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何首烏丸

JING YAN HE SHOU W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便》卷一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1.0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9%
肝經 17%
心經 17%
脾經 14%
肺經 13%
大腸經 7%
胃經 4%
膀胱經 3%
三焦經 1%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0

方劑組成解釋

經驗何首烏丸中包含何首烏,乃因其藥性與功效。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髮、強筋骨等功效。

其補肝腎之效,可改善因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昏眼花、腰膝酸軟、鬚髮早白等症狀。而其益精血之效,則可改善血虛所致的色澤萎黃、面容憔悴、心悸失眠等症狀。更因其烏髮之效,常被用於治療頭髮早白、脫髮等症狀。

經驗何首烏丸中包含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何首烏性溫,久服易致燥熱,黃柏苦寒,可清泄肝膽火熱,防止何首烏滋補過度而引發內熱,避免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
  2. 抑制何首烏毒性:何首烏雖然具有補益肝腎之效,但亦有毒性,黃柏可解毒消腫,減輕何首烏的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確保患者服藥安全。

經驗何首烏丸方劑中加入松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心腎,改善神經系統功能: 松子性溫,味甘,入心、腎經,能補益心腎,安神定志。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之效,二者合用,可加強補益心腎,改善神經系統功能,對於因肝腎不足導致的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潤腸通便,輔助藥物吸收: 松子含有豐富的油脂,有助於潤腸通便,改善腸道蠕動,促進藥物吸收。何首烏性寒滑,易於滑腸,加入松子可緩解其滑腸作用,同時促進藥物在腸道中的吸收利用,提高藥效。

經驗何首烏丸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安神定志: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安神定志的功效。何首烏則偏於補肝腎、益精血,兩者相合,能更好地滋補肝腎陰血,使精氣充盈,從而達到安神定志、改善睡眠的效果。
  2. 緩解何首烏毒性:何首烏雖有補益之功,但性偏於溫燥,長期服用易損傷脾胃,甚至引起肝腎損傷。柏子仁則性平味甘,能緩解何首烏的燥性,起到保護脾胃的作用,降低其毒副作用,提升藥物的安全性。

經驗何首烏丸方劑中加入菟絲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滋陰養血: 菟絲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益精、滋陰養血的功效,與何首烏的補肝腎、益精血作用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補益效果,對於腎虛精虧、腰膝酸軟、頭昏耳鳴等症狀有較佳療效。
  2. 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菟絲子與何首烏同為補腎藥,但菟絲子偏於補腎精,何首烏偏於補肝腎,兩者相結合,可使補腎作用更全面,同時也能增強各自的藥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經驗何首烏丸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相輔相成:何首烏擅長補肝腎、益精血,但性偏寒涼,肉蓯蓉則溫補腎陽,兼具潤腸通便之效。兩者合用,可相互協調,既能補益肝腎精血,又能溫腎助陽,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
  2. 增強補益作用,共奏奇效:肉蓯蓉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生物鹼、多糖等,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抗疲勞等作用。與何首烏同用,可增強補益作用,更能提高藥效,達到治療疾病、延年益壽之功效。

經驗何首烏丸中加入川牛膝,是基於其 活血通絡、引藥下行 的功效,與何首烏的補益肝腎、烏髮黑鬚等作用相輔相成。

川牛膝具有 疏通經絡、利水消腫 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將何首烏的藥力更好地輸送到肝腎等部位,達到補益肝腎、滋陰養血的功效。同時,川牛膝也能引導藥力向下,避免藥力停滯上半身,更利於藥物作用於腎臟,達到滋補腎精、烏髮黑鬚的效果。

經驗何首烏丸中加入天門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清熱降火之功效。何首烏補肝腎,但性偏燥,易傷陰。天門冬的加入,可以緩解何首烏的燥性,避免過於滋補而損傷陰液。
  2. 相輔相成: 天門冬與何首烏搭配使用,可以協同增強補益肝腎、養血烏髮的功效。天門冬滋陰潤燥,可以促進何首烏的吸收利用,提高其補肝腎的效力,並避免因過於燥熱而導致的副作用。

經驗何首烏丸方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 何首烏性寒,服用過量或體質虛寒者易傷脾胃,白朮性溫燥,能健脾益氣,燥濕化痰,與何首烏配伍,可中和其寒性,防止其傷脾,並助其補益精血之功。
  2. 固腎助補: 何首烏補腎益精,白朮健脾益氣,二者相合,能使補益之力更加堅固,並能防止補腎過度而出現的脾虛濕困等症狀。

