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金華散

TAI YI JIN HUA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16%
大腸經 15%
肝經 12%
心經 9%
腎經 8%
肺經 8%
膽經 3%
三焦經 2%
心包經 1%
小腸經 1%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膽經
三焦經
心包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太一金華散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止痛消脹: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善於行氣止痛,尤其對於肝氣鬱結、脾胃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食積不化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健脾和胃,助消化:木香不僅能理氣止痛,還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木香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木香在太一金華散中發揮疏肝理氣、止痛消脹、健脾和胃等多重功效,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發揮。

太一金華散是一種具有調和陰陽、益氣補血效果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了肉桂。肉桂性溫,味甘辛,具有散寒通陽、暖脾胃的功能。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的代謝能力,對於寒性體質的人尤為適合。參與太一金華散的肉桂,能有效改善因寒冷所引起的經絡不通或氣滯血瘀的情況,增強身體的活力和抵抗力。此外,肉桂在提升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上也有顯著效果,增強了整個方劑的健脾益氣作用,使其在治療上更加全面而有效。通過調和脾胃和全身陽氣,太一金華散能夠達到改善虛弱症狀的效果,對於因為脾虛或陽氣不足導致的各種病症,都能起到良好的療效。因此,肉桂作為方劑中的重要組成,不僅提升了藥效,也深化了方劑的整體作用。

太一金華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太一金華散主治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加入乾薑有助於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這些症狀。
  2. 助藥力: 太一金華散中其他藥物,例如白朮、茯苓等,多偏於補脾健胃,而乾薑的溫陽作用可以增強這些藥物的藥效,使之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病的目的。

太一金華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陳皮味辛、苦,性溫,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方中以陳皮配伍其他藥物,可增強理氣健脾之效,有助於疏肝解鬱,消除胸悶氣滯。

其二,陳皮入肺、脾經,能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可提高整體療效。

太一金華散中包含蕪荑,主要原因有二:

一、 祛風止癢: 蕪荑性寒,味苦,歸肺經,具有祛風止癢、殺蟲止痛的功效。此方多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瘡瘍等症,而蕪荑的祛風止癢作用,可有效緩解病症。

二、 消腫止痛: 蕪荑還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可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消散腫痛、止癢止痛的功效。

太一金華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養血、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中以當歸為君藥,旨在補益氣血,改善血液循環,從而治療因氣血不足、血瘀凝滯所致的各種疾病。

二、 引藥入血: 當歸味甘,善於引藥入血,可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方中其他藥物如川芎、芍藥等,皆需藉助當歸的引導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其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太一金華散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燥濕: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方劑中若出現脾虛濕盛的症狀,如食少便溏、脘腹脹滿等,則白朮能健脾燥濕,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達到治療目的。
  2. 固表止汗: 白朮亦有固表止汗的作用。若患者因脾虛氣弱而導致汗出不止,白朮能補脾益氣,固表止汗,減少汗液流失,提升機體抵抗力。

因此,太一金華散中加入白朮,可有效改善脾虛濕盛、汗出不止等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太一金華散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方劑中常與其他藥物配伍,用以治療寒邪犯胃、胃寒嘔吐、呃逆、脘腹冷痛等症。
  2. 止痛消腫:吳茱萸亦具有一定的止痛消腫作用,可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如痛經、寒性關節痛等。在太一金華散中,吳茱萸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發揮更佳的止痛效果。

太一金華散中加入大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太一金華散主治燥熱便祕,大黃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排出積熱燥屎,達到通便的效果。
  2. 清熱解毒:大黃除了瀉熱通便外,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太一金華散中常加入其他清熱解毒藥物,例如黃芩、梔子等,大黃可以協同這些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太一金華散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消食導滯: 檳榔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化痰濁、行氣止痛的功效。方中若有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檳榔可助其消化,促進食物運化。
  2. 驅蟲止癢: 檳榔性燥,能驅殺腸道寄生蟲,並能止癢。若方中伴有蟲積腹痛、皮膚瘙癢等症狀,檳榔可起到驅蟲止癢的作用。

