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救苦散

XIAO DU JIU K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肝經 13%
脾經 11%
心經 11%
膀胱經 11%
胃經 8%
膽經 7%
大腸經 7%
腎經 4%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三焦經 1%
肺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腎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消毒救苦散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藁本: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蘇木: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破血消癥、疏肝解鬱。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功效:小兒出疹子,21天內眼睛發病的,會長翳障畏光,流淚甚多,眼睛紅腫閉合。

傳統服藥法


大黃3錢,黃芩1錢5分,黃連1錢5分,黃柏1錢5分,芙蓉葉1錢5分,大薊根1錢5分,白及1錢5分,白斂1錢5分,天南星1錢5分,半夏1錢5分,紅花1錢5分,檀花1錢5分,當歸尾1錢5分,赤小豆1錢5分,白芷1錢5分,樸消1錢,雄黃(另研末)1錢。
消腫散毒。
米醋調塗,敷四周,留頭,如乾即又敷。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清熱解毒、涼血散結為主,兼以發散風寒。方中防風、羌活、麻黃、升麻等發散風寒藥,可疏散外邪,透達表里,使外邪得解;生地黃、連翹、黃柏、當歸、黃連、川芎、藁本、柴胡、葛根、黃芩、蒼朮、細辛、甘草、白朮、陳皮、蘇木、紅花、吳茱萸等清熱解毒、涼血散結之品,可清熱解毒,涼血散結,使內邪得除。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毒救苦散,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四。 組成:大黃3錢,黃芩1錢5分,黃連1錢5分,黃柏1錢5分,芙蓉葉1錢5分,大薊根1錢5分,白及1錢5分,白斂1錢5分,天南星1錢5分,半夏1錢5分,紅花1錢5分,檀花1錢5分,當歸尾1錢5分,赤小豆1錢5分,白芷1錢5分,朴消1錢,雄黃(另研末)1錢。 主治:消腫散毒。主治:瘡瘍。

消毒救苦散,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防風5分,羌活5分,麻黃根5分,升麻5分,生地黃5分,連翹5分,酒黃柏5分,當歸身3分,黃連3分,川芎3分,藁本3分,柴胡3分,葛根3分,酒黃芩3分,生黃芩3分,蒼朮3分,細辛1分,生甘草1分,白朮1分,陳皮1分,蘇木1分,紅花1分,吳茱萸半分。 主治:斑證悉具,消化便令不出,如已出稀者,再不生斑。主治:小兒斑疹,未滿21日而目疾作者,生翳羞明,眵淚俱多,紅赤腫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