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湯

ROU CONG R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心經 20%
胃經 15%
脾經 13%
腎經 12%
肝經 8%
大腸經 4%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肉蓯蓉湯」組成如下: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大棗:**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紫菀:**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主治功效:

  1. **傷中:**指飲食不節傷及脾胃所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2. **咳嗽短氣:**指咳嗽伴有呼吸短促的症狀。
  3. **腸中痛:**指腸道疼痛的症狀。
  4. **流飲厥逆:**指因飲食不節或寒涼所致的胃氣上逆,伴有呃逆、嘔吐等症狀。
  5. **宿食不消化:**指飲食過多或過於油膩,導致胃腸消化不良的症狀。
  6. **寒熱邪癖:**指外感風寒或暑熱之邪,侵犯人體所致的疾病。
  7. **五內不調:**指五臟功能失調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包括頭痛、眩暈、心悸、腹痛、泄瀉等。

總結:

中藥方劑「肉蓯蓉湯」的主要成分是肉蓯蓉、生地黃、大棗、烏頭、甘草、紫菀、五味子、生薑、石膏、麥門冬,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等功效。主治功效包括傷中、咳嗽短氣、腸中痛、流飲厥逆、宿食不消化、寒熱邪癖、五內不調等。

方劑組成解釋


  • 肉蓯蓉:補腎益精,溫中益氣。
  • 生地黃: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 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 烏頭:祛風散寒,開竅通絡。
  •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 紫菀: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 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
  • 生薑:發散風寒,溫中止嘔。
  • 石膏: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 麥門冬:養陰清肺,潤燥止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擅自服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有滑腸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消化不良百日咳心肌梗塞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咳嗽手腳冰冷呼吸氣短言語無力牙齒緊閉口張不開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肉蓯蓉湯, 出處:《醫學摘粹·雜證要法》。 組成:肉蓯蓉3錢,麻仁3錢,茯苓3錢,半夏3錢,甘草2錢,桂枝3錢。 主治:陽衰土濕,糞若羊矢者。

肉蓯蓉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肉蓯蓉1兩(泡淡),附子2錢,人參2錢,乾薑炭2錢,當歸2錢,白芍3錢(肉桂湯浸,炒)。 主治:噤口痢,胃關不開,由於腎關不開者。

肉蓯蓉湯, 出處:《外台》卷九引深師方。 組成:肉蓯蓉5兩,乾地黃4兩,大棗20枚(擘),烏頭1兩(炮),甘草2兩(炙),豁心2兩,紫菀2兩,五味子2兩,生薑3兩,石膏(碎,綿裹)3兩,麥門冬(去心)3兩。 主治:傷中,咳嗽短氣,腸中痛,流飲厥逆,宿食不消化,寒熱邪癖,五內不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