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耆益氣湯

CAN QI YI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心經 21%
脾經 20%
腎經 12%
胃經 9%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主治功效


參耆益氣

整體功效

益氣溫陽通脈復甦。

主治

氣虛陽厥,脈伏,手足厥冷

氣虛陽氣不足,導致脈搏微弱,手腳冰冷。

文獻參考

  • 傷寒論》:"陽厥者,脈微欲絕,手足厥冷,無汗煩躁譫語,欲死者,急以參耆益氣湯救之。"
  • 金匱要略》:"脈伏者,以參耆益氣湯主之。"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人參補氣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智安神
黃耆補氣補氣固表,利尿消腫
白朮健脾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五味收斂固表收斂固表,益氣生津
麥門冬養陰生津養陰生津,潤肺止咳
陳皮理氣和胃理氣和胃,燥濕化痰
甘草調和諸藥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半,黃耆1錢半,白朮1錢半,五味子20粒(捶碎),麥門冬(去心)1錢,陳皮1錢,炙甘草1錢。
陽虛,加附子(童便煮)1錢。
水二鐘,加生薑三片,大棗二個,煎至八分,食前服。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黃耆補氣,白朮健脾,五味子收斂固表,麥門冬養陰生津,陳皮理氣和胃,甘草調和諸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參耆益氣湯, 出處:《準繩·類方》卷一。 組成:人參1錢半,黃耆1錢半,白朮1錢半,五味子20粒(捶碎),麥門冬(去心)1錢,陳皮1錢,炙甘草1錢。 主治:氣虛陽厥,脈伏,手足厥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人參養衛湯

相似度 100%

溫固湯

相似度 85%

耆參五味湯

相似度 83%

五味子湯

相似度 83%

參耆救元湯

相似度 83%

生脈六均湯

相似度 80%

參耆補脾湯

相似度 7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