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酒

hyssop wine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1%
肝經 20%
肺經 16%
心經 14%
脾經 11%
胃經 6%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腎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1. 溫暖身體:

    • 牛膝酒能有效改善腳氣、四肢寒冷的情況,對於寒冷環境中的患者尤為適合。
  2. 活血化瘀:

    • 本方中川牛膝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適合有淤血問題的婦女使用。
  3. 滋陰補腎:

    • 生地黃及其他補藥成分對於滋陰補腎有很好的效果,能緩解因腎虧引起的症狀,如乏力、腰痛等。
  4. 抗風除濕:

    • 巴戟天、五味子等成分有助於抵抗風寒濕邪,特別適合於受困於寒冷、潮濕環境的人羣。

傳統服藥法


牛膝3兩,山芋3兩,芎藭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巴戟天(去心)2兩,五味子2兩,黃耆2兩,山茱萸2兩,人參2兩,五加皮2兩半,肉蓯蓉(酒洗)2兩半,生薑2兩半,防風(去叉)2兩半,桂(去粗皮)1兩,茵芋1兩,生地黃1兩,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半兩,磁石(醋煅研)1兩。
上(口父)咀,貯以生絹袋,用無灰酒3鬥浸之,秋、冬七日,春、夏三日。
每半盞,不拘時頻溫飲之,常令有酒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飲食禁忌:

    • 服用牛膝酒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體內熱邪上升。
  2. 對象限制: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不宜服用此藥酒,避免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3. 健康監測:

    • 如果在服用後出現不適,如胃痛、過敏反應等,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尋求醫療建議。
  4. 長期使用建議:

    • 牛膝酒不宜長期大量服用,通常建議連續服用1個月後休息一段時間,再次使用須遵從中醫師建議。

相關疾病


肺結核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胰臟炎腳氣病瘧疾心內膜炎膀胱炎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心包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嗜眠症(嗜睡症)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牛膝酒,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 組成:生牛膝半斤,生地黃半斤(淨洗控乾,曝兩日)。 主治:腳氣極冷,著厚棉衣蓋覆不覺暖者。

牛膝酒, 出處:《醫心方》卷二十一引《玄感傳屍方》。 組成:牛膝1斤,生地黃(切)3升,牛蒡根(切,曝乾)1斤,生薑(合皮切)1升。 主治:婦人年老,體漸瘦弱,頭面風腫,骨節煩疼冷,口乾,狀如骨蒸。

牛膝酒, 出處:《千金翼》卷十六。 組成:牛膝2兩,石南2兩,烏頭(去皮)2兩,天雄(去皮)2兩,茵芋2兩,細辛5分。 主治:83種風著人,頭面腫癢,眉發隕落,手腳拘急,不得行步,夢與鬼神交通,或心煩恐怖,百脈自驚,轉加羸瘦。

牛膝酒, 出處:《三因》卷十三引《傳信方》。 組成:牛膝1兩,川芎1兩,羌活1兩,地骨皮1兩,五加皮1兩,薏苡仁1兩,甘草1兩,海桐皮2兩,生地黃10兩,1法加杜仲1兩(炒絲斷入)。 主治:腎傷風毒攻刺,腰痛不可忍,濕熱腰痛,脈弦數者。

牛膝酒,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九。 組成:牛膝3兩,山芋3兩,芎藭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巴戟天(去心)2兩,五味子2兩,黃耆2兩,山茱萸2兩,人參2兩,五加皮2兩半,肉蓯蓉(酒洗)2兩半,生薑2兩半,防風(去叉)2兩半,桂(去粗皮)1兩,茵芋1兩,生地黃1兩,蜀椒(去目并閉口者,炒出汗)半兩,磁石(醋煅研)1兩。 主治:虛勞腰腳疼痛,下元冷憊,陽氣衰弱。

牛膝酒,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九。 組成:牛膝2兩,秦艽(去苗土)2兩,芎藭2兩,防風(去叉)2兩,桂(去粗皮)2兩,獨活(去蘆頭)2兩,丹參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杜仲(去粗皮,銼,炒)1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半,石斛(去根)1兩半,乾薑(炮)1兩半,麥門冬(去心)1兩半,地骨皮1兩半,五加皮5兩,薏苡仁1兩,大麻仁(炒)半兩。 主治:腎氣虛冷,復感寒濕爲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