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麥門冬湯
WU WEI MAI MEN D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台》卷二引《深師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6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五味麥門冬湯以麥門冬為君藥,因其性寒味甘,入心、肺、胃經,具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效。方中以麥門冬為主,旨在滋陰潤肺,緩解肺燥津傷所致的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
麥門冬為百合科植物麥門冬的塊根,富含多種營養成分,能有效滋陰潤肺,同時也能養胃生津,緩解胃陰不足所致的口乾舌燥、食慾不振等症狀。因此,麥門冬在五味麥門冬湯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是治療肺燥津傷、胃陰不足的關鍵藥物。
五味麥門冬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是為了滋陰斂肺,生津止渴。
五味子性酸甘,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生津止渴之效。麥門冬性寒甘,入心、肺、胃經,能滋陰潤肺,生津止渴。二者相配,可 協同滋陰,潤肺生津,止渴止汗,適用於肺陰不足,虛熱燥咳,口乾咽燥,津液虧損之症。此外,五味子還能固護心氣,益氣生津,更能增強麥門冬的滋陰作用。
五味麥門冬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氣陰:麥門冬性寒,滋陰潤肺,但容易耗氣。人參性溫,補氣益陰,可以溫補脾胃,防止麥門冬過寒而傷陽氣,協同滋陰潤肺之功。
- 扶正祛邪:五味麥門冬湯用於治療陰虛燥咳,而陰虛常伴隨氣虛。人參補氣益肺,可提升機體正氣,抵抗邪氣入侵,有助於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總而言之,人參的加入,既可補益氣陰,又可扶正祛邪,與麥門冬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陰虛燥咳的目的。
五味麥門冬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調和藥性: 五味麥門冬湯藥性偏寒涼,甘草味甘性平,可緩和藥性,防止寒涼之氣傷陽,避免過於寒涼而影響脾胃功能。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解毒生津等功效,與麥門冬、五味子等藥物配伍,能增強其滋陰潤肺、生津止渴、寧心安神等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五味麥門冬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潤肺降燥的功效。麥門冬則滋陰潤肺,生津止渴,二者相合,可以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用於熱病傷陰,燥熱傷肺,口渴咽乾,咳嗽痰少等症。
- 制約麥冬寒涼之性: 麥門冬性寒,久服容易傷陽氣,而石膏性寒,但入肺經,可以與麥冬相配,既能清熱瀉火,又可制約麥冬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平和,適合長期服用。
主治功效
五味麥門冬湯主治功效分析
基於古文獻之分析:
綜觀《小品方》、《外臺秘要》及《傷寒廣要》等古籍對五味麥門冬湯的記載,可歸納出以下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
主治病症:
- 少小傷寒身熱、衄血、嘔逆: 《小品方》及《外臺秘要》均指出本方用於治療「少小未滿百日」嬰幼兒的傷寒,表現為身熱、鼻衄(流鼻血)、嘔吐等症狀。
- 傷寒下後,煩熱口渴: 《外臺秘要》與《傷寒廣要》皆提到本方適用於傷寒病經發汗、攻下等治療後,仍有煩躁發熱、口渴不止的狀況。
治療原理:
- 清熱生津、滋陰潤燥: 傷寒下後,正氣受損,易耗傷陰液,導致餘熱未清,出現煩熱口渴。《傷寒廣要》指出本方與白虎湯相似,均針對熱盛傷津的證候。五味麥門冬湯以麥門冬滋養肺胃之陰,生津潤燥為主藥;石膏清泄肺胃之熱,退熱除煩,為佐藥。
- 益氣養陰、收斂止血: 嬰幼兒體質嬌弱,易因傷寒耗傷氣陰。人參補虛扶正,益氣生津;五味子收斂固澀,防止氣陰耗散,兼止血衄之效,配合麥門冬等藥,共同達到益氣養陰、收斂止血之目的。
- 調和藥性,緩急止痛: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的作用,可緩解熱病所致的煩躁不安,亦可調和藥性,使藥效更為平和。
臨床應用推論: 從古籍文獻來看,五味麥門冬湯主治的病症多屬於熱邪傷陰,體弱氣虛之症。其治療重點並非單純清熱,而是以滋陰生津、益氣養陰為根本,兼以清熱、斂澀。此方藥性平和,較為適用於病後或體虛之人,以緩解發熱、口渴等不適症狀。
總結: 五味麥門冬湯之治療原理為:清熱生津、滋陰潤燥、益氣養陰,收斂止血。適用於熱病傷陰,氣陰耗損之證。此方針對傷寒病後陰液耗傷,或體弱嬰幼兒,因熱邪傷陰而出現的身熱、鼻衄、嘔吐、口渴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麥門冬(去心) 3分,石膏3分,寒水石3分,甘草(炙)2分,桂心1分。上切。
以水1升,煮取8合,分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生津、益氣養陰的功效,適合於傷寒下後,出現煩熱口渴的患者服用。但是,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味麥門冬湯, 出處:《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 組成:麥門冬(去心)3分,石膏3分,寒水石3分,甘草(炙)2分,桂心1分。 主治:小兒未滿百日,傷寒身熱,衄,嘔逆。
五味麥門冬湯, 出處:《外台》卷二引《深師方》。 組成:麥門冬(去心)1兩,五味子1兩,人參1兩,甘草(炙)1兩,石膏(碎)1兩。 主治:除熱止渴。主治:傷寒下後,煩熱口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