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赤蒼飲方劑中加入赤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燥濕: 赤茯苓性甘淡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燥濕止瀉的功效。赤蒼飲治療的是脾胃濕熱證,赤茯苓可健脾燥濕,去除脾胃濕熱,改善脾胃功能,使濕熱之邪得以排除。
- 利水滲濕: 赤茯苓還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利尿消腫,對於因濕熱蘊結導致的肢體水腫,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赤蒼飲中加入赤茯苓,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配合其他藥物,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赤蒼飲方劑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赤蒼飲旨在治療脾虛濕困,故以蒼朮燥濕健脾,提升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濕邪困脾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溏瀉等症狀。
- 祛風止痛:蒼朮還具有祛風止痛的作用。赤蒼飲中常與其他祛風藥物配伍,用於治療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蒼朮的祛風作用可以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赤蒼飲方中包含枳殼,主要原因在於其「疏肝理氣」之效。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其具有行氣消積,破氣消痞,散結止痛之功效,對於肝氣鬱結所致之胸悶脅脹、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赤蒼飲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疾病,而枳殼的加入,有助於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從而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赤蒼飲中加入藿香,主要是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 解暑化濕: 藿香性辛溫,具有芳香化濕、解暑闢穢之效。赤蒼飲用於暑濕傷肺、咳嗽氣喘、痰多粘稠等症,而藿香可解暑濕,使肺氣通暢,利於痰液排出,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理氣和中: 藿香還能理氣和中,促進脾胃運化,使藥物更好地吸收,提高藥效。赤蒼飲中往往包含其他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藥物,藿香的理氣作用能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赤蒼飲中加入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赤蒼飲常用於治療濕熱痰濁所致的咳嗽、胸悶、嘔吐等症,而半夏能有效去除痰濕,使氣機通暢,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 和胃降逆: 半夏還能和胃降逆,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泛酸等症。赤蒼飲中常含有其他溫熱性藥物,容易導致胃氣上逆,而半夏可起到和胃降逆的作用,避免藥物對胃部的刺激,提升藥效的安全性。
赤蒼飲方劑中加入香附,主要是針對其行氣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解鬱,疏肝理氣,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香附還能調和脾胃,促進消化,對於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所導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有輔助作用。
因此,赤蒼飲方劑中加入香附,可以協同其他藥物,達到行氣解鬱,調經止痛,改善患者症狀的效果。
赤蒼飲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其解表散寒、行氣寬中的功效。
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效。赤蒼飲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氣喘等症,而紫蘇葉能驅散風寒,宣肺止咳,同時又能理氣寬中,緩解胸悶氣短,故而成為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提高療效。
赤蒼飲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厚朴燥濕化痰:赤蒼飲主治濕熱內蘊,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喘息、胸悶等症。厚朴性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之功效,能有效清除肺中痰濕,改善呼吸道症狀。
- 厚朴降逆止嘔:赤蒼飲亦可用於治療脾胃濕熱引起的嘔吐、腹脹等症。厚朴能降逆止嘔,疏肝理氣,協同其他藥物調理脾胃,緩解濕熱內蘊所致的嘔吐不適。
赤蒼飲方中加入生薑,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和胃降逆: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之功效。赤蒼飲多用於治療寒邪犯胃、氣逆嘔吐等症,生薑可溫胃散寒,降逆止嘔,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 調和藥性: 生薑能調和藥性,使其藥效更為協調。赤蒼飲中其他藥物多偏寒涼,生薑的溫性可緩解藥性過寒,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
赤蒼飲中加入陳皮,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赤蒼飲以治療脾胃氣滯、濕阻中焦、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為主,陳皮的加入有助於理氣化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 調和藥性:赤蒼飲中部分藥材性寒,如蒼朮、厚朴等,陳皮的加入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寒涼之性損傷脾胃的作用。此外,陳皮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赤蒼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 赤蒼飲中藥材多偏寒涼,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緩解寒涼藥材可能帶來的脾胃不適等副作用,使藥性更為平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的功效,與赤蒼飲中的其他藥材配合,能增強藥效,提高整體治療效果。例如,甘草能與黃芩、赤芍等藥材相配合,增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赤蒼飲」的主要成分包括:赤茯苓、蒼朮、枳殼、藿香、半夏、香附、紫蘇葉、厚朴、生薑、陳皮、甘草。
赤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益氣、補肺固表等功效。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藿香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赤蒼飲」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理氣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受濕氣侵襲,臉色浮腫發黃,或全身浮腫,食慾不振,氣息難以正常升降,小便呈紅色,肚子脹大,咳嗽時有痰和腫脹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赤蒼飲是一張比較溫和的中藥方劑,一般人群均可服用。但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赤蒼飲, 出處:《準繩·幼科》卷七。 組成:赤茯苓(去皮)1兩半,蒼朮(去粗皮,米泔水浸1宿,濾乾,銼片,炒微黃)1兩半,枳殼(制)1兩,藿香(和根)7錢半,半夏(湯煮透,銼,焙乾)7錢半,淨香附7錢半,紫蘇葉(和梗)7錢半,厚朴(去粗皮,薑汁炙香熟)7錢半,陳皮(去白)7錢半,甘草(炙)1兩2錢。 主治:脾胃因虛受濕,面貌浮黃或遍身作腫,飲食減少,氣不升降,小便赤色,肚膨脹,咳嗽有痰及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