經驗何首烏丸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功效,可緩解何首烏滋補肝腎時可能引發的燥熱上火症狀,並促進藥效發揮。

2. 協同作用:麥門冬與何首烏相配,可加強其滋陰補腎、養血安神的作用。麥門冬的滋陰潤肺,可使何首烏的滋補功效更有效地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經驗何首烏丸方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助何首烏補益:何首烏滋補肝腎,但性偏於滋膩,易損脾胃。茯苓性甘平,健脾利濕,能助何首烏補益而不傷脾胃,使藥力更易於吸收,發揮更好的功效。
  2. 緩解何首烏的毒性:何首烏雖有補益作用,但也有毒性,長期服用易引起肝腎損傷。茯苓有解毒作用,能緩解何首烏的毒性,提高藥物安全性,保障患者健康。

因此,經驗何首烏丸中加入茯苓,既能協調藥性,又能增強療效,是方劑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經驗何首烏丸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補脾腎,助藥力行: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腎經,有溫補脾腎、行氣止痛之效。何首烏滋補肝腎,但性偏寒涼,加入茴香可溫和藥性,有助於藥力更好地發揮。

2. 緩解藥性寒涼,防止腹瀉:何首烏性寒,服用後可能引起腹瀉等不適。茴香性溫,可緩解何首烏的寒涼之性,避免藥物對腸胃造成負擔。

經驗何首烏丸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相輔相成:何首烏性寒,善於滋陰補血,但其偏於滋陰而不擅補腎;枸杞子性平,則以補腎益精見長。兩者相配,可取長補短,相輔相成,達到滋陰補腎、益精養血之效。
  2. 緩和藥性,提高安全性:何首烏入藥需經製備,但仍帶有毒性。枸杞子性平,味甘,具緩和藥性之功。加入枸杞子,可減輕何首烏的毒性,提高藥方的安全性,使藥物更易於服用。

經驗何首烏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為補血要藥,能養血活血,改善氣血不足。何首烏性寒,偏於滋陰補腎,容易導致氣血不足。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使何首烏的滋陰功效更顯著,避免寒涼之性損傷脾胃。
  2. 調和藥性:當歸性溫,能調和何首烏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同時,當歸還能促進血行,使何首烏的藥效更好地發揮,達到滋陰補腎、烏髮養顏的效果。

經驗何首烏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緩解何首烏的燥性: 何首烏性偏燥熱,長期服用容易引起口乾、便祕等燥熱症狀。白芍性微寒,味酸甘,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燥熱的功效,可中和何首烏的燥性,避免其副作用。
  2. 協同滋陰養血: 何首烏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髮黑髮的功效,但其補血之力偏於陰血。白芍則善於養血柔肝,可補充陰血,與何首烏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滋陰養血效果。

經驗何首烏丸中包含熟地黃,乃因其二者皆為滋補肝腎之要藥,相輔相成,藥效更顯著。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能補血滋陰,填精益髓,為補腎之佳品。而何首烏性微溫,入肝腎經,能補肝腎,烏鬚髮,強筋骨,亦為滋補肝腎之良藥。

二者合用,既能補益肝腎之陰血,又能填精益髓,相得益彰,故經驗何首烏丸中以熟地黃為佐,以增強藥效,使補腎功效更為顯著。

經驗何首烏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涼血,配伍相宜: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功效,可緩解何首烏的燥性,防止其過於滋補而生熱。同時,生地黃與何首烏皆可養血,兩者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滋陰養血的效果。
  2. 制約毒性,安全可靠: 何首烏雖能補益精血,但其性偏燥,服用過量可能產生毒副作用。生地黃的寒涼之性可有效制約何首烏的燥性,降低其毒性,使藥物更安全可靠。

經驗何首烏丸方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何首烏性寒,有滋陰補血之效,但偏於滋陰而不善於補氣。人參則性溫,補氣生津,與何首烏相配,可使補血之功更趨完善,避免單純滋陰而導致氣虛。
  2. 扶正固本:何首烏可烏髮黑髮,但服用時間較長,需配合人參的扶正固本作用,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陰虛陽亢,確保藥效發揮更佳。

