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癰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癰疽是中醫病名,泛指損傷面較大較深的瘡瘍腫毒。《靈樞.癰疽》:「願盡聞癰疽之形,與忌日名。岐伯曰:脫髮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癰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一說指較大的瘡瘍。《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二:「腫一寸至二寸癤也;二寸至五寸癰也;五寸至一尺癰疽也。」
癰疽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因素。外感六淫,主要是風、寒、暑、濕、燥、火,其中以風邪為主。風邪侵襲人體,可導致肌膚腠理疏鬆,衛氣不固,津液外泄,形成癰疽。內傷七情,主要是喜、怒、憂、思、悲、恐、驚,其中以怒為主。情志不遂,可導致氣機郁滯,痰濕內生,化熱成毒,形成癰疽。飲食勞倦,主要是過食肥甘厚味,或過度勞累,可導致脾胃受損,運化失常,濕熱內生,化熱成毒,形成癰疽。
癰疽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熱癰:多由風熱之邪侵襲所致,以發熱、紅腫、疼痛、化膿為主要特征。 2.寒癰:多由風寒之邪侵襲所致,以發熱、紅腫、疼痛、化膿較輕,伴有畏寒、身涼為主要特征。 3.濕癰:多由風濕之邪侵襲所致,以發熱、紅腫、疼痛、化膿較重,伴有身重、關節疼痛為主要特征。 4.燥癰:多由風燥之邪侵襲所致,以發熱、紅腫、疼痛、化膿較輕,伴有口乾、咽燥、大便乾結為主要特征。 5.火癰:多由內熱盛火所致,以發熱、紅腫、疼痛、化膿較重,伴有煩躁、口渴、尿黃為主要特征。
癰疽的鑒別要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熱癰:發熱較高,紅腫疼痛明顯,化膿較快。 2.寒癰:發熱較輕,紅腫疼痛較輕,化膿較慢。 3.濕癰:發熱較重,紅腫疼痛較重,化膿較慢,伴有身重、關節疼痛。 4.燥癰:發熱較輕,紅腫疼痛較輕,化膿較慢,伴有口乾、咽燥、大便乾結。 5.火癰:發熱較高,紅腫疼痛較重,化膿較快,伴有煩躁、口渴、尿黃。
癰疽的治療,主要以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為主。常用方劑有:
1.黃連解毒湯:主要用于熱癰。 2.五味消毒飲:主要用于寒癰。 3.清熱解毒飲:主要用于濕癰。 4.清燥救肺湯:主要用于燥癰。 5.犀角地黃湯:主要用于火癰。
癰疽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換衣。 2.避免接觸傳染源。 3.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5.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癰疽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視癰疽的預防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