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
ZI YIN BAI BU GU JING ZHI BI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墨寶齋集驗方》卷上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3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方中加入香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滋潤潤滑:香油性滑,可潤滑腸道,幫助藥物吸收,並緩解藥物對腸胃的刺激。同時,香油可滋潤皮膚,有助於改善因藥物導致的皮膚乾燥問題。
- 促進藥力:香油可作為藥物的載體,幫助藥物滲透至皮下組織,提高藥效。此外,香油本身也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可起到增強藥效的作用。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包含蒼耳,主要原因如下:
- 補腎固精: 蒼耳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溫腎壯陽、固精止遺的功效。其能溫補腎陽,固攝精氣,對於腎虛精虧、遺精滑精等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 散風止癢: 蒼耳亦能散風止癢,對於因風寒濕邪所致的皮膚瘙癢、瘡瘍等症也有療效。在補腎固精的同時,也能兼顧其他病症,提高整體療效。
總之,蒼耳在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主要起到補腎固精、散風止癢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達到滋陰百補、固精治病的效果。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谷精草。谷精草,又稱為“水當歸”,是中醫中常用的藥材,具有滋陰潤燥、益氣補精的功效。其主要成分含有多種類黃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養作用。
選擇谷精草作為方劑中的一味,主要因為其能夠有效地滋陰補腎,增強腎精的生成,這對於治療因腎陰虧損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煩熱、多夢、牙齦出血等,具有明顯的療效。此外,谷精草還能調節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幫助改善整體的健康狀況,增強抵抗力。
綜上所述,谷精草在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的使用,能夠充分發揮其滋補陰液和提升腎功能的特點,從而更好地協助治療目的,達到調和身體的效果。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燥,養陰生津: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燥、養陰生津的功效。方劑中加入天門冬,可以滋養陰液,緩解因陰虛火旺而導致的口乾舌燥、盜汗、腰膝痠軟等症狀,達到滋陰補腎的效果。
- 潤肺止咳,清熱解毒: 天門冬還能潤肺止咳,清熱解毒,對於因肺燥或熱邪引起的咳嗽、咯血、咽喉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這對於某些因陰虛火旺或肺熱導致的病症,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原因如下:
-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滋陰潤肺、清心除煩之效。此膏方多針對陰虛體質,而麥門冬能滋養肺陰,緩解因陰虛所致的燥咳、口乾、心煩等症狀,為方中重要的滋陰藥物。
- 生津止渴:麥門冬有很好的生津止渴功效,可改善因陰虛津液不足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乾燥等症狀,有助於整體的滋陰潤燥效果。
因此,麥門冬在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有效地滋陰潤肺、生津止渴,改善陰虛體質所帶來的各種不適。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是一種具有滋補作用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蛇牀子,主要是因為蛇牀子在中醫中被廣泛認為具有調和陰陽、滋補腎精的功效。蛇牀子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揮發油、黃酮類和生物鹼等,這些成分不僅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有效調理腎功能,增強性功能。
此外,蛇牀子對於潤燥、抗炎及抑菌的特性,能夠有效改善因體內陰虛所引起的症狀,如口乾舌燥或尿頻等。當與其他滋陰藥材相搭配時,蛇牀子還能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特別是在補腎固精方面的功效。因此,蛇牀子作為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的組成成分,正好體現了中醫“對症下藥”的原則,實現了調和身體機能、恢復健康的目標。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安神益智:遠志性味苦甘,入心經,具有安神益智、解鬱開竅的作用。方劑中加入遠志,可助於緩解因腎虛所致的頭昏腦脹、失眠健忘等症狀,提升患者的精神狀態,有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 助補腎固精:遠志入心經,心腎相交,其安神益智之效亦可間接起到補腎固精的作用。在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遠志與其他滋陰補腎的藥材配合使用,可加強補腎固精的作用,提高方劑的整體療效。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菟絲子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固精縮尿之效。對於因腎虛所致的精關不固、遺精滑精、早洩等症狀,有較佳的改善效果。