經驗何首烏丸中包含黃耆,其原因主要有二:

  1. 補氣固本: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效。何首烏則偏於滋陰補腎,但滋陰過度易傷陽氣,黃耆可補氣升陽,與何首烏相配,可避免滋陰過度而傷陽,達到陰陽調和、氣血雙補的效果。
  2. 扶正祛邪: 何首烏主要用於治療血虛、肝腎不足、鬚髮早白等症,而黃耆可增強機體抵抗力,扶正祛邪,有助於何首烏發揮其補益作用,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經驗何首烏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內容分析

根據《醫便》記載,經驗何首烏丸主要針對「老人衰弱,血氣不足」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具體而言,該方劑適用於以下症狀:

  • 遺尿失禁:由於腎氣虛弱,膀胱失約所致。
  • 鬚髮斑白:肝腎精血不足,不能上榮於頭面。
  • 濕熱相搏,腰背疼痛,齒酸腳軟,行步艱難:濕熱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筋骨失養。
  • 眼目昏花:肝腎陰虛,精血不能上承,目失所養。

治療原理

經驗何首烏丸的治療原理在於滋補肝腎、益氣養血、清利濕熱。方中各藥物相互配合,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以下是方中主要藥物的功效分析:

  • 何首烏:為君藥,重在滋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經過黑豆水七次浸煮,增強其補益作用。
  • 黃柏:四制處理,分別以酒炒、乳汁炒、童便炒、青鹽水炒,既能清熱燥濕,又能滋陰降火,且通過不同炮製方法引藥入不同經絡,針對性更強。
  • 松子仁、柏子仁:滋陰潤燥,養心安神,前者還能潤肺化痰,後者則能調節腸胃。
  • 菟絲子、肉蓯蓉:補腎益精,強筋健骨,其中菟絲子還能止遺尿,肉蓯蓉能潤腸通便。
  • 牛膝:活血通絡,強腰膝,利關節,同時能引藥下行。
  • 天門冬、麥門冬:滋陰清熱,潤肺生津,麥門冬還能清心除煩。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與補益藥同用,可以防止滋膩礙胃。
  • 茯苓:健脾滲濕,寧心安神。
  • 茴香:行氣止痛,溫腎散寒,調理氣機。
  • 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 當歸、白芍、熟地黃、生地黃:補血養血,活血調經,其中熟地黃還能滋陰補腎,生地黃則能清熱涼血。

綜上所述,經驗何首烏丸通過多種藥物配伍,達到補益肝腎、益氣養血、清利濕熱的功效,從而改善老人衰弱、血氣不足所引起的各種症狀,達到「輕身延年耐久,添精補髓,益氣強筋」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久服輕身延年耐久,添精補髓,益氣強筋。
上為細末,加核桃仁(去殼並仁上粗皮),研如泥,水和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空心酒、米飲任下。半月半效,1月全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尿失禁乳腺炎乳房腺體瘤夜間頻尿多尿眼睛模糊夜間遺尿皮膚瘀血斑疹

相同名稱方劑


經驗何首烏丸, 出處:《醫便》卷一。 組成:何首烏6兩(用黑豆水浸煮曬乾再煮,又曬,如前7次),黃柏4兩(1兩酒炒,1兩乳汁炒,1兩童便炒,1兩青鹽水炒),松子仁(去殼,淨,一半去油,一半不去油)2兩,柏子仁(去殼)2兩,菟絲子(酒煮爛,碾爲末)2兩,肉蓯蓉(酒焙乾,淨)2兩,牛膝(酒洗,去蘆)2兩,天門冬(去心,焙乾)2兩,白朮(淨,不用油者,去梗)2兩,麥門冬(去心,焙乾)2兩,白茯苓(去皮)2兩,小茴香(酒炒)2兩,甘州枸杞子(酒洗炒乾)2兩,當歸(酒洗,炒乾)2兩,白芍藥2兩,熟地黃(酒洗,焙乾)2兩,生地黃(酒洗,焙乾)2兩,人參(去蘆)1兩2錢,黃耆(蜜炙)1兩2錢。 主治:久服輕身延年耐久,添精補髓,益氣強筋。主治:老人衰弱,血氣不足,遺尿失禁,須發斑白,濕熱相搏,腰背疼痛,齒痠腳軟,行步艱難,眼目昏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