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消毒救苦散方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解毒消腫: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痛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瘡瘍腫毒,防風可起到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促進瘡瘍消散,減輕腫痛。
2. 驅散寒邪,止癢止痛: 防風亦能驅散寒邪,止癢止痛。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防風可起到溫經散寒、止癢止痛的功效,改善皮膚症狀。
因此,防風在消毒救苦散中起到疏散風熱、解毒消腫、驅散寒邪、止癢止痛的綜合作用,有效地促進瘡瘍的癒合,改善患者的症狀。
「消毒救苦散」方劑中包含「羌活」,其主要原因為:
- 祛風解表:羌活性溫,味辛,入膀胱、肝經,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可針對外感風寒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
- 疏散風邪,解毒止痛:消毒救苦散方劑主治溫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羌活能夠疏散風邪,解毒止痛,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總而言之,羌活在消毒救苦散方劑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夠疏散風邪,解毒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有效緩解溫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消毒救苦散中包含麻黃,主要原因如下:
- 發汗解表:麻黃性溫,具有發汗解表之效,可疏散風寒,宣肺解表,適用於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咳嗽等症。消毒救苦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熱病,麻黃可幫助驅散體內寒邪,促進汗液排出,達到解表的作用。
- 通鼻竅:麻黃入肺經,具有通鼻竅之功效,可緩解鼻塞、流涕等症狀。消毒救苦散所治的熱病常伴有鼻塞流涕,麻黃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鼻部症狀,促進呼吸通暢。
消毒救苦散中包含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升麻性微寒,味辛甘,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功效。此方用以治療溫熱病,症見發熱、口渴、煩躁、咽痛等,升麻可清熱解毒,疏散外邪,達到清熱解毒之目的。
- 升陽散邪,透邪外出:升麻具升陽散邪之效,可將病邪從體內向上引導,並從體表發散出去。此方用於治療熱邪入侵肌膚,導致瘡瘍腫毒,升麻可將熱毒引向體表,促進瘡瘍癒合,避免毒邪內陷。
「消毒救苦散」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源於其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適用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疾病。此外,生地黃還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緩解因熱傷津液而導致的口渴、便祕等症狀。
因此,生地黃在「消毒救苦散」中,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養陰生津的效果,有效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津液虧損等病症。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連翹味苦性寒,入肺、心經,善於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對於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消毒救苦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瘡瘍、癰疽等病症,連翹的清熱解毒功效能夠有效地控制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2. 抗菌消炎: 連翹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夠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對於化膿性感染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消毒救苦散中加入連翹,可以增強方劑的抗菌消炎作用,有效地預防感染,加速傷口癒合。
消毒救苦散中包含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歸腎、膀胱經。其苦寒之性可清熱瀉火,燥濕止癢,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瘡瘍、膿皰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黃柏還能解毒殺蟲,對於因熱毒或蟲毒引起的皮膚病,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消毒救苦散中加入黃柏,可有效清熱解毒、燥濕止癢,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消毒救苦散主要用於治療瘡瘍、癰疽等症,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並緩解疼痛。
- 補血養血,增強抵抗力: 當歸還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可改善患者因疾病而導致的氣血不足,提升其免疫力,有助於抵抗感染,加速病情的恢復。
消毒救苦散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方中加入黃連,可有效抑制腸道內病菌的生長繁殖,達到消炎止痛、止瀉的效果。
二、瀉火止痛: 消毒救苦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腸炎、痢疾等症,而黃連的瀉火止痛作用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腹痛、腹瀉等症狀,達到清熱解毒、止瀉止痛的療效。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具有疏散風熱、行氣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此方用於治療癰疽瘡瘍,多屬熱毒蘊結,川芎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促進瘡瘍消退。
- 活血止痛:川芎具活血化瘀、止痛之效。癰疽瘡瘍常伴有疼痛,川芎能活血化瘀,減輕疼痛,促進瘡瘍癒合。
因此,消毒救苦散中加入川芎,不僅能清熱解毒,更能活血止痛,有助於促進瘡瘍消退,達到治療目的。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藁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解表,散寒止痛: 藁本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之效。方中加入藁本,可協助其他藥材共同發揮解表散寒、止痛止咳的作用,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感冒、咳嗽、頭痛等症狀。
- 疏風通竅,止咳化痰: 藁本具有疏風通竅、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風寒阻滯、鼻塞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方中加入藁本,可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疏風通竅、止咳化痰的功效,有效治療風寒感冒所致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
消毒救苦散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肝解鬱,和解表裏: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解表裏的功效。消毒救苦散主治溫病初起,邪氣犯表,兼有肝氣鬱結之症,柴胡可疏肝解鬱,使邪氣外解,解除肝氣鬱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解表清熱之效。