- 滋陰潤燥:菟絲子亦具滋陰潤燥之效,可改善因腎陰不足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口乾舌燥等症狀。
因此,將菟絲子加入「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可達到補腎固精、滋陰潤燥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腎虛所致的各種病症。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是基於其 滋陰涼血 的功效。生地黃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滋腎陰的功效。
方劑中加入生地黃,可針對患者因腎陰虧虛、精血不足而導致的各種病症,如虛熱、盜汗、口渴、腰膝痠軟、頭昏眼花、耳鳴等進行調理。生地黃能滋養腎陰,補充精血,起到 固精 的作用,並可緩解因陰虛火旺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腎: 熟地黃味甘性涼,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腎填精的功效。此方旨在滋陰補腎,而熟地黃恰好能達到此目的,可有效改善腎陰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泄等症狀。
- 補血養血: 方中加入熟地黃,除了滋陰補腎外,亦可補血養血。熟地黃能促進紅細胞生成,改善貧血,進而提升整體氣血狀態,達到固本培元之效,有助於治療因血虛所致的各種疾病。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通絡,引藥入腎: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引藥入腎的功效。此膏方旨在滋陰補腎,而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將藥效更有效地輸送到腎臟,提升療效。
- 祛風除濕,消腫止痛: 川牛膝還能祛風除濕,消腫止痛,對於因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水腫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提升膏方整體療效。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方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腎固精: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固精止遺的作用,可改善因腎氣不足引起的遺精、滑精等症狀。
- 健脾益氣: 肉荳蔻亦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幫助吸收營養,進而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氣血不足、體質虛弱等問題。
總而言之,肉荳蔻在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方中,起到溫腎固精、健脾益氣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滋陰補腎、固精止遺、增強體質的整體療效。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含有虎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強筋健骨: 虎骨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效。其可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同時也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祛風止痛,活血化瘀: 虎骨還具有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對於因外傷或勞損引起的筋骨疼痛,虎骨可以起到緩解疼痛、促進癒合的作用。
因此,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虎骨,意在通過其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祛風止痛等功效,達到滋陰補腎、固精治病的目的。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的續斷,是一種傳統中藥材,主要用於滋養腎陰、固澤精氣。其性能主要在於補肝腎、強腰膝、安神養血。續斷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揮發油、黃酮以及多糖等,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增強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助於加速修復受損組織。
在「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續斷的原因,主要在於其補陰虛、增強精力的特性。陰虛往往會導致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等症狀,而續斷的應用能有效對抗這些症狀,推動體內陰陽的平衡。尤其是在面對如腎虛、髖關節疼痛等問題時,續斷的功效更加明顯,能促進恢復和加速康復,從而提升整體健康狀態。
