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祕傳膏藥」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原因有二:
- 消腫止痛: 赤石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在膏藥中加入赤石脂,可有效緩解因外傷、炎症引起的紅腫熱痛,促進傷口癒合。
- 收斂生肌: 赤石脂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組織的修復,加速癒合,避免感染。
因此,祕傳膏藥中加入赤石脂,能發揮其消腫止痛、收斂生肌的功效,提升膏藥的療效。
祕傳膏藥中加入硫磺的原因主要與其獨特的藥理特性有關。硫磺是一種有效的外用藥材,具有消炎、解毒和抗菌的功效。傳統中醫認為,硫磺能夠驅散體內邪氣,減少疼痛,並促進新陳代謝。在膏藥中,硫磺的成分能夠有效地滲透皮膚,進入肌肉和關節,有助於緩解風濕、關節炎等疾病引發的疼痛和不適。此外,硫磺對皮膚健康也有積極影響,能夠幫助治療皮膚病,如牛皮癬和濕疹等。因此,在祕傳膏藥的組方中使用硫磺,不僅增強了其療效,還拓展了其適應症,使患者能夠獲得更全面的治療效果。綜合來看,硫磺在祕傳膏藥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藥對於自然藥材特性深刻的認識和靈活的運用。
祕傳膏藥中加入天門冬,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滋陰潤燥: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養陰清熱之效。膏藥多為外用,可藉此緩解因燥熱引起的皮膚問題,如濕疹、皮炎等。
- 舒筋活絡: 天門冬亦有舒筋活絡之效,可改善筋骨疼痛、麻木等症狀。祕傳膏藥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加入天門冬可增強藥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祕傳膏藥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養胃生津的功效。膏藥多用於外敷,而麥門冬則能透過皮膚吸收,發揮其滋陰潤肺的效果,有助於緩解因肺燥熱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 消炎止痛:麥門冬亦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對於因外傷或炎症引起的疼痛,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祕傳膏藥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 補益血氣: 熟地黃性溫潤,味甘苦,入肝腎經,有補血滋陰、填精益髓之效。膏藥多用於治療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這些病症多因氣血不足、經絡瘀阻所致。熟地黃能補益血氣,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疼痛,修復損傷。
- 溫經散寒: 熟地黃性溫,可溫經散寒,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疼痛,也有很好的療效。一些膏藥中加入熟地黃,可以起到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作用,加強膏藥的治療效果。
祕傳膏藥中添加菟絲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 補腎壯陽:菟絲子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之效,能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
- 強筋健骨:菟絲子能增強骨骼的強度和韌性,對於骨質疏鬆、骨折等症狀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膏藥中添加菟絲子,可起到溫補腎陽、強筋健骨的作用,對於因腎虛引起的腰腿疼痛、筋骨無力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緩解效果。
祕傳膏藥中加入木香,主要原因在於其獨特的藥性:
- 行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對於膏藥中所要治療的疼痛、痺痛、脹滿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 健脾消食: 木香還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疼痛、腹痛等症狀,木香能起到調節脾胃、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從而改善疼痛。
總體而言,木香在祕傳膏藥中能發揮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起到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的效果。
祕傳膏藥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腎壯陽,增強體質: 肉蓯蓉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強筋骨的功效。對於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體虛乏力等症狀,肉蓯蓉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進而增強體質,提高膏藥的療效。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肉蓯蓉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症狀,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達到治癒目的。
祕傳膏藥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效:
一、活血化瘀:沒藥味苦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膏藥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而沒藥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二、消腫止痛:沒藥除了活血化瘀之外,還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其溫熱之性可以溫通經絡,緩解疼痛,並能促進組織修復,進一步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因此,祕傳膏藥中加入沒藥,可以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改善病症。
