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中補脾湯

WEN ZHONG BU P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5.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19%
胃經 14%
心經 14%
腎經 11%
肝經 5%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燥濕之功效。脾主運化,若脾虛濕困,則易出現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白朮能健脾燥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虛濕困所致的各種症狀。

二、補氣益氣:白朮亦具補氣益氣之功效,能增強人體正氣,抵抗外邪侵襲。溫中補脾湯多用於脾胃虛寒、氣血不足所致的症狀,白朮的補氣作用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改善體虛乏力等症狀。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和胃降逆: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效。溫中補脾湯常用於脾胃虛寒、寒濕阻滯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半夏可有效去除寒濕,和胃降逆,緩解噁心、嘔吐等症狀。
  2. 配合補脾健胃:溫中補脾湯以溫中補脾為主,常用黨參、茯苓等補益脾胃之品。半夏能燥濕化痰,防止濕邪阻滯脾胃,配合補脾藥物,更能有效地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溫中補脾的效果。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的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虛則氣虛,導致中焦虛寒,脾胃不和,出現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黃耆補氣健脾,能溫中暖脾,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從根本上解決脾胃虛弱的問題。
  2. 扶正祛邪: 溫中補脾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虛乏力等症。黃耆補氣固表,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抵抗外邪入侵,同時也能促進脾胃氣血生化,增強抗病能力,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補氣: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溫中補脾湯主治脾胃虛寒、氣血不足所致的脘腹冷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人參可溫補脾陽,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達到溫中補氣的效果。
  2. 扶正培本: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機體恢復。脾胃為後天之本,人參補脾胃,可提高整體免疫力,有助於緩解疾病,恢復健康。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而茯苓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利水滲濕,有助於改善脾虛濕困、腹脹便溏等症狀,與溫中補脾湯溫中健脾的功效相輔相成。
  2. 寧心安神: 茯苓亦能寧心安神,有助於緩解脾虛所致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等症狀。溫中補脾湯除了溫中健脾外,亦可兼顧心神,使整體療效更全面。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白豆蔻,主要基於其溫脾止嘔的功效。

白豆蔻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吸收,並能化濕止嘔,對於脾胃虛寒,寒濕阻滯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納呆、嘔吐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白豆蔻還能芳香醒脾,增進食慾,有助於脾胃運化功能的恢復,因此在溫中補脾湯中加入白豆蔻,可以起到溫補脾胃、止嘔化濕的作用,使藥效更全面。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效果。脾胃喜溫惡寒,若脾胃虛寒,則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痛、嘔吐等症狀。乾薑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改善脾胃功能,緩解上述症狀。
  2. 助脾運化:乾薑辛溫,能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使水谷精微更好地吸收,從而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消化: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消食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砂仁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改善脾胃功能。
  2. 調和脾胃,增強療效:溫中補脾湯以補益脾胃為主,但若脾胃寒濕,藥物難以發揮作用。砂仁溫中散寒,有助於改善脾胃環境,使補脾藥物更易吸收,提高藥效,達到溫中補脾、調理脾胃的效果。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中散寒: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補火、散寒止痛之效。脾胃虛寒,寒凝氣滯,則可出現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肉桂能溫暖脾胃,散寒止痛,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二、補脾益氣:肉桂除了溫中散寒外,還能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不足,身體容易疲乏,抵抗力下降。肉桂能補益脾氣,促進氣血生化,增強人體抵抗力。

因此,溫中補脾湯中加入肉桂,可有效溫中散寒,補脾益氣,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各種症狀,達到溫補脾胃的目的。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消脹、健脾和胃的功效。溫中補脾湯旨在溫補脾胃,而陳皮的理氣作用可以幫助脾胃運化,促進食物消化吸收,進而達到補脾的效果。
  2. 降逆止嘔: 陳皮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溫中補脾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飲食不消等症狀,加入陳皮可以起到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脾胃寒涼: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斂陰、柔肝、止痛之功效。溫中補脾湯旨在溫中健脾,而白芍可緩解因脾胃寒涼導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使藥效更顯著。
  2. 調和藥性: 溫中補脾湯中多用溫熱藥材,白芍的微寒性可以起到一定的調和作用,防止藥性過於燥烈,避免損傷脾胃,使藥效更加平和。

總而言之,白芍在溫中補脾湯中起著緩解脾胃寒涼、調和藥性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效,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溫中補脾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補脾益氣之效。溫中補脾湯中包含多種藥材,性味各不相同,加入甘草能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物相互剋制,提高藥效。
  2. 增強補脾功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與溫中補脾湯中其他溫中健脾之藥材,如人參、白朮、茯苓等,共同發揮補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的作用,達到溫中補脾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溫中補脾湯」

組成: 甘草、白荳蔻、白芍、白朮、半夏、陳皮、茯苓、乾薑、黃耆、人參、肉桂、砂仁。

主治功效: 慢脾風:因長期嘔吐、腹瀉、瘧疾後,身體冰冷蒼白,四肢麻木,抽搐痙攣,口鼻噴出冷空氣,小便和大便通暢,神志恍惚,眼睛眯起,稍微向上看,肌肉和肌腱僵硬。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荳蔻 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

白芍 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白朮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半夏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陳皮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乾薑 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黃耆 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人參 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肉桂 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砂仁 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總結: 「溫中補脾湯」是一劑中藥方劑,具有溫補脾胃、化濕健脾、安神益智、活血化瘀等功效,對慢脾風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白朮(去皮,炒)1錢2分,制半夏7分,蜜炙黃耆8分,人參8分,白茯苓5分,白蔻仁5分,乾薑(炒)5分,砂仁5分,官桂4分,陳皮4分,白芍(酒炒)4分,炙甘草4分。
虛寒甚者,加熟附子5分。
上加生薑1片,大棗1枚,用水2鐘,煎8分,溫服;兒小者,分數次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溫中補脾湯有溫補脾胃的功效,因此不宜在夏季服用。服用溫中補脾湯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瘧疾麻疹嘔吐腹瀉手腳冰冷

相同名稱方劑


溫中補脾湯, 出處:《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組成:白朮(去皮,炒)1錢2分,制半夏7分,蜜炙黃耆8分,人參8分,白茯苓5分,白蔻仁5分,乾薑(炒)5分,砂仁5分,官桂4分,陳皮4分,白芍(酒炒)4分,炙甘草4分。 主治:慢脾風。成於吐瀉久瘧之後,身冷面白,不甚搐搦,口鼻中氣寒,大小便清利,昏睡露睛,微微上視,筋脈拘攣者。

溫中補脾湯, 出處:《金鑑》卷五十一。 組成:人參、黃耆(蜜炙)、白朮(土炒)、乾薑、附子(制)、半夏(薑制)、陳皮、茯苓、砂仁、肉桂(去粗皮,研)、白芍(炒焦)、甘草(炙)、丁香。 主治:大補脾土,生胃回陽。主治:慢脾風。緣吐瀉既久,脾氣大傷,以致土虛不能生金,金弱不能制木,肝木強盛,惟脾是克,故曰脾風。其證閉目搖頭,面唇青暗,額汗昏睡,四肢厥冷,舌短聲啞,頻嘔清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