總而言之,續斷的添加不僅強化了膏劑的療效,還在治療多種健康問題上提供了有效支持。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是一種以滋養陰虛、補益精氣為主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鹿茸,主要是因為鹿茸具有多種滋補功效。鹿茸是雄鹿的嫩角,其特性溫和而有滋補作用,尤其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能夠強化腎陰,促進精氣的生成。
首先,鹿茸富含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夠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對於陰虛所導致的疲倦無力、精神不振等症狀有良好的調理效果。此外,鹿茸還能提升性功能,對於補益固精有著明顯的效果,因此在補腎的方劑中常見其身影。
綜合而言,鹿茸的加入能全面提升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的療效,使其在治療因陰虛引起的各種病症中,更能發揮補益、強身的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方劑中添加「紫梢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精: 紫梢花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補腎固精之效。其能溫補腎陽,固攝精氣,有助於治療腎虛引起的遺精、滑精、陽痿等症狀,與方劑中滋陰補腎的藥材相輔相成,達到固精止遺的效果。
2. 活血止痛: 紫梢花亦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氣血瘀滯所致的腰膝酸軟、疼痛等症狀,紫梢花能起到緩解作用,提高方劑的療效。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木鱉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滋陰補腎: 木鱉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壯陽之效。其能有效改善腎陰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滑精等症狀,與方劑中滋陰補腎的功效相輔相成。
- 活血化瘀: 木鱉子亦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給,有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發揮作用,提高藥效。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包含肉蓯蓉,主要是因為肉蓯蓉具有滋陰補腎的作用。肉蓯蓉是傳統中醫中常用的藥材,其性味甘、鹹,性溫,入腎經,對於腎陰虧損所引起的症狀,如腰膝酸軟、眩暈耳鳴、心悸失眠等,有良好的療效。此外,肉蓯蓉還具有補精補血的功效,有助於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對於男女的生育健康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的配方中,肉蓯蓉能有效地與其它中藥材協同作用,使整體方劑的功效更為全面,達到補充陰液、增強腎功能的目的。這樣的組合不僅注重對陰液的滋養,也兼顧了身體的整體調理,加強了方劑的治療效果。因此,肉蓯蓉在本方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是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滋陰補腎、固精養生。其中包含肉桂的原因,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首先,肉桂性溫,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陽氣。當身體陰陽失衡時,競爭的陰性以及虛寒的情況會對健康造成影響。肉桂的加入,可以平衡陰陽,改善體內的寒冷感,協助其他成分的吸收及療效發揮。
其次,肉桂具有抗菌消炎的特性,能幫助抵抗病邪,促進身體免疫力,對於一些因寒冷或感染引起的病症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最後,肉桂還可改善消化,增進食慾,有助於提升整體的健康狀態,配合滋陰補腎的作用,進一步強化方劑的療效。因此,肉桂在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起到了重要的調和和增效作用。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方劑中加入「附子」,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附子為溫陽補火之藥,看似與滋陰補腎的方劑背道而馳。然而,本方以附子溫陽,旨在溫腎陽,驅散寒濕,從而促進腎陽的生化功能,達到陰陽互補的效果。
附子溫腎陽,可以提高腎氣,更有效地滋養腎陰,促進精髓的生成,從而達到固精止遺的效果。此外,附子還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代謝,有助於提高整體療效。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的組成中包含鉛丹,這在中醫方劑中並不罕見。鉛丹(鉛石)主要用於清熱解毒及滋陰的作用,具有良好的補益效果。其化學成分能夠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從而達到增強陰虛體質的效果。此外,鉛丹還能夠鎮靜安神,適合那些因陰虛所引起的心煩失眠等症狀的患者。