祕傳膏藥中加入杏仁,主要是利用其潤肺止咳的功效。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降氣平喘、潤腸通便等作用。
在膏藥中加入杏仁,可以緩解肺氣不宣、痰涎壅塞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同時,杏仁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有助於改善便祕,促進排毒,從而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祕傳膏藥中加入鹿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活血通絡: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活血通絡的功效。膏藥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症,而鹿茸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並減輕疼痛,因此成為祕傳膏藥的重要組成部分。
- 溫經散寒,改善體質:鹿茸能溫經散寒,改善體質,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對於體質虛弱,容易受寒濕侵襲的患者,使用含有鹿茸的膏藥,可起到溫補陽氣,驅除寒濕的作用。
在中藥方劑「秘傳膏藥」中加入虎骨,主要是利用虎骨補腎壯陽、強筋骨的功效。虎骨能夠補腎壯陽、強筋骨,對於治療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肢體無力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然而,虎骨來自老虎,其使用涉及野生動物保護問題,現代醫學提倡使用替代品。
祕傳膏藥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膏藥所針對的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川牛膝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加速傷勢恢復。
- 引藥入經,增強療效: 川牛膝具有引藥入經的作用,能夠幫助其他藥材更有效地滲透到患處,發揮藥效。例如,與一些具有消腫止痛功效的藥材配合使用,能夠增強膏藥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祕傳膏藥中加入陽起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陽起石性寒,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供氧,加速傷口癒合,對於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清熱解毒,涼血止癢: 陽起石亦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功效。對於熱毒蘊結、皮膚瘙癢等症狀,陽起石能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癢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皮膚病症。
祕傳膏藥中加入遠志,主要是利用其活血止痛、安神定志的功效。
遠志味甘、性溫,入心、肺經,具有行氣止痛、安神定志的功效。對於膏藥來說,遠志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減輕疼痛,同時也能安神定志,緩解因疼痛導致的焦慮不安,提高膏藥的治療效果。
此外,遠志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例如配合川芎、當歸等藥材,可以更有效地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祕傳膏藥中加入續斷,主要是基於其強筋骨、活血化瘀的功效。續斷,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活血化瘀的功效。
膏藥外敷,可以通過藥物滲透作用,將藥力直接作用於患處,而續斷的藥性正好可以改善因筋骨損傷、風濕寒痺等引起的疼痛、腫脹、活動不便等症狀,起到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因此,續斷成為祕傳膏藥中常用的重要藥材之一。
祕傳膏藥中加入蛇牀子,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一、驅風止癢: 蛇牀子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陽散寒、祛風止癢的功效。針對膏藥治療的皮膚病,如濕疹、癬症等,蛇牀子能有效驅散風寒濕邪,止癢止痛,促進皮膚康復。
二、殺蟲止癢: 蛇牀子還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對寄生於皮膚的疥蟲、蝨子等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在膏藥中加入蛇牀子,可有效防治皮膚病的復發,並改善患者的瘙癢症狀。
祕傳膏藥中加入谷精草,主要基於其藥性及功效:
1. 清熱利濕:谷精草性寒,味苦,入肝、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之效。膏藥常用於濕熱引起的皮膚疾患,如濕疹、皮炎、瘡瘍等,谷精草可清熱除濕,緩解炎症。
2. 解毒消腫:谷精草亦有解毒消腫作用,對於膿腫、蜂窩組織炎等,可促進排膿,消腫止痛。
因此,谷精草在祕傳膏藥中起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及感染性疾病。
祕傳膏藥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其鎮痛止癢、活血化瘀的功效。
龍骨,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其具有收斂止血、鎮痛止癢、生肌斂瘡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瘡瘍、濕疹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在膏藥中添加龍骨,可緩解疼痛、消炎止癢,同時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修復受損組織,提高治療效果。
祕傳膏藥中加入附子,主要是利用其 溫經散寒、逐寒濕 的藥性。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可溫補陽氣,驅散寒邪,對於 寒濕凝滯、肢體疼痛、畏寒肢冷 等症狀具有較佳療效。
此外,附子還有 回陽救逆 的功效,可用於 陽氣虛衰、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微欲絕 等危重症狀。然而,附子為毒性藥物,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自行使用或過量使用,以免造成中毒。
