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煮散

BU Z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脾經 17%
肺經 14%
肝經 13%
腎經 12%
膀胱經 8%
胃經 5%
心包經 3%
大腸經 2%
三焦經 1%
膽經 1%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補煮散方劑中包含黃耆,主要源於黃耆的兩大功效:

  1. 補氣固表: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固表止汗的功效。補煮散作為治療氣虛、表虛證的方劑,黃耆可補益脾肺之氣,固護肌表,抵禦外邪入侵,增強機體抵抗力。
  2. 託毒生肌:黃耆亦有託毒生肌的功效,能促進瘡瘍的癒合,對於補煮散中所治療的某些外傷感染、潰瘍等病症,黃耆的加入可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擴散,有助於病症的痊癒。

因此,黃耆的加入,既能補氣固表,又能託毒生肌,在補煮散方劑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補煮散方劑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補煮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食慾不振、乏力倦怠、面色蒼白等症狀,而人參的補氣益血作用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2. 扶正固本: 補煮散中加入人參,可以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抵抗力,從而促進身體恢復。

總之,人參在補煮散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補氣益血、扶正固本的功效,使其成為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常用藥物。

補煮散方劑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補煮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症狀表現為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獨活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改善肢體活動功能。
  2. 散寒通絡: 獨活還能散寒通絡,疏通經脈,促進氣血運行。補煮散中常配伍其他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藥物,如桂枝、羌活等,共同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

補煮散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其氣味芳香,能入血分,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補煮散主治寒凝氣滯、血脈瘀阻所致的腹痛、腸鳴、腹脹等症狀,川芎能促進氣血流通,緩解腹痛,達到止痛效果。

2. 疏散風邪:川芎兼具疏散風邪的作用。補煮散中常配伍其他具有疏風散寒功效的藥材,如羌活、防風等,川芎與之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驅散體內寒邪,改善寒凝氣滯的症狀。

補煮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作用。補煮散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疼痛等症,防風可以有效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疏散風邪: 補煮散中加入防風,還可以通過疏散風邪,使氣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減輕疼痛,促進疾病康復。

補煮散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補煮散以溫補脾腎、化痰止咳為目的,而當歸能補血養血,使氣血充足,則脾腎之氣更易充盈,利於化痰止咳。
  2. 活血化瘀: 當歸除補血外,亦能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氣血循環,促進痰液排出。補煮散多用於痰多咳嗽,而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幫助痰液更容易咳出,緩解咳嗽症狀。

總之,當歸在補煮散中,發揮著補血養血、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提升藥效,達到溫補脾腎、化痰止咳的治療目的。

補煮散方中含有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桂枝性溫,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效。補煮散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腹痛、痛經、肢體麻木等症,桂枝溫經散寒,有助於緩解寒凝之痛,促進血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調和營衛,扶正祛邪: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能調節人體氣血運行,增強機體抵抗力。補煮散的組成中,除了桂枝之外,還包含其他補益氣血、溫陽散寒的藥物,桂枝的加入能夠協調其他藥物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達到扶正祛邪、改善體質的效果。

補煮散方中包含萆薢,其原因主要有二:

  1. 利水消腫:萆薢性甘淡,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補煮散主治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萆薢可協助利水滲濕,消腫止痛,改善水濕停滯所致的病症。
  2. 清熱解毒:萆薢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熱利濕,消腫止痛,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症狀,如濕疹、瘡瘍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萆薢在補煮散方中,發揮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的效果。

補煮散方劑中包含防己,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濕: 防己性味苦寒,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濕的功效。補煮散主治風濕痺痛,而防己可有效地祛除體內風濕邪氣,緩解疼痛。
  2. 利水消腫: 防己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可協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補煮散方劑中加入防己,可加強利水消腫的效果,更全面地治療風濕痺痛。

總而言之,防己在補煮散方劑中,扮演著祛風濕、利水消腫的角色,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風濕痺痛的功效。

補煮散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補煮散的方劑組成,多用於治療水濕停滯所致的疾病,如脾虛水腫、小便不利等。茯苓利水滲濕,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改善水濕停滯的狀況,達到治療目的。
  2. 健脾和胃: 茯苓還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幫助身體吸收營養,提高免疫力。補煮散中加入茯苓,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促進疾病的恢復。

補煮散中加入白朮,主要有兩個原因:

