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石膏地黃湯

ZI SU SHI GAO DI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20%
胃經 17%
脾經 14%
肝經 11%
腎經 5%
膀胱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紫蘇石膏地黃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兩項功效:

  1. 解表散寒: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作用。此方中以石膏清熱瀉火,地黃滋陰潤燥,但容易導致寒涼之氣傷及脾胃。加入紫蘇葉可起到中和寒涼之氣、溫中止咳的作用,避免藥性過寒,確保方劑療效。
  2. 疏散風寒: 紫蘇葉還能疏散風寒,與石膏、地黃配合,能更好地治療風寒襲肺、表寒裏熱的症狀。

紫蘇石膏地黃湯為清熱解表、養陰生津之經典方劑,方中配伍桂枝,其意旨深遠。桂枝性溫味辛甘,歸心、肺、膀胱經,擅長於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在本方中,紫蘇與石膏主清解外感風熱,地黃滋陰清熱,而加入桂枝,一則取其辛溫之性,能調和營衛,助石膏發越肌腠之邪熱,增強解表之力;二則桂枝能溫通心陽,促進血脈流通,與地黃相伍,既可防寒涼過甚傷及陽氣,又能協同地黃滋養陰液,使清熱而不傷正,滋陰而不留邪。此方通過寒溫並用,陰陽調和,達到解表清熱、養陰生津之功,尤宜於外感風熱,內有陰虛之證。

紫蘇石膏地黃湯為一經典中醫方劑,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內有濕熱之症。其中,杏仁作為重要成分之一,其主要功效在於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從中醫角度來看,杏仁性味苦溫,歸肺與大腸經,能降氣化痰,善於開宣肺氣,對風熱侵襲肺系導致的咳嗽、喘息有良好療效。此外,杏仁還可潤腸燥,用於治療腸燥便秘。在紫蘇石膏地黃湯中,杏仁與紫蘇、石膏等藥物相配,既增強了清熱解表之力,又兼顧了肺氣的宣降,使全方在清熱解毒、疏風散邪的同時,確保了肺氣的順暢,避免了單純清熱可能引發的肺氣閉塞。因此,杏仁在該方中不僅是止咳平喘的良藥,也是調理肺氣、協同諸藥的重要角色。

紫蘇石膏地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紫蘇辛溫解表,石膏寒涼清熱,地黃滋陰潤燥。甘草性平味甘,能調和藥性,使藥物不致寒涼過甚,避免傷胃。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解藥毒,緩解石膏的寒涼之性,並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藥效。甘草還能補氣健脾,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療效。

紫蘇石膏地黃湯中包含石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方劑中紫蘇辛溫解表,地黃滋陰潤燥,若患者出現高熱、口渴、煩躁、咽喉腫痛等熱症,石膏可與紫蘇、地黃相配合,清熱解表,生津止渴,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 涼血止血: 石膏亦具涼血止血之效。若患者熱毒熾盛,血熱妄行,導致吐血、衄血等症狀,石膏可與其他藥物相配,清熱涼血,止血止痛。

紫蘇石膏地黃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本方以石膏清熱瀉火為主,但石膏性寒,久服易傷陰。生地黃可滋陰降火,避免石膏過寒傷陰,並協同石膏清熱解毒。

2. 緩解熱病津傷: 熱病傷津,常表現爲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生地黃能滋陰生津,緩解熱病造成的津液損耗,使患者病後恢復更快。

「紫蘇石膏地黃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此方以石膏清熱瀉火,地黃滋陰降火,但容易傷陰耗氣,而麥門冬可以滋補肺陰,避免因清熱過度而傷及肺氣。
  2. 降火生津:此方用於治療熱病傷津、煩躁不安、口渴咽乾等症。麥門冬能清心降火,生津止渴,配合其他藥物,更能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滋陰生津的效果。

紫蘇石膏地黃湯為一經典中醫方劑,其中包含牡丹皮,此藥材之選用蘊含深遠之意。牡丹皮,又稱丹皮,味苦而性微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之效。在紫蘇石膏地黃湯中,牡丹皮主要扮演調節陰陽平衡的角色,其涼血清熱之功可輔助主藥,如石膏的清熱解毒、地黃的滋陰補血,以增強整體方劑清熱滋陰、涼血止血之功效。此外,牡丹皮之活血散瘀特性,亦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熱毒所致之瘀滯不暢,從而提升治療效果。總體而言,牡丹皮於紫蘇石膏地黃湯中的應用,是中醫辨證施治、藥物配伍精妙之體現,彰顯了中醫學理法方藥的智慧與奧妙。

紫蘇石膏地黃湯方中加入生薑,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調節寒熱平衡:

方中石膏性寒,地黃性涼,容易造成寒涼過甚,而生薑性溫,可緩解寒涼之性,避免傷及脾胃陽氣,使藥效更加平和,更適合於外感熱病兼有表寒者。

二、促進藥物吸收:

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之效,可以促進藥物吸收,提升藥效。同時,生薑還能協調石膏的清熱解毒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紫蘇石膏地黃湯中加入大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緩解藥性: 石膏性寒,地黃性寒涼,紫蘇雖辛溫,但整體藥性偏寒涼。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緩解方劑的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

二、 調和脾胃: 大棗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同時,大棗還能補益氣血,提高人體免疫力,幫助機體更快恢復健康。

主治功效


紫蘇石膏地黃湯

**組成:**紫蘇葉、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地黃、麥門冬、牡丹皮、生薑、大棗

**主治:**寒冷的瘟疫,太陽經的病症沒有痊癒,血氣上升,導致鼻子出血。

組成介紹:

  •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功效。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杏仁:**性味甘平,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 **生地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麥門冬:**味甘性寒,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大棗:**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總結:

紫蘇石膏地黃湯是一個中藥方劑,具有寒冷的瘟疫,太陽經的病症沒有痊癒,血氣上升,導致鼻子出血的功效。它由紫蘇葉、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地黃、麥門冬、牡丹皮、生薑、大棗等藥材組成,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蘇葉3錢,桂枝3錢,杏仁3錢,甘草3錢,石膏3錢,生地3錢,麥冬3錢,丹皮3錢,生薑3錢,大棗3枚(擘)。
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取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風寒感冒初期,鼻衄不止時使用。若鼻衄量多,可加大石膏用量;若鼻衄伴有頭痛、發熱,可加大紫蘇葉、桂枝用量;若鼻衄伴有咽喉腫痛,可加大生地黃、麥門冬用量;若鼻衄伴有咳嗽,可加大杏仁用量。

相關疾病


流鼻血

相同名稱方劑


紫蘇石膏地黃湯, 出處:《四聖懸樞》卷二。 組成:蘇葉3錢,桂枝3錢,杏仁3錢,甘草3錢,石膏3錢,生地3錢,麥冬3錢,丹皮3錢,生薑3錢,大棗3枚(擘)。 主治:寒疫,太陽經病不解,血升鼻衄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