祕傳膏藥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一、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膏藥外敷,可藉由乳香的活血作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瘀血凝滯,緩解疼痛。
二、消腫止痛:乳香亦具消腫止痛之效,能減輕局部炎症反應,緩解疼痛感。對於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等症狀,乳香在膏藥中發揮重要作用。
總之,乳香在祕傳膏藥中,以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為膏藥的療效增色不少。
祕傳膏藥中添加蟾酥,主要源於其獨特的藥性:
- 消腫止痛: 蟾酥性寒,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生肌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 活血化瘀: 蟾酥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祕傳膏藥中加入蟾酥,能夠發揮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症狀的目的。
祕傳膏藥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獨特的藥理特性:
- 活血化瘀: 麝香性溫通開竅,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腫止痛。
- 消炎止痛: 麝香具有抗炎、止痛作用,可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祕傳膏藥中加入麝香,旨在增強藥效,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達到治療效果。
祕傳膏藥在傳統中醫中廣受推崇,其組成中含有雄黃,原因在於雄黃具備多種藥用特性。雄黃,是一種含硫的礦物,主要成分為硫化砷,古代醫學認為其能清熱解毒,驅風散寒,對於治療一些皮膚病、癬症等外科疾病具有顯著效果。雄黃具備一定的抗菌性,對於一些細菌感染亦有抑制作用。此外,雄黃的外用效果主要來自其刺激性,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進而加速傷口癒合。雖然雄黃在現代醫學中因其含砷成份而受到質疑,但在正確的劑量和使用方法下,仍可發揮其療效。在祕傳膏藥中,雄黃的搭配使用往往結合其他中藥材,形成協同效應,增強療效。然而,使用時應謹慎,以免發生不良反應,需遵循專業醫師的建議。這樣的結合使得祕傳膏藥在中醫藥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祕傳膏藥中使用生地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膏藥常用於治療熱毒、血瘀引起的各種疼痛、腫脹等症狀,生地黃可幫助清解熱毒,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反應,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 活血化瘀: 生地黃中含有某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效果。膏藥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生地黃可幫助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祕傳膏藥中使用生地黃,主要是因爲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幫助緩解和治療多種病症。
祕傳膏藥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其藥理特性。
沉香氣味辛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降逆止嘔等功效。在膏藥中加入沉香,能起到以下作用:
- 舒緩疼痛:沉香能溫通經絡,活血化瘀,有助於緩解局部疼痛。
- 促進癒合:沉香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促進傷口癒合。
- 增強藥效:沉香的香氣可以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
因此,在祕傳膏藥中加入沉香,能有效提高其止痛、消腫、生肌等功效。
祕傳膏藥中添加丁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通止痛: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對於因寒凝氣滯引起的疼痛,如腰膝冷痛、跌打損傷等,丁香能溫經散寒,通絡止痛,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 消腫止癢: 丁香亦具有消腫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等皮膚病。在膏藥中添加丁香,可增強藥物的消腫止癢功效,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丁香在祕傳膏藥中扮演著溫通止痛、消腫止癢的重要角色,使其成為治療各種疼痛和皮膚病的有效藥材。
祕傳膏藥中加入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 溫經散寒: 肉桂性溫熱,入心、腎、肝經,可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寒性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 活血化瘀: 肉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祕傳膏藥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解藥物副作用的作用。膏藥中常含有多種藥材,彼此藥性可能相沖或過於偏寒偏熱,甘草可以起到調和各藥材的功效,避免藥性過於強烈或產生副作用。
-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也具有消炎、止痛、抗菌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以增強膏藥的療效。例如,一些針對跌打損傷的膏藥中加入甘草,可以減輕腫痛、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
祕傳膏藥中加入松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黏合作用: 松香具有黏性,可將藥材緊密結合,形成牢固的膏藥基底,以便於貼敷在患處,並長時間發揮藥效。
- 活血化瘀: 松香性溫,具有一定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此外,松香還能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祕傳膏藥中加入木鱉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特性:
