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補煮散

JIAN BU Z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脾經 17%
肺經 14%
肝經 13%
腎經 12%
膀胱經 8%
胃經 5%
心包經 3%
大腸經 2%
三焦經 1%
膽經 1%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兼補煮散方中包含黃耆,原因如下: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兼補煮散主治脾虛氣弱、外感風寒,黃耆能補脾益氣,增強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
  2. 益氣生津: 方中常配伍其他滋陰潤燥藥物,黃耆能益氣生津,與之相輔相成,協同作用,使藥效更佳。

此外,黃耆藥性平和,與其他藥物配伍應用,能增強整體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病效果。

「兼補煮散」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之效。該方劑可能因病症導致氣血不足,而人參可補益氣血,增強體質,促進病癒。
  2. 扶正固本: 人參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抵禦外邪侵襲,有助於扶正祛邪。該方劑可能因正氣不足,導致疾病纏綿難癒,而人參可扶持正氣,鞏固根本,使疾病得到根本治療。

因此,人參在「兼補煮散」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補氣益血、扶正固本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疾病,促進患者康復。

「兼補煮散」方劑中使用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除濕: 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除濕、通痺止痛的功效。該方劑旨在治療風寒濕痺,而獨活能有效驅散寒濕,舒筋活絡,緩解肢體疼痛麻木。
  2. 溫陽散寒: 獨活亦能溫陽散寒,有助於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陽氣虛衰、畏寒肢冷等症狀。方劑中兼具溫陽補氣之藥物,與獨活相輔相成,協同溫陽驅寒,增強療效。

川芎在「兼補煮散」方劑中,其加入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兼補煮散用於治療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川芎可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症狀。

二、引藥入肝: 川芎性輕揚,能引藥向上,並能引藥入肝。兼補煮散方劑中可能含有其他補肝血或養肝氣的藥材,川芎的加入可助這些藥材有效地到達肝臟,發揮其治療作用。

「兼補煮散」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考量以下原因:

  1. 祛風散寒: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善於祛風散寒,對於兼有風寒之邪的病症,能起到疏散風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溫經散寒、兼補氣血的效果。
  2. 通絡止痛: 防風亦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風寒所致的疼痛,如風寒痺痛、肢體麻木等。在「兼補煮散」中,防風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舒筋活絡、止痛的效果。

因此,在「兼補煮散」中加入防風,是為了發揮其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使方劑具有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作用。

「兼補煮散」方劑中使用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方劑中若有血虛、氣滯、瘀血等症,當歸可起到補血活血、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疼痛的作用。
  2. 潤燥生津: 當歸亦有潤燥生津的功效,適用於津液不足、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方劑中若有此類症狀,當歸可起到滋潤補養、改善津液不足的作用。

因此,當歸在「兼補煮散」方劑中發揮著補血活血、潤燥生津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整體氣血運行,達到治療目的。

「兼補煮散」方劑中使用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 桂枝性溫,入足太陽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之效。兼補煮散常用於治療寒邪客於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病症,桂枝可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扶正祛邪: 桂枝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溫陽益氣,增強人體抵抗力,更有效地對抗外邪入侵。兼補煮散以補益爲主,而桂枝的加入,則可在補益的同時,驅散寒邪,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萆薢在「兼補煮散」方劑中出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 利水消腫:萆薢味甘淡,性微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功效。方劑中若有水濕停滯、小便不利等症狀,萆薢可幫助利水滲濕,消腫止痛,改善患者的病症。
  2. 通絡止痛:萆薢除了利水消腫外,還有通絡止痛的功效。若方劑中伴有腰膝痠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萆薢可通經活絡,舒筋止痛,緩解患者的疼痛不適。

總而言之,萆薢在「兼補煮散」方劑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利水消腫和通絡止痛的功效上,有助於改善水濕停滯、腰膝痠痛等病症,達到治療目的。

「兼補煮散」方劑中加入「防己」,主要是因為防己具備以下兩個作用:

  1. 祛風濕止痛: 防己性寒,善於祛除風濕痺痛,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而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2. 利水消腫: 防己亦能利水消腫,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將防己加入「兼補煮散」中,能更有效地祛除風濕痺痛,同時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利水消腫的目的,提升整體療效。

兼補煮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之效。兼補煮散常用於脾虛溼盛導致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等症,茯苓可健脾益氣,利水滲溼,改善脾胃功能,緩解上述症狀。
  2. 寧心安神:茯苓還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兼補煮散中加入茯苓,可起到安神定志,增強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茯苓在兼補煮散中起到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兼補煮散」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兼補煮散以補益脾胃為目的,白朮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2. 和中健脾:兼補煮散方劑中常含有其他藥材,如茯苓、山藥等,白朮可與之協同作用,共同發揮和中健脾、利水滲濕的功效,達到整體調理脾胃的效果。