總之,檳榔在太一金華散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消食導滯和驅蟲止癢兩個方面,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太一金華散中加入附子,乃因其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壯陽之效。

附子為烏頭的根部,性溫熱,入心、腎、脾經。其藥性辛甘,能溫補陽氣,驅散寒邪,適用於陽虛、寒凝之證。太一金華散乃溫陽散寒之劑,用附子可增強其溫陽散寒之效,並有助於溫腎壯陽,改善因寒邪所致的陽虛症狀。附子與方中其他藥物相互配合,可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太一金華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瀉火燥濕的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肝、膽經,能清心火、瀉胃火、降肝火、清膽火。對於熱毒熾盛、心煩躁動、口舌生瘡、胃熱灼痛、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等症狀,均具顯著療效。

因此,在太一金華散中加入黃連,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抑制病邪的蔓延,並緩解相關的臨牀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太一金華散中含有皁莢,其原因主要有二:

  1. 通便瀉下,消積化滯:皁莢性寒,味苦,具有通便瀉下、消積化滯的功效。對於積食停滯、腹脹便祕等症狀,皁莢能有效促進腸胃蠕動,排除宿便,改善消化功能。
  2. 解毒消腫,驅蟲止癢:皁莢亦具有解毒消腫、驅蟲止癢的功效。對於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病症,皁莢能有效消炎止癢,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太一金華散中加入皁莢,是為了增強方劑的通便瀉下、消積化滯、解毒消腫等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太一金華散中包含巴豆,主要原因有二:

一、 峻下逐瘀: 巴豆性峻,能強力瀉下,驅除腸道積滯,並能活血化瘀,對於濕熱瘀阻所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狀,具有明顯療效。

二、 引藥入肝: 巴豆味辛,能入肝經,可引導其他藥物進入肝臟,以發揮其治療作用。例如,太一金華散中其他藥物如桃仁、紅花等,也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巴豆的加入可助其深入肝臟,更有效地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病症。

太一金華散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太一金華散本身也以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為主要功效,肉荳蔻的加入可增強其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2. 燥濕止瀉: 肉荳蔻還具有燥濕止瀉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胃濕熱、寒濕泄瀉等症狀。太一金華散中亦有治療濕邪所致腹瀉的功效,肉荳蔻的加入可進一步增強其燥濕止瀉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太一金華散」

太一金華散,出自《中醫藥寶典》,是以木香、肉桂、乾薑、陳皮、蕪荑、當歸、白朮、吳茱萸、大黃、檳榔、附子、黃連、皁莢、巴豆、肉荳蔻等多種中藥組成。這些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配伍,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清熱解毒、補氣活血等功效,主治傷寒咳嗽、霍亂吐逆、食癥積氣、心痛、女子赤白帶下、產後血痢、跌打損傷、敗血不散、一切瘡腫等。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肉荳蔻: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 肉桂: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 皁莢: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
  •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太一金華散」組成成分多,藥效複雜。因此,在使用時,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等因素,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酌情加減,切勿擅自使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兒、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上吐下瀉心臟病心臟痛心絞痛陰道炎霍亂白帶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細菌性食物中毒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風濕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太一金華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五六引《博濟》。 組成:木香1分,官桂(去皮)1分,白乾薑1分,陳皮(去瓤)1分,白蕪荑1分,當歸1分,白朮1分,吳茱萸1分,大黃1分半,檳榔2枚(1生1熟),附子(大者)1枚(小者2枚),黃連半兩(去毛頭),皂莢2挺(不蛀者,浸去黑。1挺焙用,1挺用酥炙,無酥蜜代之),巴豆半兩(用新汲水浸3日,逐日換水,去心膜,别研如面用),肉豆蔻1枚。 主治:傷寒咳嗽,霍亂吐逆,食癥積氣,心痛;女子赤白帶下,産後血痢;跌打損傷,敗血不散,一切瘡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