- 活血化瘀:木鱉子性溫,味苦,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其藥性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因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 祛風除濕:木鱉子同時也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疾病。在膏藥中加入木鱉子,可以增強膏藥的祛風除濕功效,使膏藥的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祕傳膏藥 」
中藥方劑「 祕傳膏藥 」主要成分有: 赤石脂、硫磺、天門冬、麥門冬、熟地黃、菟蕬子、木香、肉蓯蓉、沒藥、杏仁、鹿茸、虎骨、川牛膝、陽起石、遠志、續斷、蛇牀子、谷精草、龍骨、附子、乳香、蟾酥、麝香、雄黃、生地黃、沉香、丁香、肉桂、甘草、松香、木鱉子。
主治功效: 陽氣虛弱。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杏仁: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杏仁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羣、蛋白質等,為呼吸系統保健之品,可治咳嗽痰多;其含有的油脂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而苦味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糞便,常與柏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具有增強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腸燥便祕;杏仁味苦、性溫,入肺、大腸經,具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之功效,用於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祕等症。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牛膝: 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赤石脂: 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赤石脂常被用於治療瘡瘍金瘡、燒燙傷、大便出血、遺精滑精、小便頻數等症。
沉香: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寒邪犯胃、嘔吐清水、胃寒久呃、虛喘證、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以溫中止嘔、治寒凝氣滯之大腸閉不通、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咳嗽、哮喘、胸悶、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以及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之咳嗽短氣、腹脅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丁香: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它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丁香能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脹等症狀。它還能增進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止嘔效果顯著。丁香能溫暖肺部,化痰止咳,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丁香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附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虎骨: 虎骨為名貴中藥,具有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等傳統代功效。但虎骨稀少,且為瀕危物種,應避免使用。使用虎骨時應慎重,注意配伍禁忌,避免過量使用以免引起上火。
硫磺: 硫磺為傳統中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硫磺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龍骨: 中藥龍骨味甘鹹,性微寒,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龍骨善於安撫中樞神經系統,緩解精神緊張和焦慮不安。同時,龍骨能夠調節腸道蠕動,緩解腸胃不適和腹瀉。由於龍骨含有碳酸鈣和磷酸鈣,因此能促進血液凝固,止血生肌。另外,龍骨還能滋養肝腎,強健筋骨,增強骨骼強度和彈性,預防骨質疏鬆。此外,龍骨還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男性患者的澀精和遺精等問題。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鹿茸: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陽痿滑精,宮冷不孕,虛勞贏瘦,神疲畏寒,眩暈,耳鳴耳聾,腰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祕傳膏藥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上火、便祕等症狀。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膏藥, 出處:《仙傳外科集驗方》。 組成:真綠豆2兩半(用銅铫子炒黃,色枯了爲妙),檀香半兩(焙乾用),香竭(香節亦可)、膽礬半兩(真者,取毒生肌,後不用此味),乳香半兩,沒藥半兩(痛者用),輕粉(匣子亦好)少用,南蛇膽(無亦可),麝香(破者可用,初炙不用)。 主治:瘰癧。
秘傳膏藥,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五。 組成:赤石脂2錢,舶上硫黃2錢,天門冬(去心)2錢,麥門冬(去心)2錢,熟地黃(酒浸)2錢,菟絲子(酒浸)2錢,木香(酥炙)2錢,肉蓯蓉(酒浸)2錢,沒藥(另研)2錢,紫霄花2錢,杏仁(去皮尖,另研)2錢,鹿茸2錢,虎骨(生用)2錢,牛膝(酒浸)2錢,陽起石2錢,遠志(去心)2錢,川續斷2錢,蛇床子2錢,谷精草2錢,龍骨(煅)2錢,附子1個(炮,去皮臍),乳香5錢(另研),蟾酥(另研)1錢,麝香(另研)1錢,雄黃4錢(另研),生地黃2錢,沉香2錢,母丁香2錢,官桂3錢(另研),甘草3錢,松香(明淨)3兩(另研),木鱉子1兩(去殼,碾)。 主治:補益。主治:陽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