修正。
PS.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的是太陽病,裡面還有很多的細節尚未詳述,至於其他六經病問題,留待其他文章陸續分享。
註1: 徐靈胎的類方如下:「桂枝湯類方」:桂枝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桂湯、桂枝去芍藥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加厚朴杏仁湯、小建中湯、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桂枝甘草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桂枝加葛根湯、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麻黃湯類方」:麻黃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葛根湯、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加半夏湯、葛根加半夏湯。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