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酒調散
Tulip wine blend | 更多圖表
鬱金酒調散寒熱比例為熱性指數8,寒性指數23,明顯呈現寒涼傾向。方中熱性藥物主要以黃芩為主,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在方中發揮著一定的清熱作用,但其力量相對較弱。
而寒涼藥物則佔據主導地位,包括大黃的瀉熱通便,赤芍的涼血活血,龍膽草的清熱燥濕瀉火,以及防風雖屬辛溫,但在本方中與其他寒涼藥物配合,其疏散風寒的作用相對被弱化,反而更偏向於輔助其他藥物發揮清熱解毒之效。 當歸、川芎雖然本身不屬寒涼之性,但其活血作用在整體寒涼的藥性下,更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協助寒涼藥物清除體內熱邪。鬱金則兼具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清心瀉火之功效,其寒熱屬性較為中性,在本方中則更傾向於發揮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協助寒涼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梔子則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進一步加強了全方寒涼的特性。
綜上所述,鬱金酒調散整體寒涼藥物作用較強,熱性藥物作用相對較弱,因此方劑整體呈現寒涼狀態。 這種寒涼特性暗示其可能主要針對熱邪較盛的病症,例如某些熱證引起的炎症或疼痛等。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心經 15%
肺經 12%
胃經 10%
脾經 10%
膽經 8%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小腸經 4%
大腸經 4%
膀胱經 4%
鬱金酒調散方劑,從經絡辨證角度分析,其組成藥物比例顯示其主要作用於肝經、心經、肺經、胃經及脾經。
肝經: 比例最高(0.2),暗示此方對於肝經相關病證的療效較佳。可能適用於肝經鬱熱、肝氣不舒、肝血不足等導致的症狀。 方中鬱金、赤芍、川芎等藥物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效,佐以龍膽草清泄肝火, 故推測肝經實證或兼有血瘀者較為適用。
心經: 比例次之(0.155), 心經與肝經在臟腑經絡間關係密切,心肝血脈相通。鬱金、丹參等藥物亦可養心安神,此比例顯示方劑可能也兼顧心經的調理,例如心煩失眠,心悸等症狀,但並非主要作用目標。
肺經: 比例(0.126)相對較低,但仍需考慮。防風具有疏風解表之效,可見方劑可能也考慮到肺經的一些病變,例如風邪犯肺所引起的咳嗽等症狀,但作用相對較弱。
胃經、脾經: 兩者比例相等(0.104),胃與脾同屬中焦,共同負責消化吸收。大黃瀉熱通便,而當歸補血活血,二者配合,可能用於治療胃熱、脾虛等導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但比例不高,暗示並非主要治療對象。
其他經絡: 膽經、心包經、三焦經、小腸經、膀胱經比例均較低(0.044),這些經絡的病變在此方劑中可能只是次要的考慮因素,或為輔助作用,以協調整體經絡的平衡。
總而言之,鬱金酒調散主要針對肝經病變,兼顧心經、肺經、脾胃等經絡, 可能適用於肝鬱氣滯、肝火旺盛,兼見心煩失眠、胸悶脅痛、消化不良等症狀的患者。 需注意的是,此分析僅基於藥物比例及藥性進行推斷,實際應用需結合患者的具體症狀和脈症等信息,由專業醫師判斷。
主治功效
鬱金酒調散由多種中藥組成,組合起來形成了以下主要功效:
- 清熱解毒:方中如黃芩、龍膽草等藥物有助於清熱解毒,適合由於熱毒引起的症狀。
- 涼血止血:赤芍、當歸等中藥具有良好的涼血作用,能夠針對血絲纏繞的情況起到改善效果。
- 活血化瘀:鬱金、川芎等藥物能活血行氣,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減少淤血現象。
- 祛風止痛:防風的作用有助於祛除風邪,止痛,也對眼睛不適症狀有所幫助。
傳統服藥法
黃芩、鬱金、大黃、防風、梔子、當歸、川芎、赤芍藥、龍膽草。
上為末。
每服3錢,食後溫酒調下,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遵醫囑:在使用鬱金酒調散時,應當在專業中醫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不建議自行使用或調整用量。
- 過敏反應:如對任何成分過敏,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師。
- 禁忌症:體質虛寒或有其他特定疾病的患者,需慎用該方劑,避免加重病情。
- 懷孕及哺乳期:此方一般不建議孕婦或哺乳期女性使用,因其可能影響胎兒或嬰兒健康。
- 存放方式:藥酒應存放於陰涼乾燥、避光的地方,防止變質。
相關疾病
慢性肝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月經腹痛白帶氣喘咳嗽偏頭痛頭痛腰痛下腹部痛赤白帶暈眩纖維肌痛症全身酸痛四肢感到疼痛後頭痛頭脹痛腰膝軟弱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鬱金酒調散,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 組成:黃芩、鬱金、大黃、防風、梔子、當歸、川芎、赤芍藥、龍膽草。 主治:旋螺尖起。積熱於肝膽,毒壅於膈門,充攻睛珠疼痛,中央瞳人漸變青白色,忽然凸起血絲纏繞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