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液本草》~ 卷之三 (3)
卷之三 (3)
1. 葛根
氣平,味甘。無毒。
陽明經引經藥,足陽明經行經的藥。
《象》云:治脾虛而渴,除胃熱,解酒毒,通行足陽明經之藥,去皮用。
《心》云:止渴升陽。
《珍》云:益陽生津,勿多用,恐傷胃氣。虛渴者,非此不能除。
《本草》云: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脅風痛。生根汁,寒,治消渴,傷寒壯熱。花,主消酒。粉,味甘,大寒,主壓丹石,去煩熱,利大小便,止渴。小兒熱禿,以葛根浸、搗汁飲之,良。
東垣云:葛根甘平,溫,世人初病太陽證,便服葛根升麻湯,非也。
朱奉議云:頭痛如欲破者,連須蔥白湯飲之,又不已者,葛根蔥白湯。
易老云:用此以斷太陽入陽明之路,非即太陽藥也。故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桂枝湯內加麻黃、葛根也。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是知葛根非太陽藥,即陽明藥。
《食療》云:葛根蒸食之消毒,其粉亦甚妙。其粉以水調三合,能解鴆毒。
《衍義》云:治中熱酒渴病,多食行小便,亦能使人利。病酒及渴者,得之甚良。
易老又云:太陽初病未入陽明,頭痛者,不可便服葛根發之;若服之,是引賊破家也。若頭顱痛者,可服之。葛根湯,陽明自中風之仙藥也。
《本草》又云: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白話文:
葛根,性味平和,味道甘甜,沒有毒性。
它是陽明經的引經藥,也就是能引導藥效到達足陽明經的藥物。
《藥性賦》說:能治療脾虛引起的口渴,消除胃熱,解除酒精中毒,是行走足陽明經的藥物,使用時要去皮。
《湯液本草》說:能止渴,並有提升陽氣的作用。
《珍珠囊》說:能增益陽氣、生發津液,但不宜多用,以免損傷胃氣。對於虛弱引起的口渴,非葛根不能解除。
《本草綱目》說:主要治療消渴(糖尿病),身體發熱,嘔吐,各種痹症(肢體麻木疼痛),能振奮陰氣,解除各種毒素,治療傷寒、中風引起的頭痛,能解肌發汗,疏通毛孔,治療外傷,止痛,緩解脅肋疼痛。生根的汁液,性寒,能治療消渴、傷寒引起的高熱。花,主要用來解酒。葛根粉,味道甘甜,性質大寒,主要用來壓制礦物藥石引起的毒性,去除煩熱,利尿通便,止渴。小兒頭皮熱瘡,用葛根浸泡後搗汁飲用,效果很好。
李東垣說:葛根性味甘平,有些溫,世人剛患太陽病時,就服用葛根升麻湯,是不對的。
朱奉議說:頭痛像要裂開一樣,用連須蔥白湯飲用,如果還沒好,就用葛根蔥白湯。
易老說:用葛根是為了阻斷太陽病進入陽明病的途徑,它並不是治療太陽病的藥物。所以,張仲景治療太陽、陽明合病,會在桂枝湯內加入麻黃和葛根。還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由此可知,葛根不是太陽病藥,而是陽明病藥。
《食療本草》說:葛根蒸熟食用可以解毒,葛根粉也很好。葛根粉用水調成三合,能解鴆毒(一種劇毒)。
《藥性衍義》說:能治療因中暑引起的口渴病,多吃能促進小便,也能使人腹瀉。對於因喝酒或口渴引起的問題,服用葛根效果很好。
易老又說:太陽病剛開始還沒進入陽明病時,如果出現頭痛,不可以立即服用葛根來發汗;如果服用,就像是引狼入室,會加重病情。如果只是頭顱疼痛,就可以服用。葛根湯是治療陽明病中風的仙藥。
