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茯苓丸

JIA JIAN FU L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肺經 18%
肝經 13%
腎經 12%
胃經 11%
心經 7%
大腸經 5%
三焦經 4%
小腸經 2%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茯苓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茯苓丸主治脾虛濕困,而陳皮能幫助脾胃運化水濕,促進水液代謝,減少濕邪積聚,達到健脾利濕的效果。

2. 調和藥性: 茯苓丸中其他藥材,如茯苓、白朮、蒼朮等,性味偏於甘平或偏寒,加入陳皮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寒涼,使藥效更加平和,更利於患者的體質接受。

加減茯苓丸中加入半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茯苓丸主治脾虛濕盛,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半夏的加入可以協助茯苓燥濕化痰,使痰濕得以降伏,達到祛痰止咳的效果。
  2. 和胃降逆:半夏除了化痰之外,還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可以治療脾胃氣逆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茯苓丸中常加入半夏,可以更好地調和脾胃,降逆止嘔,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加減茯苓丸為一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其組成成分根據不同版本可能有所差異,但通常包含茯苓作為主藥,以及豬牙皂等輔助藥材。豬牙皂在方劑中的使用,主要是取其祛風解毒、利尿通便之效。根據中醫理論,豬牙皂性溫味辛鹹,能入肺、大腸經,具有良好的開竅、祛痰作用,適用於風痰壅盛所致的各種病證。在加減茯苓丸中加入豬牙皂,不僅可以增強整體方劑的利水消腫效果,還能夠幫助排出體內的風邪和痰濕,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目的。此外,豬牙皂還能調節氣機,促進氣血流通,對於改善因氣滯所導致的不適亦有一定幫助。總體而言,豬牙皂在加減茯苓丸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配伍原則中的相須相使之道,使得整個方劑的作用更加全面和協調。

加減茯苓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脾胃,助茯苓利水: 生薑性溫,具有溫脾胃、助陽氣的功效。茯苓利水滲濕,但性偏寒涼,易傷脾胃。加入生薑可以溫和脾胃,避免茯苓過寒傷脾,進一步促進利水效果。
  2. 解表散寒,止嘔止瀉: 生薑還有解表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茯苓丸中常加入一些寒涼藥物,若患者兼有表寒症狀,或出現嘔吐腹瀉,則加入生薑可溫中散寒,緩解表寒症狀,並起到止嘔止瀉的作用。

「加減茯苓丸」中包含「茯苓」,其原因主要在於茯苓的藥性及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腎三經。其主要功效為:

  • 利水滲濕: 茯苓能利水滲濕,健脾利濕,對於水腫、腹水、小便不利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寧心安神: 茯苓具有安神作用,能寧心安神,對於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健脾和胃: 茯苓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功能,對於脾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因此,茯苓在「加減茯苓丸」中,起到利水滲濕、寧心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加減茯苓丸中包含芒硝,其原因主要在於芒硝的寒涼瀉下之性,可配合茯苓等藥材,針對水濕痰飲等病症進行治療。

芒硝味苦鹹,性寒,入胃、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等功效。在加減茯苓丸中,芒硝與茯苓、白朮、澤瀉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清熱利濕、消腫散結,達到治療水腫、腹脹、痰飲等病症的效果。同時,芒硝的瀉下作用亦可幫助排出體內積聚的濕濁,進一步改善水濕停滯的病症。

加減茯苓丸方劑中包含海桐皮,主要源於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海桐皮味苦、性寒,入肝、膀胱經。其利水滲濕作用可協助茯苓健脾利濕,並改善水腫等症狀;清熱解毒功能則可清熱解毒,協同其他藥物清熱利濕,以達到治療目的。

此外,海桐皮還能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因濕熱瘀阻引起的疼痛不適。因此,海桐皮的加入可增強加減茯苓丸的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功效,並提升其治療效果。

「加減茯苓丸」方劑中加入薑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化濕: 薑黃性溫,味辛,入脾經,具有健脾消食、化濕止瀉的功效,可與茯苓合用,加強其利水滲濕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虛濕困所致的腹脹、泄瀉等症狀。
  2. 行氣止痛: 薑黃亦能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濕阻所致的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加入薑黃可以增強「加減茯苓丸」的健脾化濕、行氣止痛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脾虛濕困所致的疾病。

