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整體功效: 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主治: 諸虛百損,腿膝無力。
諸虛百損,指各種虛弱的病症;腿膝無力,指腿部和膝蓋無力。本方由人參、生地黃、熟地黃、麥門冬、菟蕬子、枸杞子、覆盆子、茴香、五味子、肉蓯蓉、巴戟天、山藥、山茱萸、川牛膝、杜仲、當歸、茯苓、花椒、木通、黃耆、肉桂、黃柏、知母、補骨脂、虎骨等中藥組成,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各種虛弱的病症,以及腿部和膝蓋無力的症狀。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祕傳固本丸,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治諸虛百損,腿膝無力。」
傳統服藥法
人參2兩,生地2兩,熟地2兩,麥冬(去心)2兩,菟絲子(酒制)2兩,枸杞子2兩,覆盆子2兩,小茴(鹽炒)2兩,五味子2兩,肉蓯蓉2兩,巴戟2兩,山藥2兩,山茱萸(去核)2兩,牛膝(酒制)2兩,杜仲(薑炒絲盡)2兩,當歸(酒制)2兩,茯苓(去皮)2兩,川椒(去目合口,炒)2兩,木通2兩,黃耆(蜜炙)2兩,木通1兩,官桂5錢,黃柏4兩(酒炒),知母(去毛,酒炒)4兩,破故紙(炒)1兩,虎脛骨(酥炙)1兩。
生精血,補五臟,除百病,美容顏,平補氣血,補下元諸虛。
上各制淨,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80丸,空心以鹽湯或鹽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人參、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杜仲、當歸、茯苓、黃耆等補益肝腎、益氣養血的藥物為主,配以菟蕬子、枸杞子、覆盆子、茴香、五味子、肉蓯蓉、巴戟天、補骨脂等補腎壯陽的藥物,以及川牛膝、木通、黃柏、知母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藥物,共奏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固本丸, 出處:《便覽》卷三。 組成:人參2兩,生地2兩,熟地2兩,麥冬(去心)2兩,菟絲子(酒制)2兩,枸杞子2兩,覆盆子2兩,小茴(鹽炒)2兩,五味子2兩,肉蓯蓉2兩,巴戟2兩,山藥2兩,山茱萸(去核)2兩,牛膝(酒制)2兩,杜仲(薑炒絲盡)2兩,當歸(酒制)2兩,茯苓(去皮)2兩,川椒(去目合口,炒)2兩,木通2兩,黃耆(蜜炙)2兩,木通1兩,官桂5錢,黃柏4兩(酒炒),知母(去毛,酒炒)4兩,破故紙(炒)1兩,虎脛骨(酥炙)1兩。 主治:生精血,補五臟,除百病,美容顔,平補氣血,補下元諸虛。主治:諸虛百損,腿膝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