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耆救元湯

CAN QI JIU YU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心經 23%
脾經 19%
腎經 9%
胃經 9%
三焦經 4%
大腸經 4%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主治功效


參耆救元湯

組成

  • 黃耆
  • 人參
  • 甘草
  • 麥門冬
  • 五味

整體功效

補氣生津滋陰降火

主治

腎水枯竭,不能運上,作消渴,恐生癰疽

此方用於腎水虧虛,不能上輸於肺,肺失滋潤,津液不足,故見消渴;腎水虧虛,不能上輸於心,心失滋潤,血液不足,故見癰疽。方中黃耆、人參補氣生津,甘草、麥門冬滋陰降火,五味子斂肺固表,共奏補氣生津、滋陰降火之功。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參耆救元湯,治消渴,兼治癰疽。消渴之因,多由腎水枯竭,不能運上,肺失滋潤,故見消渴;腎水枯竭,不能上輸於心,心失滋潤,血液不足,故見癰疽。此方用黃耆、人參補氣生津,甘草、麥門冬滋陰降火,五味子斂肺固表,共奏補氣生津、滋陰降火之功。」

傳統服藥法


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味子。
上銼。
水煎,加朱砂少許,不拘時服。

方劑組成解釋


  • 黃耆:補氣升陽,益衛固表。
  • 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
  •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
  • 麥門冬:養陰潤肺,生津止渴。
  • 五味子:收斂肺氣,固表止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糖尿病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參耆救元湯, 出處:《夀世保元》卷五。 組成:黃耆(蜜炒)、人參、粉草(炙)、麥門冬(去心)、五味子。 主治:腎水枯竭,不能運上,作消渴,恐生癰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五味子湯

相似度 100%

耆參五味湯

相似度 100%

收汗生陽湯

相似度 83%

參耆益氣湯

相似度 83%

人參芍藥湯

相似度 83%

人參養衛湯

相似度 83%

五味麥門冬湯

相似度 80%

潤神散

相似度 8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