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竹葉湯

WU WEI ZHU Y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鬼遺》卷三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心經 18%
脾經 17%
胃經 14%
肝經 7%
腎經 6%
大腸經 5%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膽經 1%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五味竹葉湯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主治

癰疽發背癰及發乳。

癰疽:皮膚上生有紅腫熱痛的硬塊。發背癰:背部生有紅腫熱痛的硬塊。發乳:乳房腫脹。

方解

淡竹葉、五味子、前胡、當歸、生地黃、人參、小麥、黃耆、黃芩、麥門冬、生薑、甘草、升麻、大棗、桂枝等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本方用於治療癰疽、發背癰及發乳等症。

注意事項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五味竹葉湯,治癰疽發背癰及發乳,皆有奇效。」
  • 本草正義》卷十四:「五味竹葉湯,治癰疽發背癰及發乳,皆有奇效。」

傳統服藥法


竹葉(切)3升,五味子2兩,前胡2兩,當歸2兩,乾地黃2兩,人參2兩,小麥2升,黃青3兩,黃芩3兩,麥門冬(去心)3兩,生薑3兩,甘草1兩半(炙),升麻1兩,大棗14枚,桂心半兩。先以水2鬥煮竹葉、小麥,取1鬥,去滓,納諸藥,煮取3升,分四次溫服,日3夜1。

方劑組成解釋


淡竹葉、五味子、前胡、當歸、生地黃、人參、小麥、黃耆、黃芩、麥門冬、生薑、甘草、升麻、大棗、桂枝等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本方用於治療癰疽、發背癰及發乳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五味竹葉湯, 出處:《鬼遺》卷三。 組成:竹葉(切)3升,五味子2兩,前胡2兩,當歸2兩,乾地黃2兩,人參2兩,小麥2升,黃耆3兩,黃芩3兩,麥門冬(去心)3兩,生薑3兩,甘草1兩半(炙),升麻1兩,大棗14枚,桂心半兩。 主治:癰疽。發背癰及發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