然而,鉛丹在中藥方劑中的使用需謹慎,因其有毒性。在古代醫學中,醫者常利用鉛丹的藥理特性來治療特定病症,但現代醫學對其安全性提出了警惕,使用時需遵循專業指導。因此,雖然鉛丹在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能發揮特定療效,但其使用必須考量患者的具體情況與健康狀態。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包含「硫磺」,這在中醫理論上並不常見,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風險。硫磺性熱,具有燥烈之性,與方劑中「滋陰百補」的功效相悖。
傳統中醫認為,硫磺多用於治療濕痺、疥癬等外感疾病,且需經過炮製,方能減低其毒性。若直接將生硫磺加入滋陰補益的方劑中,恐會造成燥熱傷陰,甚至損傷腎精,與方劑的本意相違背。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收斂固澀:赤石脂性寒,味澀,入腎經,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其可收斂腎精,固攝精關,有助於改善腎氣虛弱、遺精滑精等症狀,進一步增強補腎固精之效。
- 止血止瀉:赤石脂亦有止血止瀉之功。對於因腎虛導致的腸道虛弱、便溏泄瀉等,赤石脂可起到收澀止瀉的作用,輔助滋陰補腎,達到標本兼治之效。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包含龍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 龍骨性微寒,味甘鹹,入腎經,具收斂固澀之效,可補腎精、固腎氣,用於治療腎虛精關不固,遺精滑精等症狀,與方劑中的滋陰補腎功效相輔相成。
- 安神定驚: 龍骨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多用於治療因腎虛所致的各種病症,而腎虛常伴隨心神不安,龍骨的安神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精神狀態,提高療效。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增強藥效吸收: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能促進脾胃運化,幫助藥物有效吸收,提高滋陰補腎藥效。
- 調節氣機,增強固精作用: 木香不僅理氣健脾,更能調和氣機,使脾胃之氣下降,腎氣上升,有利於補益腎氣,固精止遺。同時,木香氣味芳香,能開鬱散結,有助於消除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腎虛症狀。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成分複雜且各有功效。其中,陽起石作為一味重要成分,被納入方中主要基於其溫腎壯陽、固精止瀉的功效。根據中醫理論,腎藏精,主生殖與生長發育,腎虛則會導致各種男性性功能障礙。陽起石性溫味甘,歸肝腎經,能溫腎助陽,對於腎陽不足所引起的腰膝酸軟、精神疲乏、性功能減退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此外,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旨在滋補腎陰,壯腰固精,調理男性生理機能。陽起石配合其他滋陰補腎藥物使用,能夠更好地平衡腎臟陰陽,達到固精壯陽的目的。在臨床應用上,此方劑適用於因腎虛導致的各種問題,通過補益腎氣、增強體質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使用前最好諮詢專業中醫師,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乳香具備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可改善因氣血瘀滯而引起的疼痛不適,有助於緩解病痛,促進康復。
- 消腫生肌,促進癒合:乳香亦有消腫生肌的作用,可加速傷口癒合,對於一些因病痛而引起的組織損傷,具有輔助修復功效。
乳香的使用,能提升方劑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進一步促進病患康復,為「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的整體療效增色。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 活血化瘀,止痛生肌: 沒藥性溫,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可能因患者存在氣血瘀滯、疼痛等症狀,而使用沒藥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促進傷口癒合。
- 補腎固精,益氣養血: 沒藥亦具有一定的補腎固精功效,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滑精等症狀。同時,其活血化瘀的特性也能改善氣血不足,達到補益氣血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沒藥,是為了綜合其活血化瘀、止痛生肌、補腎固精等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方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陽助腎: 丁香性溫,味辛,入腎經,能溫補腎陽,助陽氣生發,對於腎虛陽衰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 溫中行氣: 丁香還具有溫中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對於因脾胃虛寒、氣血不足導致的失眠、心悸、頭暈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丁香在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主要發揮溫陽助腎、溫中行氣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滋陰補腎、溫陽固精的作用。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沉香,是利用其獨特的藥性來增強整體療效。沉香性溫,入脾、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降逆止嘔的功效。
