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和解湯

ZHENG QI HE JI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3%
肺經 20%
心經 6%
肝經 4%
大腸經 4%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腎經 2%
膽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正氣和解湯中加入藿香,主要原因如下:

  1. 芳香化濕: 藿香性辛溫,具有芳香化濕之功,可祛除濕濁之氣,改善因濕邪困脾所致的脘腹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2. 解表止嘔: 藿香氣味芬芳,能疏散風寒濕邪,並可理氣止嘔,針對外感風寒濕邪所致的惡寒發熱、頭痛、嘔吐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在正氣和解湯中加入藿香,可以有效地祛除濕濁之氣,解表止嘔,達到和解脾胃、疏風解表的目的。

正氣和解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方中因有寒邪困脾,導致脾胃運化失常,而白朮能補脾氣,助運化,使脾胃恢復正常功能,從而增強正氣,抵抗外邪。

二、固表止汗:白朮能固表止汗,防止汗出過多,避免正氣外泄,進一步加強機體抵抗力,幫助機體恢復正常狀態。

因此,白朮在正氣和解湯中發揮了健脾益氣、固表止汗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起到扶正祛邪,恢復人體健康的作用。

正氣和解湯中包含厚朴,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 厚朴性燥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之功效。正氣和解湯的主要功效之一是化解風邪濕邪,厚朴可以幫助燥濕化痰,利於邪氣外解。
  2. 行氣止痛: 厚朴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解除胸悶氣滯,緩解疼痛。正氣和解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痰濕阻肺,常伴有胸悶、咳嗽、氣喘等症狀,厚朴可以幫助行氣止痛,改善症狀。

正氣和解湯中包含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化痰止咳: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方中因加入了石膏等寒涼藥物,容易損傷脾胃,而陳皮的加入可起到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吸收,並有助於化解寒涼藥物的寒性,避免其損傷脾胃。
  2. 助藥性,提升療效:陳皮具有芳香行氣之功,可以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促進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物的療效。例如,陳皮可以幫助石膏更好的清熱解毒,更有效地治療發熱、咳嗽等症狀。

正氣和解湯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化痰: 半夏味辛、微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本方以半夏配伍茯苓、白朮等燥濕健脾之品,用以去除痰濕,以利氣機通暢,達到和解表裏之效。
  2. 降逆止嘔: 半夏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痰濁阻滯、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本方中加入半夏,可以有效緩解因外邪侵襲、脾胃虛弱所引起的嘔吐症狀。

正氣和解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健脾利濕,和中氣: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能健脾利濕,和中氣,有助於調節脾胃運化,增強正氣。正氣和解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濕邪,容易導致脾胃受損,茯苓能補脾益氣,化濕利水,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進而提高機體抵抗力。
  2. 利水滲濕,清熱解毒:茯苓能利水滲濕,清熱解毒,可協助其他藥物清除體內積聚的濕熱邪氣,達到和解表裏,消炎解毒的效果。正氣和解湯中,茯苓配合其他藥物如甘草、黃芪等,共同發揮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促進疾病康復。

正氣和解湯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宣通鼻竅: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宣通鼻竅之效。對於外感風寒,鼻塞流涕、頭痛發熱等症狀,白芷能有效改善。正氣和解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表證,而白芷的疏風散寒之效,可助於解表散邪,解除風寒之邪對人體的侵襲。
  2. 止痛消腫,生肌止癢: 白芷還具有止痛消腫、生肌止癢之效。在正氣和解湯中,白芷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抗炎止痛的作用,減輕患者的痛苦。

正氣和解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開宣上焦: 桔梗味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宣上焦的功效。正氣和解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兼有肺氣鬱閉、咽喉腫痛等症。桔梗可以幫助宣通肺氣,利咽消腫,使邪氣得以宣洩外出,改善呼吸道症狀。
  2. 利氣通絡,和解表裡: 桔梗還具有利氣通絡的功效,可以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正氣和解湯中,桔梗可以配合其他藥物,起到和解表裡、調和氣血的作用,促進機體恢復。

