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味清膈散

SHI LIU WEI QING G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16%
胃經 13%
心經 12%
肝經 8%
腎經 7%
膽經 4%
大腸經 4%
三焦經 3%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十六味清膈散

整體功效:熱化痰,宣肺利咽。

主治: 主治:涕唾稠粘,喘嗽痰盛,身熱鼻乾大便如常,小便黃赤

本方由十六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化痰、宣肺利咽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十六:「十六味清膈散,治痰熱壅肺,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痰粘稠而難咯出者。」
  • 本草正義》卷十七:「十六味清膈散,治痰熱壅肺,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痰粘稠而難咯出者。」

傳統服藥法


人參,柴胡,當歸,芍藥,知母,桑白皮,白朮,黃耆,紫菀,地骨皮,茯苓,甘草,桔梗,黃芩(炒)0.5兩,石膏(煅),滑石。
上每服3錢,加生薑,水煎,量兒服之。
方中除黃芩外,余藥用量原缺。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知母、桑白皮、白朮、甘草等具有補益肺氣、清熱化痰的功效;紫菀、地骨皮、桔梗、黃芩、石膏、滑石等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宣肺利咽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小便顏色偏黃氣喘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多痰吞咽障礙鼻子乾燥

相同名稱方劑


十六味清膈散,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八。 組成:人參、柴胡、當歸、芍藥、知母、桑白皮、白朮、黃耆、紫菀、地骨皮、茯苓、甘草、桔梗,黃芩(炒)半兩,石膏(煅)、滑石。 主治:涕唾稠粘,喘嗽痰盛,身熱鼻乾,大便如常,小便黃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人參清膈散

相似度 100%

人參清膈飲

相似度 89%

人參保肺湯

相似度 82%

骨皮清膈散

相似度 81%

柴胡鱉甲湯

相似度 70%

和中飲子

相似度 66%

健脾化痰湯

相似度 66%

百勞散

相似度 66%

加減地骨皮散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