- 引藥入肝,清熱解毒: 柴胡性善升散,能引藥入肝,使藥物有效地作用於肝臟,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消毒救苦散中,其他藥物如黃芩、黃連等,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柴胡可引導這些藥物直達病竈,增強其藥效,共同達到清熱解毒、疏肝解鬱的目的。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葛根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方中以葛根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的作用,以治療外感熱毒所致的各種病症。
- 透疹生津:葛根具有透疹生津的作用,可以促進疹子的透發,並緩解發熱引起的口渴。在治療麻疹、猩紅熱等疾病時,葛根可以幫助疹子順利排出,並改善患者的津液不足。
總之,葛根在消毒救苦散中的加入,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還可以透疹生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狀。
消毒救苦散中包含黃芩,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性寒,能清熱瀉火,解毒消腫,對於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等病症有良好的療效。消毒救苦散作為一種清熱解毒的方劑,以黃芩為君藥,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 燥濕止癢: 黃芩亦能燥濕止癢,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消毒救苦散中,黃芩與其他藥材相配伍,可以有效止癢消腫,緩解皮膚病症狀。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化濁: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化濁、祛風散寒的功效。方中加入蒼朮,可有效祛除濕邪,化解濁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達到消炎解毒的效果。
- 解毒止痛:蒼朮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止痛作用。方中加入蒼朮,有助於緩解因濕邪毒素入侵引起的疼痛症狀,同時也能促進傷口癒合,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散寒止痛: 細辛性溫,味辛,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的功效。方中因病症多屬寒邪侵襲,導致疼痛,細辛可溫散寒邪,緩解疼痛。
- 助藥力: 細辛氣味芳香,能引藥直達病所。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藥力,使藥效發揮更佳。
細辛的加入,不僅能針對病症,更能提升方劑整體療效,使消毒救苦散發揮更佳的治療作用。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和藥性: 消毒救苦散為辛涼解毒之劑,藥性較為峻烈,甘草味甘性平,可緩和藥性,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刺激,使藥物更加平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 調和諸藥: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使各味藥物協同作用,發揮最佳療效。在消毒救苦散中,甘草可以調和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加協調,提高藥效。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溼: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之功。方劑中加入白朮,可助於健脾胃,增強脾胃運化水溼的能力,進而有利於消除體內溼熱,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 扶正固本: 白朮能補中益氣,提高機體抵抗力,增強正氣,從而更好地對抗病邪,促進機體康復。
因此,白朮在消毒救苦散中起到健脾利溼、扶正固本的作用,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理氣和胃: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方中加入陳皮,可以幫助理氣解鬱,和胃止嘔,緩解因濕熱鬱阻所致的胸悶、腹脹、嘔吐等症狀。
二、助藥力: 陳皮性溫燥,能燥濕化痰,促進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方中加入陳皮,可以助藥力,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蘇木,主要基於其兩方面的作用:
- 清熱解毒:蘇木味苦、甘,性涼,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方中以其清熱解毒之力,針對外感熱毒或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癤腫、丹毒等病症,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活血化瘀:蘇木能活血化瘀,通經絡,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散。對於因熱毒瘀阻、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瘡瘍腫毒,蘇木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輔助其他藥物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紅花,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散瘀消腫: 紅花能有效改善瘀血阻滯,消除炎症反應引起的腫脹。對於外傷、燒傷、燙傷等造成的瘀血腫痛,紅花能發揮良好的治療作用,加速傷口癒合。
總之,紅花在消毒救苦散中起到活血化瘀、散瘀消腫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傷口癒合,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消毒救苦散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其溫中散寒作用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有助於改善因寒邪入侵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同時,吳茱萸還有止痛止癢的功效,可以緩解因寒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
因此,消毒救苦散中加入吳茱萸,不僅能溫中散寒,驅除寒邪,還能止痛止癢,緩解瘙癢、疼痛等症狀,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主治功效
消毒救苦散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藁本: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蘇木: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破血消癥、疏肝解鬱。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功效:小兒出疹子,21天內眼睛發病的,會長翳障畏光,流淚甚多,眼睛紅腫閉合。
傳統服藥法
大黃3錢,黃芩1錢5分,黃連1錢5分,黃柏1錢5分,芙蓉葉1錢5分,大薊根1錢5分,白及1錢5分,白斂1錢5分,天南星1錢5分,半夏1錢5分,紅花1錢5分,檀花1錢5分,當歸尾1錢5分,赤小豆1錢5分,白芷1錢5分,樸消1錢,雄黃(另研末)1錢。
消腫散毒。
米醋調塗,敷四周,留頭,如乾即又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毒救苦散,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四。 組成:大黃3錢,黃芩1錢5分,黃連1錢5分,黃柏1錢5分,芙蓉葉1錢5分,大薊根1錢5分,白及1錢5分,白斂1錢5分,天南星1錢5分,半夏1錢5分,紅花1錢5分,檀花1錢5分,當歸尾1錢5分,赤小豆1錢5分,白芷1錢5分,朴消1錢,雄黃(另研末)1錢。 主治:消腫散毒。主治:瘡瘍。
消毒救苦散,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防風5分,羌活5分,麻黃根5分,升麻5分,生地黃5分,連翹5分,酒黃柏5分,當歸身3分,黃連3分,川芎3分,藁本3分,柴胡3分,葛根3分,酒黃芩3分,生黃芩3分,蒼朮3分,細辛1分,生甘草1分,白朮1分,陳皮1分,蘇木1分,紅花1分,吳茱萸半分。 主治:斑證悉具,消化便令不出,如已出稀者,再不生斑。主治:小兒斑疹,未滿21日而目疾作者,生翳羞明,眵淚俱多,紅赤腫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