正氣和解湯中加入大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行氣,健脾和胃: 大腹皮味辛、甘,性平,歸脾、胃經。其具有理氣行氣、健脾和胃的功效,能消除脾胃氣滯,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2. 利水消腫,化濕止瀉: 大腹皮還具有利水消腫、化濕止瀉的功效。對於因脾胃濕氣、水濕停滯導致的腹瀉、水腫等症狀,大腹皮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正氣和解湯以理氣和解、健脾化濕為主要功效,大腹皮的加入,能夠協同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正氣和解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表散寒: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它可以幫助驅散外感風寒,緩解患者發熱、咳嗽、鼻塞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協同解表功效,增強正氣,達到和解的目的。
  2. 行氣寬中:紫蘇葉還具有行氣寬中的作用,可以幫助舒緩胸悶氣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因風寒所致的胃脘不適、食慾不振等症狀,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復效率。

正氣和解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正氣和解湯中包含多種藥材,甘草可以協調各藥材的藥性,避免藥性相剋,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2. 補益脾胃: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功能,幫助消化吸收,為機體提供必要的營養,進而增強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正氣和解湯主要用於治療感冒等疾病,甘草的補益作用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元氣,促進疾病康復。

正氣和解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原因有二:

一、柴胡為疏肝解鬱之要藥,可解表散熱,調和氣血。正氣和解湯主治外感風寒,兼夾濕邪,症見發熱、頭痛、惡寒、無汗、胸悶、脘腹脹滿等,柴胡可疏肝理氣,散寒解表,使鬱而化之,解除表邪,達到和解表裏之功效。

二、柴胡與其他藥物配伍,相得益彰,共同發揮作用。正氣和解湯中柴胡配伍黃芩、半夏、生薑等藥,共同清熱解表,化濕和中,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正氣和解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透邪:葛根性涼,味甘,具有解肌發表、升陽透邪之功,能疏散風寒,解除表邪。正氣和解湯為治療外感風寒證的方劑,葛根可幫助藥物發揮解表散寒之效,使邪氣得以外解。
  2. 疏解肌肉:葛根能解肌通絡,疏解肌肉筋脈的拘攣疼痛,對於風寒外襲引起的肢體痠痛、麻木等症狀,葛根可起到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增強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正氣和解湯 」介紹

正氣和解湯,由十三種中藥材組成,包括:藿香、白朮、厚朴、陳皮、半夏、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紫蘇葉、甘草、柴胡、葛根。

藿香

藿香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它可以幫助驅除濕氣、祛除陰霾濕邪、助脾胃正氣、止嘔嘔吐、化濕和胃、止咳化痰、祛風除濕、解暑和胃、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厚朴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性溫,辛散苦燥,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厚朴能降氣緩脹,增排氣排空,緩解脹氣、食慾不振。厚朴能夠增強胃腸的蠕動和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厚朴含有揮發油及厚朴甲醚、乙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蟲驅蟲作用。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半夏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白芷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桔梗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大腹皮

大腹皮具有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理氣行氣方面,大腹皮可以改善腹部脹滿、疼痛、便祕等症狀,其辛、苦、微寒的性味可以刺激腸胃蠕動,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改善腹部不適。利水消腫方面,大腹皮味甘,性微溫,可以促進腎臟排尿功能,使體內多餘水分順利排出,常被用於治療膀胱炎、尿道炎、腎結石等病症。健脾胃方面,大腹皮味苦、性平,具有清熱解毒、增進食慾、健脾胃的作用,可以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脾胃濕熱等症狀。

紫蘇葉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柴胡

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柴胡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柴胡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柴胡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柴胡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葛根

葛根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葛根可以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結語:

中藥方劑「 正氣和解湯 」的主要成分是:藿香,白朮,厚朴,陳皮,半夏,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紫蘇葉,甘草,柴胡,葛根,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中,藿香、白朮、厚朴、陳皮、半夏、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紫蘇葉、甘草、柴胡,主要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炎、

傳統服藥法


藿香、白朮、厚朴、陳皮、半夏、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蘇葉、甘草、柴胡、乾葛。
加生薑,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正氣和解湯性味辛溫,有解表散寒、和解表里的功效,適合在冬春季節感受外邪,導致人體出現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時服用。
  • 正氣和解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 正氣和解湯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克。
  • 正氣和解湯不宜與寒涼性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乘。

相關疾病


發燒及發冷

相同名稱方劑


正氣和解湯,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二。 組成:藿香、白朮、厚朴、陳皮、半夏、茯苓、白芷、桔梗、大腹皮、蘇葉、甘草、柴胡、乾葛。 主治:時氣憎寒發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