《本草綱目》又說:能解除野葛、巴豆等藥物的毒性。
2. 威靈仙
氣溫,味苦、甘,純陽。
《象》云:主諸風濕冷,通五臟,去腹內瘕滯,腰膝冷痛,及治傷損。鐵腳者佳。去蘆用。
《心》云:去大腸之風。
《本草》云:忌茗。
白話文:
性味是溫的,味道苦中帶甘,屬性純陽。
《藥性論》說:主要治療各種風濕引起的寒冷症狀,能疏通五臟,去除腹內的腫塊積滯,以及腰部膝蓋的冷痛,也能治療跌打損傷。根莖像鐵腳的品質較好。使用時要去除蘆頭。
《醫心方》說:可以去除大腸的風邪。
《本草綱目》說:服用此藥時忌飲茶。
3. 細辛
氣溫,味大辛,純陽。性溫,氣厚於味,陽也。無毒。
少陰經藥,手少陰引經之藥。
《象》云:治少陰頭痛如神,當少用之。獨活為使,為主用。去頭蘆並葉。華州者佳。
《珍》云:主少陰經頭痛。
《心》云:主諸項頭痛,諸風通用之。味辛熱,溫陰經,散水寒以去內寒。
《本草》云: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除喉痹,齆鼻,風癇癲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臟,益肝膽,通精氣。久服明目,利九竅。
東垣云:治邪在裡之表,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
易老云:治少陰頭痛。太陽則羌活,少陰則細辛,陽明則白芷,厥陰則川芎、吳茱萸,少陽則柴胡。用者隨經不可差。細辛香味俱緩,故入少陰,與獨活頗相類。
《本草》又云:曾青、棗根為之使,得當歸、芍藥、白芷、川芎、牡丹、藁本、甘草,共療婦人。得決明、鯉魚膽汁、青羊肝,共療目痛。惡狼毒、山茱萸、黃耆,畏硝石、滑石,反藜蘆。
《衍義》云:治頭面風痛,不可缺也。
白話文:
細辛,氣味溫熱,味道非常辛辣,屬於純陽之性。藥性溫和,氣味比味道更濃厚,所以是陽性的藥材。沒有毒性。
是屬於少陰經的藥物,也是手少陰經的引經藥。
《藥象》說:治療少陰經引起的頭痛效果神奇,但應該少量使用。可以搭配獨活一起使用,並以獨活為主。使用時要去除根莖頂部和葉子。產於華州的品質最好。
《珍珠囊》說:主要治療少陰經引起的頭痛。
《湯液本草》說:主要治療各種頸項頭痛,各種風症都可以使用。味道辛辣溫熱,可以溫暖陰經,驅散水寒,去除體內的寒氣。
《本草綱目》說:主要治療咳嗽氣逆、頭痛、腦部跳動、全身關節攣縮、風濕引起的麻木疼痛、壞死的肌肉、溫暖中焦並使氣下行、化痰、利尿、疏通胸腔、消除喉嚨腫痛、鼻塞、風引起的癲癇、減少乳汁淤積、使汗液排出、促進血液循環、安穩五臟、增強肝膽功能、疏通精氣。長期服用可以明目,使九竅通暢。
李東垣說:治療邪氣在體內但又偏表淺的病症,所以張仲景在治療少陰病時,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易老說:治療少陰經引起的頭痛。太陽經的頭痛要用羌活,少陰經的要用細辛,陽明經的要用白芷,厥陰經的要用川芎、吳茱萸,少陽經的要用柴胡。使用時要根據經絡選擇,不能有差錯。細辛的味道和氣味都比較緩慢,所以入少陰經,和獨活很相似。
《本草綱目》又說:可以和曾青、棗根一起作為藥引,搭配當歸、芍藥、白芷、川芎、牡丹、藁本、甘草,可以治療婦科疾病。搭配決明、鯉魚膽汁、青羊肝,可以治療眼痛。不能和狼毒、山茱萸、黃耆一起使用,害怕硝石、滑石,和藜蘆相剋。
《衍義補遺》說:治療頭面部的風痛,是不可或缺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