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催生丹」方劑中包含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蒼朮味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懷孕期間,婦女體內氣血運行不暢,容易導致腹痛、胎動不安等症狀,蒼朮能疏通氣血,緩解疼痛,促進胎兒正常發育。
- 燥濕健脾,利水消腫:蒼朮兼具燥濕健脾之功效,能利水消腫,改善孕婦水腫的症狀。懷孕期間,婦女體內水分代謝容易失衡,導致水腫,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蒼朮能利水消腫,使孕婦體內水液代謝正常,有利於胎兒的發育。
總之,蒼朮在「催生丹」方劑中發揮著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以及燥濕健脾、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孕婦的體質,促進胎兒的正常發育。
催生丹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通絡下乳: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消腫、排膿、通絡的作用。在催生丹中,桔梗可通暢乳房經絡,促進乳汁分泌,幫助產婦順利產後哺乳。
- 利氣行水:桔梗還有利氣行水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排除產婦體內的瘀血,預防產後腹痛、惡露不盡等問題,幫助產婦快速恢復健康。
因此,催生丹中加入桔梗,能夠有效促進產婦乳汁分泌、通暢經絡、利氣行水,達到順利生產、產後康復的功效。
催生丹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化滯,促進宮縮: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消積、健脾和胃、利水消腫之功效。其行氣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舒緩子宮緊張,有助於宮縮更有力,進而促進產程進展。
- 理氣和胃,減少孕婦不適: 孕婦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腹脹、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陳皮具有理氣和胃的作用,可以改善孕婦的消化功能,減輕孕期不適,讓產婦更順利地完成生產過程。
催生丹方劑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消腫止痛之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婦女經期不順、痛經等症。催生丹中加入白芷,意在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促進胎兒下降,利於分娩。
- 行氣止痛,助產順利: 白芷亦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減輕痛苦,幫助順利生產。
催生丹方劑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溫經通絡,促進血行: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孕婦臨產時,子宮口開展緩慢,胎兒難以順利娩出,桂枝可溫通血脈,促進子宮血液循環,有助於子宮收縮,加快產程。
二、調和氣血,緩解疼痛:桂枝能調和營衛,使氣血運行通暢。產婦臨產時,身體會出現陣痛,桂枝可緩解疼痛,使產婦精神安定,更有利於順利生產。
催生丹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之功效。催生方劑多藥性峻猛,容易傷及脾胃,甘草能起到緩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使藥效發揮得更加平和安全。
- 增強藥力: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使之更加有效地促進子宮收縮,加速分娩。同時,甘草還有補氣益血的作用,有助於產婦恢復體力。
總而言之,甘草在催生丹中起着調和藥性、保護脾胃、增強藥力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催生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助產和調理女性生產後的身體狀況。在這個方劑中,當歸的加入具有重要的意義。當歸是一種廣泛應用的中藥材,以其補血活血的功效而聞名。對於產後女性而言,出血是常見的情況,當歸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循環,修復受損的組織,幫助女性恢復健康。
此外,當歸還含有多種活性成分,能夠調節內分泌,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這對於產後恢復至關重要。催生丹的其他成分也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產後的康復過程。然而,當歸特有的香氣和滋味,還能舒緩情緒,有助於產婦的心理放鬆,減輕產後抑鬱的風險。因此,將當歸納入催生丹的配方中,除了其生理上的治療效果外,還考慮了情緒和心理的調節,充分體現了中醫藥的整體觀念。