  1. 健脾燥濕:白朮味甘性溫,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補煮散主治脾虛濕盛導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白朮能健脾燥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本上緩解腹痛、泄瀉。
  2. 固表止汗:白朮同時具有固表止汗之效。補煮散中,若患者同時伴有汗出不止,白朮可固表止汗,防止汗液過多流失,進一步加強療效。

補煮散方中加入丹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丹參味苦甘,性微寒,入心、肝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補煮散主治血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腰膝痠痛、肢體麻木等,而丹參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血循環,進而緩解疼痛。
  2. 清熱解毒:丹參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消除炎症,緩解疼痛。補煮散中可能加入其他具有熱毒的藥材,而丹參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平衡方劑的寒熱性質,使藥性更加平和,不易傷正氣。

補煮散中包含附子,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回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能溫陽救逆,回陽固脫。補煮散所治之病症,多為陽氣虛衰,寒凝血瘀所致,故以附子溫陽化寒,振奮陽氣,起回陽救逆之效。
  2. 溫經止痛: 附子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如腹痛、肢體疼痛等,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補煮散中運用附子,可溫經散寒,緩解疼痛,達到治標兼治本的效果。

補煮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緩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的功效。補煮散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寒或性燥的藥物,甘草可以中和這些藥物的偏性,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和利用,減少副作用。
  2. 益氣健脾,提高療效: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藥物的療效。補煮散通常用於治療一些脾胃虛弱的疾病,加入甘草可以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補煮散方中加入杏仁,主要考量其潤肺止咳、降氣消痰的功效。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可改善肺燥咳、乾咳少痰等症狀。另外,杏仁還有降氣消痰的作用,能幫助痰液排出,緩解咳嗽氣喘。

補煮散方以補氣潤肺為目的,加入杏仁可以幫助改善肺氣不足、肺燥咳嗽等症狀,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補煮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功效。補煮散中多用於治療熱證,如高熱、口渴、煩躁等,生地黃可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症狀。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能滋陰潤燥,補益腎陰。補煮散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如口乾舌燥、咽喉疼痛、潮熱盜汗等,生地黃可滋陰降火,緩解陰虛症狀。

補煮散方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解表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功效。補煮散以補氣健脾為主,但若患者同時伴有風寒表證,如頭痛、鼻塞、惡寒等,生薑可助於驅散寒邪,使補氣健脾功效更顯著。

2. 助藥力: 生薑能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補煮散中多為溫補藥物,生薑的辛溫之性可助藥力直達病所,使藥效發揮更佳。同時,生薑還可減緩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補煮散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鎮心安神: 磁石性寒,味甘鹹,入心、肝、腎經。其具備鎮心安神、平肝熄風之效,可有效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補煮散的組成中多包含滋陰補腎、清熱解毒的藥材,加入磁石有助於平衡藥性,協同其他藥物達到安神定志之效。
  2. 降逆止嘔: 磁石亦有降逆止嘔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因胃氣上逆、脾胃不和引起的嘔吐、噁心等症狀。補煮散中常配伍一些具有升散之性的藥物,加入磁石可起到制衡作用,避免藥物過於上揚而導致嘔吐。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煮散」

補煮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主治腳氣病,腳氣病在中醫古代文字中稱為「腳氣病」。腳氣病是指因缺乏維生素B1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狀包括:足部水腫、腳底灼痛、小腿肌肉萎縮、神經炎、心臟衰竭。腳氣病在古代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尤其是在糧食短缺的年代。由於稻米是中國人的主要食物,而稻米中含有較少的維生素B1,因此古代中國人很容易患上腳氣病。

中藥方劑「補煮散」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包括:

  •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萆薢: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
  • 防己: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生薑: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磁石:具有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止血、止咳平喘、利水消腫等功效。

中藥方劑「補煮散」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主治腳氣病,腳氣病在中醫古代文字中稱為「腳氣病」。腳氣病是指因缺乏維生素B1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狀包括:足部水腫、腳底灼痛、小腿肌肉萎縮、神經炎、心臟衰竭。腳氣病在古代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尤其是在糧食短缺的年代。由於稻米是中國人的主要食物,而稻米中含有較少的維生素B1,因此古代中國人很容易患上腳氣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腳氣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煮散, 出處:《外台》卷十八引蘇恭方。 組成:黃耆6兩,人參6兩,獨活6兩,川芎6兩,防風6兩,當歸6兩,桂心6兩,萆薢6兩,防己6兩,茯苓8兩,白朮8兩,丹參8兩,附子(生用)4兩,甘草(炙)4兩,杏仁(去皮尖)、生地黃、生薑、磁石20分(碎如小豆)。 主治:腳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