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正氣丸

PING WEI ZHENG Q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各種秘方輯要》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胃經 23%
肺經 18%
肝經 9%
大腸經 5%
心經 3%
膀胱經 3%
膽經 3%
三焦經 2%
腎經 2%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腎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平胃正氣丸

  • 組成: 沉香、赤茯苓、枳殼、桔梗、木瓜、柴胡、大腹皮、木香、檀香、甘草、穀芽、神麴、白朮、葛根、半夏、白芷、香薷、紫蘇葉、藿香、山楂、厚朴

  • 主治功效: 腹痛不停,肚子裡不舒服,胸膈悶脹,以及一切流行病,以及肝胃氣痛。

  • 沉香: 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

  • 赤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胃、安神

  • 枳殼: 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桔梗: 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木瓜: 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柴胡: 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大腹皮: 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

  • 木香: 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檀香: 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活絡止痛、健脾胃

  • 甘草: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穀芽: 健脾胃、消食化積、益氣寬中、消食

  • 神麴: 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白朮: 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葛根: 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半夏: 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白芷: 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香薷: 散風寒、發汗解表、清熱利尿、降氣以及健脾胃

  • 紫蘇葉: 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

  • 藿香: 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 山楂: 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 厚朴: 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總結:

平胃正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理氣行氣、消食化積、行氣止痛、溫裏溫中、健脾胃、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沈香末2兩,赤茯苓16兩,江枳殼12兩,粉桔梗6兩,宣木瓜10兩,淨柴胡4兩,大腹皮5兩,廣木香10兩,老檀香2兩5錢,粉甘草1兩5錢,香谷芽15兩,六神曲15兩,茅山朮8兩,葛根片8兩,薑半夏10兩,香白芷7兩,西香薷5兩,紫蘇葉10兩,土藿香10兩,楂肉炭12兩,川厚朴10兩。
上為細末,水泛為丸,每丸重1錢。曬燥收藏,勿令泄氣。
每用2粒,先服1粒,開水送下。停6個時辰,再服1粒,即愈。

方劑組成解釋


平胃正氣丸由沉香、赤茯苓、枳殼、桔梗、木瓜、柴胡、大腹皮、木香、檀香、甘草、穀芽、神麴、白朮、葛根、半夏、白芷、香薷、紫蘇葉、藿香、山楂、厚朴等中藥組成。其中,沉香、赤茯苓、枳殼、桔梗、木瓜、柴胡、大腹皮、木香、檀香、甘草、穀芽、神麴、白朮、葛根、半夏、白芷、香薷、紫蘇葉、藿香、山楂、厚朴等中藥均具有和胃降逆、消食化滯的功效,因此,平胃正氣丸具有和胃降逆、消食化滯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平胃正氣丸具有和胃降逆、消食化滯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平胃正氣丸, 出處:《經驗各種秘方輯要》。 組成:沉香末2兩,赤茯苓16兩,江枳殼12兩,粉桔梗6兩,宣木瓜10兩,淨柴胡4兩,大腹皮5兩,廣木香10兩,老檀香2兩5錢,粉甘草1兩5錢,香谷芽15兩,六神曲15兩,茅山朮8兩,葛根片8兩,薑半夏10兩,香白芷7兩,西香薷5兩,紫蘇葉10兩,土藿香10兩,楂肉炭12兩,川厚朴10兩。 主治:腹痛不止,肚內不舒,胸膈痞悶,一切時疫,及肝胃氣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