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紫蘇丹皮地黃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表散寒,助陽氣生發: 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效。方中以地黃滋陰降火,若僅用地黃,易傷陽氣,紫蘇葉的加入則能助陽氣生發,避免過於寒涼。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紫蘇葉氣味芳香,可調和丹皮、地黃等藥性,使其藥力更易於發揮,提高藥物整體療效。同時,紫蘇葉還可幫助其他藥材更快地滲透到人體,提高治療效果。
紫蘇丹皮地黃湯方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紫蘇辛溫解表,丹皮清熱涼血,地黃滋陰涼血,此方整體偏於寒涼,生薑性溫,可溫中散寒,避免藥性過寒,損傷脾胃陽氣,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2. 調和藥性:生薑具有解表散寒、止嘔和胃的功效,可調和紫蘇、丹皮、地黃等藥物的寒涼之性,使其藥性更加平和,不易產生副作用。
紫蘇丹皮地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紫蘇辛溫,丹皮苦寒,地黃滋陰涼血,三藥合用,寒熱偏頗。甘草味甘性平,可調和諸藥,使其寒熱相濟,陰陽平衡,避免藥性過於偏激,減少副作用。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解毒、緩和藥性、提高藥效的作用。與紫蘇、丹皮、地黃等藥物配伍,可增強其解表散寒、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紫蘇丹皮地黃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熱毒血瘀所致的發熱、口渴、心煩、血瘀疼痛等症狀,牡丹皮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配伍紫蘇,增強散寒解表之效:紫蘇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散寒解表、行氣寬中、止咳化痰的功效。牡丹皮與紫蘇配伍,寒熱相濟,既能散寒解表,又能清熱涼血,協同作用,使療效更佳。
紫蘇丹皮地黃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緩解丹皮之燥熱:丹皮性寒,善於清熱涼血,但同時也較燥,容易傷陰。白芍性微寒,味甘酸,能養血柔肝,緩解丹皮的燥熱之性,避免傷及脾胃,使藥效更加平和。
二、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白芍與丹皮同為涼血止血藥,白芍能補血養陰,有助於丹皮涼血止血作用的發揮,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白芍還可緩解丹皮引起的腹痛,使藥效更為溫和。
紫蘇丹皮地黃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方中丹皮、紫蘇皆具清熱解毒之效,加入生地黃,可加強清熱涼血作用,並避免藥性過於燥烈,有助於緩解熱毒蘊結、血分瘀滯等症狀。
- 滋陰生津: 生地黃兼具滋陰生津之功,可緩解熱毒耗傷陰液所致的口渴、咽乾、便祕等症狀。方中紫蘇辛溫發散,丹皮苦寒清熱,加入生地黃可以平衡藥性,避免過寒損傷脾胃,使藥效更加全面和穏和。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紫蘇丹皮地黃湯」所載主治「癩風」,此病名於中醫古籍中多指皮膚瘡瘍、斑疹瘙癢,或伴有風邪內襲、氣血失調之症,類似於今之麻風、頑癬或慢性皮膚病變。古籍中「癩」常與風濕熱毒瘀結相關,屬風邪深伏、血分鬱熱之證。此方以解表散邪、涼血和營為法,契合「癩風」病機中風熱相搏、血滯不暢之特點。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蘇葉、生薑(解表散邪)
- 蘇葉辛溫,開宣肺氣而散風寒,兼能行氣寬中;生薑辛溫發散,助蘇葉透邪外出。兩藥合用,使風邪從表而解,符合「覆衣取汗」之外治法,針對「癩風」初起或有表證者。
丹皮、芍藥、地黃(涼血和營)
- 丹皮清血分伏熱,活血散瘀;地黃滋陰涼血,養血潤燥;芍藥(此處未註明赤白,古方若為赤芍則偏活血,白芍偏斂陰)和營斂陰。三者協同,清解血分鬱熱,調和營血,以治「癩風」內在血熱瘀滯之本。
甘草(調和諸藥)
- 甘緩和中,調和辛溫解表與涼血藥物之性,使藥力協調而不峻烈。
全方配伍思維
此方以「表裡同治」為核心:
- 解表透邪:蘇葉、生薑發散風邪,開腠理以祛外風。
- 涼血調營:丹皮、芍藥、地黃清血熱、化瘀滯,針對「癩風」內在血分熱毒。
- 標本兼顧:外散風邪以治標,內清血熱以治本,符合中醫「汗法」與「清法」並用之思路。
推論可能功效
根據藥物配伍,可延伸用於:
- 風熱鬱表伴血熱:如皮膚紅腫瘙癢、風疹初起兼見血熱徵象。
- 血瘀夾風證:慢性皮膚病伴有斑疹色暗、乾燥脫屑,屬風邪未盡、血瘀化熱者。
- 營衛不和之皮膚病:表氣不暢而內有鬱熱,症見汗出不徹、疹色偏紅。
全方體現「發汗不傷陰,涼血不冰伏」的配伍智慧,尤重「透邪外達,血熱內清」之機理,符合古方對「癩風」複雜病機的層次化解決思路。
傳統服藥法
蘇葉3錢,生薑3錢,甘草2錢,丹皮3錢,芍藥3錢,地黃3錢。
煎大半杯,熱服。覆衣取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癩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虛寒。
- 本方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 本方有孕婦禁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紫蘇丹皮地黃湯, 出處:《四聖心源》卷九。 組成:蘇葉3錢,生薑3錢,甘草2錢,丹皮3錢,芍藥3錢,地黃3錢。 主治:癩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