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JIU

  • 英文名稱: Wine
  • 藥品來源:為米、麥、黍、高梁等和曲釀成的一種飲料。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酒的傳統功效


1. 安神助眠

中藥酒可以安神助眠,是利用藥物成分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其興奮性,從而達到鎮靜安神、促進睡眠的效果。同時,中藥酒中的一些成分還具有溫補陽氣、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的作用,可以改善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等問題,從而間接幫助睡眠。此外,中藥酒芳香濃鬱,飲用後可以讓人感到愉悅放鬆,也有助於睡眠。

2. 補氣血

中藥酒補氣血的功效,主要是通過藥酒中的藥材成分被人體吸收,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藥酒中的藥材成分可以補益氣血,從而改善氣血不足的症狀,如面色蒼白、四肢乏力等。此外,藥酒中的藥材成分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3. 健脾胃

中藥酒可以健脾胃,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症狀。中藥酒中的藥物成分可以刺激胃腸道,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從而達到健脾胃的效果。此外,中藥酒還可以溫中散寒,起到驅寒保暖的作用,對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中藥酒不宜過量飲用,否則可能會損傷肝臟。

4. 通經絡

酒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和疼痛。此外,酒還可以溫暖身體,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喝酒應該適量,過量飲酒會損害肝臟和其他器官。

5. 祛風散寒

中藥酒祛風散寒的作用機理主要在於其溫熱、辛散的藥性。酒本身具有活血通絡、溫陽散寒的功效,而中藥則具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等作用。二者配合使用,可以增強祛風散寒的功效,緩解風寒感冒、關節疼痛等症狀。此外,中藥酒還可以通過皮膚吸收,直接作用於局部,起到溫暖、鎮痛、消腫的作用。

6. 活血化瘀

中藥酒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歸因於其中所含的藥材。藥材在製作過程中會釋放出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活性成分,這些成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溶解血栓,清除瘀血,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此外,中藥酒中的一些成分還具有抗炎、鎮痛的作用,可以幫助緩解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酒的古代典籍


酒的現代功效


1. 改善食慾

  • 酒精可以增強味蕾的敏感性,使食物的味道更濃鬱、更美味,從而刺激食慾。
  • 酒精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減少胃部的刺激,緩解胃脹、胃痛等不適症狀,也有助於增強食慾。
  • 酒精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加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從而促進食慾。
  • 酒精可以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人放鬆,消除緊張和焦慮,也有助於增強食慾。

2. 預防心血管疾病

適量飲酒被認為可以提高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但需要注意的是,過量飲酒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建議成年男性每天飲酒量不超過兩杯,成年女性每天飲酒量不超過一杯。另外,飲酒也可能會與某些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因此在服用藥物時應諮詢醫師或藥師。此外,飲酒對身體的影響會因個人體質而異,因此在飲酒前應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避免過量飲酒。

3. 抗氧化

酒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自由基是人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會損害細胞,導致細胞老化和疾病的發生。抗氧化劑可以中和自由基,阻止其對細胞的損害,從而起到預防疾病和延緩衰老的作用。適量飲酒可以增加體內抗氧化劑的含量,幫助清除自由基,但過量飲酒會對肝臟和其他器官造成損害,因此不應過量飲酒。

4. 提升免疫力

酒精並無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反而過量飲酒會抑制免疫系統,降低身體抵抗感染的能力。酒精會損害肝臟,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負責清除毒素和產生免疫蛋白。此外,酒精還會破壞腸道菌羣的平衡,腸道菌羣在免疫系統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過量飲酒會削弱免疫系統,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

5. 調節情緒

飲酒適量可以放鬆心情,減輕壓力,緩解焦慮。酒精可以阻斷大腦中管理恐懼和焦慮的杏仁核,從而讓人們感到更放鬆。然而,過度飲酒會產生負面影響,包括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判斷力、導致成癮等。因此,飲酒需要適量,並避免酗酒。

酒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適量,溫飲;或和藥同煎;或浸藥。外用:適量,單用或製成酒劑塗搽;或濕敷;或漱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濕熱或痰濕蘊結、失血、陰虛、痔瘡患者忌服;孕婦嚴禁飲酒。

酒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霍亂心內膜炎心律不整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細菌性食物中毒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背痛上吐下瀉吞咽障礙諮詢損傷腹痛腹瀉心臟病疼痛食慾不振感冒肌肉痙攣虛弱蒼白

酒含有的化學成分


乙醇(Ethanol), 乙酸(acetic acid), 丁酸(Butyric acid), 甲酸(formic acid), 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 丁酸乙酯(Ethyl butyrate), 乙酸戊酯(Amyl acetate), 丁酸戊酯(Amyl butyrate), 纈草酸(Valeric acid), 己酸(Caproic acid), 辛酸(Caprylic acid), 壬酸(Pelargonic acid), 癸酸(capric acid), 月桂酸(Lauric acid), 戊醇(Amyl alcohol), 丁醇(Butyl alcohol), 丙醇(Propanol), 高級醇類(Higher alcohols), 脂肪酸類(Fatty acids), 酯類(Esters), 醛類(Aldehydes), 揮發酸(Volatile acids), 不揮發酸(Non-volatile acids), 水(Water), 麥芽糖(Maltose), 葡萄糖(Glucose), 澱粉(Starch), 甘油(glycerol), 乳酸(Lactic acid), 氨基酸(Amino acids), 琥珀酸(succinic acid), 含氮物質(Nitrogenous substances), 酒石酸(Tartaric acid), 蘋果酸(Malic acid), 鞣酸(Tannic acid), 轉化糖(Invert sugar), 樹膠(Gum), 無機鹽(Inorganic salts), 錦葵花素-3-葡萄糖甙(Oenin), 錦葵花素(Malvidin), 槲皮素糖甙(Quercetin glycosides)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