「加減茯苓丸」方劑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健胃:木瓜味甘性平,具消食健胃之效。若患者脾胃虛弱,食積不消,可藉由木瓜來促進消化,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2. 行氣止痛:木瓜亦能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胸腹疼痛、胃痛等症狀,也能起到緩解作用。

因此,加入木瓜不僅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更能緩解疼痛,提升整體療效。

加減茯苓丸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助茯苓利水: 茯苓性平,擅長利水滲濕,但若患者陽氣不足,寒濕凝滯,單用茯苓效果不佳。肉桂性熱,溫陽散寒,可助茯苓溫陽利水,提高藥效。
  2. 補火助陽,改善脾腎陽虛: 加減茯苓丸常用於脾腎陽虛所致的腹瀉、水腫等症。肉桂性熱,可溫補脾腎陽氣,改善陽虛之證,配合茯苓利水滲濕,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因此,肉桂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提升茯苓的利水效果,更能溫補陽氣,改善患者陽虛之證,使藥效更加全面。

加減茯苓丸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茯苓性平,味甘淡,偏於利水滲濕,但對於脾胃虛弱者,單獨使用可能過於寒涼。甘草與茯苓搭配,可以中和茯苓的寒性,避免對脾胃造成損傷。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緩解咳嗽、抗炎等作用,與茯苓配伍,可增強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甘草還能幫助茯苓更好地發揮藥效,達到協同作用。

加減茯苓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脇疼痛、月經不調等症狀。茯苓丸本身以健脾利濕為主,加入白芍能使藥效更加全面,協調脾胃與肝氣,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補益氣血:白芍具有補血的作用,可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茯苓丸中的茯苓、白朮等藥物也有健脾益氣的作用,白芍的加入更能加強補益氣血的效果,使身體更加強健。

「加減茯苓丸」中加入黃耆,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一、 補氣固表: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方中加入黃耆,有助於提升機體免疫力,抵禦外邪侵襲,尤其適用於氣虛外感或脾虛濕困之症。

二、 協同茯苓利水:茯苓性平,味甘,歸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寧心安神之功效。黃耆能補氣,與茯苓搭配,則能加強其利水滲濕之效,使濕邪更易排出體外,並避免因利水過度而損傷正氣。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茯苓丸 」

  • 成分: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豬牙皁: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通經活絡等功效。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
    • 海桐皮:驅蟲殺蟲、祛風除濕、溫筋活血、止痛、活血化瘀、化腐生肌。
    • 薑黃:破血消癥、止血、理氣行氣、降氣、通經、活血化瘀、利水消腫。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主治功效:

    • 濕寒痰濁積聚。經絡閉塞不通,使兩臂疼痛難忍,無法梳洗。
    • 手足疼痛麻木,行走困難。
  • 總結:

    • 中藥方劑「 加減茯苓丸 」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補氣固表等功效,可有效緩解濕寒痰濁積聚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陳皮(鹽水炒)2兩,半夏2兩(用白礬、牙皂、生薑各1兩煎湯,浸7日),白茯苓(去皮)1兩5錢,風化消1兩3錢,海桐皮(酒洗)1兩,片子薑黃1兩,木瓜1兩,薄桂(去皮)5錢,甘草(炙)4錢,白芍(酒炒)2兩,黃耆(鹽水炒)2兩。
上為細末,薑汁、竹瀝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空心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加減茯苓丸具有健脾利濕、化痰通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痰壅滯,經絡不通,兩臂作痛,不能梳洗,及治手足疼痛麻痹,行步艱難。但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茯苓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 組成:陳皮(鹽水炒)2兩,半夏2兩(用白礬、牙皂、生薑各1兩煎湯,浸7日),白茯苓(去皮)1兩5錢,風化消1兩3錢,海桐皮(酒洗)1兩,片子薑黃1兩,木瓜1兩,薄桂(去皮)5錢,甘草(炙)4錢,白芍(酒炒)2兩,黃耆(鹽水炒)2兩。 主治:濕痰壅滯,經絡不通,兩臂作痛,不能梳洗,及治手足疼痛麻痹,行步艱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