催生丹為傳統中醫用於助產的經典方劑,其組成精妙,旨在調理產婦身體,順利分娩。其中,烏頭作為一味重要藥材,雖具毒性,但經過炮製後能減輕毒性並發揮其獨特療效。烏頭性熱味辛,歸心、腎、脾經,善於散寒止痛,對宮冷難產尤為適宜。在催生丹中,烏頭的作用主要為溫通經絡,促進子宮收縮,加速分娩過程,並能緩解產婦因分娩引起的劇烈疼痛。然而,由於烏頭之毒,應用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結合其他藥材如當歸、白芍等養血活血成分,以增強整體療效,確保母子平安。中醫學講究辨證施治,催生丹的應用需根據產婦具體情況調整配方比例,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指導使用,方能達到最佳效果。
催生丹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 乾薑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子宮血液循環,促進宮縮,利於生產。
- 增強體質,提高產力: 乾薑可溫補脾胃,增強體質,提升產婦的體力和精力,有助於順利生產。
催生丹方劑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化濕,降逆止嘔:厚朴味辛、苦,性溫,歸脾、肺、胃經。其具有行氣化濕、降逆止嘔之功效,能疏通氣機,化解濕濁,緩解孕婦因氣機不暢、濕濁內停所致的胎動不安、胎位不正等問題,有利於順利生產。
- 溫陽散寒,調和脾胃:厚朴還兼具溫陽散寒、調和脾胃之效,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吸收,改善孕婦體質,為順利生產提供良好的體力支持。
總之,厚朴在催生丹方劑中,發揮行氣化濕、降逆止嘔、溫陽散寒、調和脾胃的多重作用,有助於孕婦順利分娩。
「催生丹」方劑中包含「天南星」的原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破血行氣:天南星性溫,味辛、苦,具有破血行氣之效。對於產婦因氣血瘀滯、胎盤滯留等原因導致難產,天南星可幫助活血化瘀,促進子宮收縮,幫助胎兒順利娩出。
- 通經止痛:天南星亦可通經絡、止疼痛。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因宮縮疼痛難忍,天南星可緩解其疼痛,減輕痛苦。
然而,天南星性溫燥,有毒,使用需謹慎。需要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根據產婦具體情況,合理配伍其他藥物,才能達到催生、止痛的效果,避免藥物毒性。
催生丹方劑中使用附子,看似矛盾,實則暗藏玄機。
附子性溫熱,能溫陽散寒,且有回陽救逆之效。催生丹所針對的,往往是因體質虛寒,陽氣不足而導致的難產,或因寒邪阻滯經絡,影響胎兒下降。
附子入藥,可溫補脾腎,助陽氣上行,促進子宮收縮,利於胎兒順利娩出。同時,附子亦能溫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減輕產婦疼痛。
因此,催生丹中使用附子,並非盲目,而是根據藥性與產婦體質,以溫陽散寒,助產化瘀,達到順利生產的目的。
催生丹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是利用其 燥濕化痰 的特性,以助產婦順利生產。
半夏味辛、性溫,入肺、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 妊娠期間,由於體質特殊,容易出現痰溼阻滯,影響胎兒下降,導致難產。半夏可以幫助排除痰溼,使氣血運行通暢,有助於胎兒順利娩出。
此外,半夏還具有 降逆止嘔 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孕婦因妊娠反應引發的嘔吐,減輕其痛苦,有利於胎兒順利出生。
催生丹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健脾安胎: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孕婦若脾虛濕盛,容易導致胎動不安、胎盤附著不穩,甚至早產。茯苓能利水消腫,健脾化濕,改善孕婦脾胃功能,有助於胎兒穩固著牀,防止早產。
- 寧心安神,緩解孕期焦慮: 茯苓兼具寧心安神之效。孕期婦女易出現焦慮、失眠等情緒問題,這些因素也會影響胎兒的發育。茯苓能安神定志,緩解孕婦的心理壓力,有助於孕婦情緒穩定,促進胎兒健康成長。
催生丹方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宮縮疼痛: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孕婦在臨產時,子宮劇烈收縮,容易引發劇烈疼痛。白芍可以緩解宮縮帶來的疼痛,幫助孕婦順利分娩。
2. 補益氣血: 白芍可以補益氣血,改善孕婦體質。臨產時,孕婦體力消耗較大,容易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白芍可以滋養氣血,增強母體抵抗力,有利於順利生產。
催生丹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宣肺化痰: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宣肺化痰之效。妊娠期間,部分孕婦可能因肺氣不宣、痰濁阻滯而出現咳嗽、氣喘等症狀,杏仁可以幫助化解痰液,促進呼吸通暢,有利於孕婦順利生產。
- 利水消腫,通利腸道: 杏仁同時具有利水消腫之功,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妊娠水腫,並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有利於胎兒順利娩出。
催生丹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益氣,滋陰養胎: 阿膠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渴的功效。孕婦臨產前,氣血不足,容易導致胎兒發育不良,甚至出現難產。阿膠可以補益氣血,滋養胎兒,爲母體提供充足的能量,有利於順利生產。
