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丸

ZHENG Q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慈航集》卷上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19%
肺經 18%
心經 10%
肝經 9%
膀胱經 4%
腎經 4%
大腸經 4%
小腸經 3%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正氣丸」,治暑熱寒氣侵襲、傷風頭痛、怕冷發燒、全身關節疼痛、霍亂腹瀉、瘟疫瘧疾痢疾、當季毒性斑疹,以及四季不正常的氣候。


正氣丸是由藿香、紫蘇葉、厚朴、枳殼、生地黃、木通、赤芍、玄參、甘草、陳皮、半夏、赤茯苓、草荳蔻、麥芽、山楂、神麴、獨活、梔子、萊菔子等中藥組成。


1. 藿香: 性味辛、溫,歸脾、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2. 紫蘇葉: 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3. 厚朴: 性溫、味苦、辛,歸脾、胃、肺、大腸經。具有行氣、燥濕、芳化濕、消食導滯、降氣、散寒、溫中、止嘔的功效。

4. 枳殼: 性寒,味苦、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的功效。

5. 生地黃: 性寒,味甘、苦,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功效。

6. 木通: 性寒,味甘,歸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7. 赤芍: 性涼,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的功效。

8. 玄參: 性寒,味苦、甘,歸肺、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9.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10. 陳皮: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11. 半夏: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12. 赤茯苓: 性平、味甘,歸心、肺、脾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胃、益氣健脾、寧心安神、清熱解暑、止渴生津、益氣補虛等功效。

13. 草荳蔻: 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等功效。

14. 麥芽: 性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等功效。

15. 山楂: 中藥功效齊全,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多種功效。

16. 神麴: 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的功效。

17. 獨活: 性溫、味辛、苦,歸肝、腎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18. 梔子: 性寒、味苦,歸心、肺、肝經。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19. 萊菔子: 味辛、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消食化積、止咳化痰、降氣的功效。


總結

正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解表散寒、理氣化濕、清熱解毒、扶正固本的功效。主治暑熱寒氣侵襲、傷風頭痛、怕冷發燒、全身關節疼痛、霍亂腹瀉、瘟疫瘧疾痢疾、當季毒性斑疹,以及四季不正常的氣候。

傳統服藥法


楝實(麩炒)1兩,蒼朮(米泔浸一宿,炒)1兩,茴香子(炒)1兩,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1兩,石菖蒲半兩,知母(焙)半兩,附子1枚(大者,炮裂,去皮臍)。
上為末,醋煮面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婦人醋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正氣丸由多種中藥組成,每味藥物都有其不同的功效。藿香、紫蘇葉、厚朴、枳殼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生地黃、木通、赤芍、玄參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甘草、陳皮、半夏、赤茯苓、草荳蔻、麥芽、山楂、神麴具有和中健脾的作用。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起到解表散寒、清熱利濕、和中健脾的功效,從而治療夏秋感受寒暑,傷風頭痛,惡寒發燒,遍身骨節疼痛,霍亂吐瀉,瘟疫瘧痢,時毒斑疹,及四時不正之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正氣丸有解表散寒、清熱利濕、和中健脾的功效,但是它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不宜服用。服用正氣丸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果服用正氣丸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頭痛肺炎霍亂瘧疾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嘔吐胃下垂皮疹紅疹噯氣腹瀉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正氣丸, 出處:《雞峰》卷十二。 組成:茴香2兩,良薑2兩(清油炒黃),甘草1兩,鹽2兩。 主治:寒冷。

正氣丸, 出處:《雞峰》卷十三。 組成:吳茱萸6兩,桂4兩,附子2兩,乾薑2兩,厚朴2兩,蓽茇2兩,蓽澄茄2兩,細辛1兩,川椒1兩,當歸1兩。 主治:氣弱,中暴傷風冷,胸膈痞悶,嘔吐清痰,脅肋膨脹,氣逆不通,啘噫吞酸,不思飲食,霍亂吐利,心腹疼痛。

正氣丸, 出處:《活幼口議》卷十九。 組成:藿香葉1錢,厚朴(生薑制)1錢,陳皮1錢,半夏曲(炙)1錢,白朮1錢,白茯苓1錢,甘草(炙)2錢,乾薑1錢,三棱(炮)2錢。 主治:嬰孩小兒食傷,症氣逆不升降,嘔吐不已,胸膈留停積滯不化;或一向隻作乾嘔,噦聲頻作。

正氣丸, 出處:《慈航集》卷上。 組成:廣藿香30兩(微炒),紫蘇20兩(微炒),厚朴20兩(薑汁炒),枳殼20兩(面炒),小生地30兩(切片,冷開水泡,打爛),木通15兩,赤芍20兩(炒),玄參20兩(微炒),生甘草5兩(研),陳皮15兩,制半夏20兩(薑汁炒),赤苓20兩(炒),草蔻仁30兩(研,炒),麥芽30兩(炒),山楂30兩(炒焦),神曲30兩(炒),獨活15兩(酒炒),山梔仁20兩(炒黑),萊菔子30兩(炒),制軍15兩(酒炒)。 主治:夏秋感受寒暑,傷風頭痛,惡寒發燒,遍身骨節疼痛,霍亂吐瀉,瘟疫瘧痢,時毒斑疹,及四時不正之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