一方面,沉香可溫補腎陽,與其他滋陰補腎藥物協同作用,達到陰陽調和、固精止遺的效果。另一方面,沉香的行氣止痛作用,可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腰膝酸軟、神疲乏力等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加入麝香的原因主要在於其獨特的藥理特性和療效。麝香具有活血散瘀、溫通經絡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身體的微循環,對於因血液不暢而引起的各種疾病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此外,麝香還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可以調和其他藥材的功效,提升整個方劑的療效。在滋陰百補的目標下,麝香可以增強身體的陽氣,平衡陰陽,達到補陰的同時不至於過於寒涼。而且,麝香在中醫中被認為能開竅醒神,對於調理身心、舒緩壓力有一定的幫助,能間接促進精氣的生成與固留,使整體方劑的治療效果更加完善和全面。
因此,麝香在該方劑中的運用,可謂是物極必反,既能助陰又能固精,是一種多功能的中藥成分。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中添加蜂蠟,主要有兩大原因:
- 增稠與黏合: 蜂蠟具有良好的黏性和稠度,可將藥材有效地黏合在一起,形成膏狀,方便服用和保存。此外,蜂蠟能防止藥膏因溫差或潮濕而變質,延長藥效。
- 保護作用: 蜂蠟具有保護皮膚和黏膜的作用,能避免藥膏中的藥材直接接觸皮膚,減少刺激和過敏。同時,蜂蠟還可隔絕空氣,防止藥膏中的有效成分揮發,提高藥效的穩定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名為「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從其組成與用法來看,屬中醫外治法中之膏藥貼敷,主要通過經絡與穴位吸收藥性,以達內病外治之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男性病症:
- 精冷寒、陽不舉:方中多用溫腎壯陽之品,如鹿茸、附子、陽起石、紫稍花等,可補命門火衰,改善腎陽不足所致之性功能障礙。
- 夢洩遺精:龍骨、赤石脂具收澀之效,搭配遠志安神定志,攝精止遺。
- 小腸疝氣:官桂、木香、沉香等溫通行氣,針對寒凝氣滯之疝痛。
女性病症:
- 血崩、赤白帶下:熟地黃、當歸(雖未明列,但生地黃與熟地黃配伍常見於調經方)滋陰養血,輔以硫黃、龍骨等固澀止血止帶。
- 經水不調、臟寒:肉蓯蓉、蛇床子溫暖胞宮,牛膝、續斷調理衝任,改善寒凝血瘀之月事不順。
此膏藥以「臍(神闕穴)」與「腰眼(腎俞穴)」為貼敷位,因此處為任脈與腎氣輸注之要道,藉藥性溫通補益,直達下焦。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溫腎壯陽為主軸:
- 鹿茸、附子、官桂:大補元陽,峻補命門之火,針對腎陽虛衰之本。
- 肉蓯蓉、菟絲子、蛇床子:溫而不燥,補腎益精,助陽起痿。
- 紫稍花、陽起石:傳統用於興陽起廢,強化性機能。
2. 滋陰養血為輔:
- 生地黃、熟地黃、天麥冬:滋腎陰以配陽,防溫燥傷陰,符合「陰中求陽」之法。
3. 固澀收斂治標:
- 龍骨、赤石脂、硫黃:固精止遺、止血止帶,處理滑脫不禁之症。
4. 行氣活血通絡:
- 乳香、沒藥、木香:活血止痛,兼防補藥壅滯。
- 麝香:芳香透竅,引藥深入經絡,增強透皮吸收。
5. 外用載體設計:
- 香油、黃丹、黃蠟:為傳統膏藥基質,使藥物緩釋,作用持久。
- 柏油:可能取其黏著與溫通之性,助藥性滲透。
三、方劑配伍特點
此方融合「補陽固精、滋陰養血、收澀止遺、溫通經絡」四大方向,體現中醫「整體調節」與「標本兼顧」思維。其外用法避開口服藥之脾胃負擔,尤其適合虛不受補或久病體弱者。然須注意,此方偏溫燥,若屬濕熱下注或陰虛火旺者,恐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香油1斤4兩,蒼耳草1兩,谷精草5錢,天門冬1兩,麥門冬1兩,蛇床子1兩,遠志(去心)1兩,菟絲子1兩,生地黃1兩,熟地黃1兩,牛膝(去蘆)1兩,肉豆蔻1兩,虎骨1兩,續斷1兩,鹿茸1兩,紫稍花1兩,木鱉子(去殼)6錢,肉蓯蓉6錢,官桂6錢,大附子6錢,黃丹8兩,柏油2兩,硫黃2錢,赤石脂(煅)2錢,龍骨(煅)2錢,木香2錢,陽起石4錢,乳香4錢,沒藥4錢,丁香4錢,沈香4錢,麝香1錢,黃蠟6錢。
先將蒼耳草入香油中熬數滾,再下谷精草以後之十四味藥,熬得藥黑色,又下木鱉子等四味藥,少熬,待藥俱焦黑枯,濾去藥,將油又熬滾,方下黃丹、柏油二味,用槐條不住手攪,滴水成珠,方將硫黃以後十味藥為細末投入,攪勻,又下黃蠟,傾在罐內,封固好,井水中浸七日。
每個膏藥用紅緞1方,藥3錢,貼在臍上,再用兩個貼在兩腰眼,只用1錢1個。男子貼在丹田臍下,婦人貼在臍上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 出處:《墨寶齋集驗方》卷上。 組成:香油1斤4兩,蒼耳草1兩,谷精草5錢,天門冬1兩,麥門冬1兩,蛇床子1兩,遠志(去心)1兩,菟絲子1兩,生地黃1兩,熟地黃1兩,牛膝(去蘆)1兩,肉豆蔻1兩,虎骨1兩,續斷1兩,鹿茸1兩,紫稍花1兩,木鱉子(去殼)6錢,肉蓯蓉6錢,官桂6錢,大附子6錢,黃丹8兩,柏油2兩,硫黃2錢,赤石脂(煅)2錢,龍骨(煅)2錢,木香2錢,陽起石4錢,乳香4錢,沒藥4錢,丁香4錢,沉香4錢,麝香1錢,黃蠟6錢。 主治:男子精冷寒,陽不舉,夢泄遺精,小腸疝氣:女人血崩,赤白帶下,經水不調,臟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