- 固衝止血,預防產後虛弱: 阿膠還能固衝止血,預防產後虛弱。產後女性氣血虧損,容易出現虛弱無力、面色蒼白等症狀。阿膠可以補血益氣,幫助產後女性恢復體力,預防產後虛弱。
催生丹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促進血行:川芎性溫,味辛,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催生過程中,子宮需要大量血液供應,而川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血液供應,利於胎兒順利娩出。
- 通經絡,緩解疼痛:催生過程中,子宮收縮會帶來陣痛,而川芎可以通經絡,緩解疼痛,減輕產婦痛苦。此外,川芎還能調節子宮收縮,促進宮口擴張,幫助順利分娩。
催生丹方劑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破氣行滯,促進子宮收縮: 枳殼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破氣消積、行滯通便的功效。其能促進腸胃蠕動,並使氣血流通,有助於子宮的收縮,促進產程進展。
- 疏肝理氣,緩解陣痛: 枳殼同時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可舒緩產婦因子宮收縮而造成的腹痛,減少產程中的痛苦。
枳殼的使用必須謹慎,需配合其他藥物,由專業醫師根據產婦體質進行調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風險。
催生丹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脘腹疼痛、食積不消、脾胃氣滯等症。在催生丹方中,木香可幫助行氣活血,緩解孕婦因生產疼痛而造成的氣滯血瘀,促進子宮收縮,有利於順產。
- 健脾和胃: 孕婦在懷孕期間,體質較弱,容易出現脾胃不和、食慾不振等症狀。木香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促進消化吸收,增強體力,有助於孕婦順利生產。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名為「催生丹」,主治產科難產諸症,具體針對三類狀況:
- 胎死腹中:藥方中配伍辛溫活血、破積下行之品,旨在推動死胎排出。
- 產母氣血虛弱、產道乾澀:以當歸、川芎、芍藥養血潤燥,配合溫通藥物促進氣血運行。
- 產程延滯(陣痛稀疏,2-3日未生):通過行氣破滯、溫陽散寒之力,刺激子宮收縮,加速分娩。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行氣破滯,開通產道
- 核心配伍:厚朴、枳殼、陳皮、木香 —— 理氣寬中,解除氣機壅滯,緩解產道壓力。
- 佐藥:杏仁降肺氣、通大腸,間接助降下之力;桔梗宣提氣機,形成「升降相因」之勢。
2. 溫陽散寒,活血催產
- 辛熱峻藥:川烏頭、附子、乾薑、桂心 —— 大辛大熱,破除陰寒凝滯,增強子宮收縮力。
- 活血養血:當歸、川芎、芍藥(隱含「佛手散」結構)—— 養血兼活血,潤澤產道,避免燥傷。
3. 化痰燥濕,通利下行
- 化痰組:半夏、南星、茯苓、蒼朮 —— 針對產婦「濕濁內阻」,化解痰濕對氣機的阻礙。
- 潤滑輔助:阿膠、白蜜(外用調服)—— 防辛燥傷陰,熱悶時潤燥緩急。
4. 炮製與劑型用意
- 烏頭、附子炮製減毒,存其溫通之力;
- 散劑用酒送服,借酒性迅速激發藥力,助藥勢走竄下達胞宮。
【功效推導】
此方以「破氣滯、溫陽寒、化痰濕、養陰血」四法並行,形成強力催生機制:
- 氣滯寒凝型難產:辛溫藥破除寒凝,氣血得溫則行;
- 痰濕阻滯型難產:燥濕化痰藥疏通產道障礙;
- 血虛乾澀型難產:養血藥潤滑輔助,標本兼顧。
全方偏性強烈,屬「攻邪為主,輔以潤養」之法,符合古代對難產「多屬實滯」的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蒼朮(米泔浸)2兩,桔梗1兩,陳皮6錢,白芷3錢,桂心3錢,甘草(炙)3錢,當歸2兩,川烏頭(炮,去皮尖)2兩,乾薑(炮)2兩,厚朴(制)2兩,南星(炮)2兩,附子(炮,去皮臍)2兩,半夏(湯洗7次)2兩,茯苓2兩,芍藥2兩,杏仁(炒,去皮尖)2錢5分,阿膠(面炒)2錢5分,川芎1錢半,枳殼(面炒)4錢,南木香1錢。上為末。
每服1大錢,溫酒送下;覺熱悶,用新汲水調白蜜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行氣通絡、溫經散寒的功效,因此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催生丹, 出處:《普濟方》卷三五七。 組成:兔腦2個,通明乳香2兩(碎)。 主治:催生。主治:難産。
催生丹, 出處:《聖惠》卷七十七。 組成:金箔30片,銀箔30片,麝香1錢,朱砂半兩(細研)。 主治:難産。
催生丹, 出處:《局方》卷九。 組成:麝香(别研)1字,乳香(别研極細)1分,母丁香(取末)1錢,兔腦髓(臘月者,去皮、膜,研)。 主治:産婦生理不順,産育艱難,或橫或逆。
催生丹, 出處:《沈氏經驗方》。 組成: 催生丹(《仙拈集》卷三。)出處:《仙拈集》卷三。組成:益母草1斤,當歸8兩,乳香6兩,甘草4兩,麝香3錢。主治:催生。 。 主治:催生。
催生丹, 出處:《肯堂醫論》卷下。 組成: 催生丹(《仙拈集》卷三。)出處:《仙拈集》卷三。組成:益母草1斤,當歸8兩,乳香6兩,甘草4兩,麝香3錢。主治:催生。 。 主治:催生。
催生丹, 出處:《産育寶慶集》卷上。 組成:蒼朮(米泔浸)2兩,桔梗1兩,陳皮6錢,白芷3錢,桂心3錢,甘草(炙)3錢,當歸2兩,川烏頭(炮,去皮尖)2兩,乾薑(炮)2兩,厚朴(制)2兩,南星(炮)2兩,附子(炮,去皮臍)2兩,半夏(湯洗7次)2兩,茯苓2兩,芍藥2兩,杏仁(炒,去皮尖)2錢5分,阿膠(面炒)2錢5分,川芎1錢半,枳殼(面炒)4錢,南木香1錢。 主治:胎死腹中,或産母氣乏蔞頓,産道乾澀。産婦陣疏難産,經2-3日不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