兼補煮散方劑中含有丹參,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丹參性涼血活血,能有效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達到兼顧補益和活血化瘀的目的。

其二,丹參藥性平和,與方中其他藥材相配伍,能協調藥性,發揮更好的療效。例如,與補氣藥物搭配,能改善氣血不足引起的虛弱症狀;與活血化瘀藥物搭配,則能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因此,丹參在兼補煮散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兼補煮散方劑中含有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1. 寒邪入體,陽氣虛衰: 附子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腎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兼補煮散乃溫陽散寒之劑,用附子可補益陽氣,驅除寒邪,溫煦脾腎,以助正氣抗邪。
  2. 溫腎助陽,固攝精氣: 附子可溫補腎陽,固攝精氣,對於腎陽不足、陽虛氣寒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甘草在「兼補煮散」方劑中扮演重要角色,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功,能緩解藥性過於偏寒或偏熱,使藥效更加和緩,避免藥物相互衝突。
  2. 增強藥效: 甘草與其他藥物配伍,可增強藥效,例如與黃芪搭配,可補中益氣,與桂枝搭配,可溫補脾胃。

因此,甘草在「兼補煮散」方劑中,不僅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更能增強藥效,使其更能達到治療目的。

「兼補煮散」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甘苦、平,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對於肺燥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杏仁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2. 清熱解毒:杏仁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輔助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因此,在「兼補煮散」方劑中加入杏仁,能起到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兼補煮散」方劑中使用「生地黃」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滋陰清熱: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在兼補煮散中,生地黃可以清熱解毒,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症狀,並滋陰潤燥,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
  2. 輔助其他藥材: 生地黃可以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更佳的療效。例如,生地黃可以與黃芩、丹皮等清熱解毒藥材配合,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與麥冬、玄參等滋陰潤燥藥材配合,加強滋陰潤燥的效果。

總而言之,生地黃在「兼補煮散」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滋陰清熱、輔助其他藥材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症狀,並促進整體的康復。

兼補煮散中加入生薑,主要原因如下:

1. 解表散寒:生薑性溫,味辛,具解表散寒之功效,能溫中散寒,驅散外邪,對於寒邪入侵引起的感冒、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可起到緩解作用。

2. 和中調胃:生薑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寒、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可起到調理作用。

兼補煮散中,加入生薑不僅可增強藥效,更可溫和脾胃,避免藥性過寒,使藥效更趨溫和,有利於患者康復。

方劑中加入磁石,主要源於其「鎮心安神」的功效。

磁石性寒,入心、肝經,能平肝潛陽,鎮驚安神。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狀,磁石可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此外,磁石還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逆上衝所致的嘔吐,磁石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兼補煮散中加入磁石,旨在針對患者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起到鎮心安神的作用。

主治功效


兼補煮散

兼補煮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腳氣剛發作時,腳部皮膚鬆弛,腳上感覺麻木,膝蓋以下疼痛,眉毛和眼睛不自主地抽動,左肋下有氣,每次吃飽飯就會發作,橫膈膜以上發熱,肚臍以下發冷,心臟虛弱,陰虛盜汗且疼痛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2.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3.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4. 生薑: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5.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6. 萆薢: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
  7. 磁石:具有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止血、止咳平喘、利水消腫等功效。
  8.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9.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10.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11.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12.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13.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14.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15.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16.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17.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18. 防己: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總結

兼補煮散是一種複雜的中藥方劑,包含多種成分,每種成分都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通過將這些成分組合在一起,兼補煮散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包括腳氣、風寒感冒、咳嗽、水腫、痛經等。

傳統服藥法


黃耆8兩,人參8兩,獨活8兩,芎藭8兩,防風8兩,當歸8兩,桂心8兩,萆薢8兩,防己8兩,茯苓8兩,白朮8兩,丹參8兩,附子(生用)4兩,甘草(炙)4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生地黃,生薑,磁石30分(碎如豆)。
嘔逆者,加半夏1兩。
上切,分為三十服。
每服別以生薑1兩、生地黃1兩、杏仁14枚,搗碎,以水2升,煮取7合,布絞去滓,日晚或夜中服之。
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蔥。桃、李、雀肉、醋物、羊肉、蕪荑及餳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兼補煮散是一張中醫方劑,使用前應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腳氣病麻痺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兼補煮散, 出處:《外台》卷十八引《蘇恭方》。 組成:黃耆8兩,人參8兩,獨活8兩,芎藭8兩,防風8兩,當歸8兩,桂心8兩,萆薢8兩,防己8兩,茯苓8兩,白朮8兩,丹參8兩,附子(生用)4兩,甘草(炙)4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生地黃、生薑、磁石30分(碎如豆)。 主治:腳氣初患,腳足皮膚舒緩,足上不仁,膝下疼痛,眉眼動,左脅下氣,每飽食即發,膈上熱,臍下冷,心虛,陰汗且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