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镞散

JIN Z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五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肝經 15%
胃經 15%
大腸經 12%
肺經 10%
心經 10%
腎經 7%
膽經 5%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小腸經 1%
膀胱經 0%
脾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金鏃散」


中藥方劑「金鏃散」,又稱「金鏃散」,由白附子、木香、地龍、肉荳蔻、全蠍、肉桂、黃連、大黃、桔梗、吳茱萸、白芍、川芎、知母、白僵蠶、蕪荑、茯苓、當歸、檳榔、皁莢、人參、巴豆等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祛風止痛、解毒消腫等功效,主治卒中風、血淋、腰膝疼、子死胎、吐血、腸風背陰、寸白蟲、霍亂吐瀉、肺氣喘、婦人血氣、冷血、眼痛、疝氣、五淋、瘧疾、久冷、月脈不通、赤帶、痢、白帶、食癥、疰痛、難産、驚風、疳、赤白痢、白痢、赤痢、中熱、小兒(鼻勾)、漆瘡、虎風足筋骨痛、精神恍惚、婦人淋、赤眼、腰膝疼痹、吃噎、肺氣寒熱、小兒誤吞錢、水疾苦、膈上食、熱毒風、腰宣、誤吃水銀粉泄不止、婦人血勞黃瘦病、五勞、小兒天釣風等多種疾病。


各成分功效概述

  1. 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
  2. 木香: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
  3. 地龍:平肝息風、祛風濕、止痛、清熱瀉火。
  4. 肉荳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止瀉、止嘔。
  5.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6.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
  7.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
  8.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
  9.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
  10.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
  11.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12.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
  13.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14.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
  15. 蕪荑: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止咳化痰。
  16.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
  17.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
  18.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
  19. 皁莢: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
  20.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
  21. 巴豆: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

總結

中藥方劑「金鏃散」組成複雜,具有多種功效,在中醫臨牀上廣泛應用。然而,中藥藥性複雜,使用前應諮詢專業中醫師,切勿自行服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白帶腹股溝疝氣膀胱炎動脈粥樣硬化氣喘貧血肺結核坐骨神經痛霍亂瘧疾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痢疾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

相同名稱方劑


金镞散, 出處:《博濟》卷五。 組成:白附子(炮,取心)半兩,木香半兩,地龍3分,肉豆蔻半兩(去皮),乾蠍30個,肉桂(取心)半兩,黃連(取淨)2兩,大黃半兩(生),桔梗半兩,吳茱萸半兩(麸炒),芍藥半兩,川芎半兩(淨),知母半兩,白僵蠶3分(直者),白蕪荑(取仁)半兩,白茯苓半兩,當歸半兩,檳榔2個(1個生,1個熟),豬牙皂角半兩(生,去皮),人參半兩,巴豆2兩(去皮,逐日換湯,浸14日,又用麥麸水煮1日,細研末)。 主治:卒中風,血淋,腰膝疼,子死胎,吐血,腸風背陰,寸白蟲,霍亂吐瀉,肺氣喘,婦人血氣,冷血,眼痛,疝氣,五淋,瘧疾,久冷,月脈不通,赤帶、痢,白帶,食癥,疰痛,難産,驚風,疳,赤白痢,白痢,赤痢,中熱,小兒(鼻勾),漆瘡,虎風足筋骨痛,精神恍惚,婦人淋,赤眼,腰膝疼痹,吃噎,肺氣寒熱,小兒誤吞錢,水疾苦,膈上食,熱毒風,腰宣,誤吃水銀粉泄不止,婦人血勞黃瘦病,五勞,小兒天釣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