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靈丹

TAI YI LI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胃經 15%
脾經 15%
肝經 14%
心經 10%
大腸經 6%
腎經 6%
膀胱經 4%
三焦經 3%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1%
肺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太乙靈丹方中包含丹參,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 丹參味苦甘,性寒,入心、肝、脾經。其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心脈瘀阻、血瘀經絡所致的胸痛、心悸、脈絡不通等症狀,有較佳的改善作用。
  2. 涼血止血: 丹參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症狀。

因此,太乙靈丹中加入丹參,可增強方劑活血化瘀、涼血止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心脈瘀阻、血熱妄行等症狀的目的。

太乙靈丹方劑中加入赤小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赤小豆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太乙靈丹多用於治療水腫、濕熱等病症,而赤小豆能有效改善水濕停滯,消散水腫,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2. 清熱解毒: 赤小豆亦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清熱利濕,解毒消腫。太乙靈丹方中常含有清熱解毒的藥材,如黃芩、梔子等,赤小豆的加入,可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太乙靈丹方劑中包含鬼箭羽,主要原因在於其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的功效。鬼箭羽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備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太乙靈丹方劑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所致的各種炎症、腫痛、跌打損傷等病症,而鬼箭羽的藥性與方劑整體功效相符,有助於增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因此被納入方劑之中。

太乙靈丹中包含大戟,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破積消癥: 大戟性峻猛,擅長破除積聚,消散腫塊。對於一些癥結頑固,難以消除的病症,如痰飲積聚、瘀血阻滯等,大戟可起到強力破除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本之效。
  2. 通利水道: 大戟具有通利水道,瀉水消腫的作用。對於水腫、腹水等病症,可配合其他藥物,促進水液代謝,消除水腫,緩解症狀。

然而,大戟性烈,毒性較大,不可隨意使用,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配伍,才能發揮其藥效,避免毒副作用。

太乙靈丹方劑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效。太乙靈丹主治熱毒壅盛、氣血瘀滯等症,大黃可瀉去體內熱毒,使邪氣外泄,達到清熱解毒之功。

2. 促進血液循環:大黃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不通之症。太乙靈丹中其他藥材如赤芍、丹參等也有活血化瘀之效,大黃的加入可增強活血化瘀之功,使藥效更顯著。

太乙靈丹中加入香附,主要是針對其 理氣解鬱 的功效。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解鬱,且能疏肝理脾,調和氣血。太乙靈丹多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脾胃不和等症,而香附正是針對這些症狀的關鍵藥材,能幫助疏通肝氣、調和脾胃,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太乙靈丹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之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消腫止痛之效。其藥性平和,能廣泛應用於各種熱病,尤其對風熱感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因此,太乙靈丹中加入金銀花,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更好地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太乙靈丹方劑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清熱利濕: 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肺、腎經,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之功效。此方中,文蛤主要作用在於清瀉肺熱,利濕化痰,用於治療因肺熱痰濕所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二、軟堅散結: 文蛤還有軟堅散結之功,可以化解體內積聚的痰核、瘰癧等病竈。太乙靈丹方劑中加入文蛤,可以增強其軟堅散結的功效,治療因痰核、瘰癧等所引起的病症。

總之,太乙靈丹中加入文蛤,主要利用其清熱利濕、軟堅散結的功效,以治療因肺熱痰濕所致的咳嗽、喘息,以及痰核、瘰癧等病症。

太乙靈丹方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利水滲濕:滑石性滑而涼,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暑的功效。太乙靈丹常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腹脹、泄瀉、小便不利等症,滑石可幫助利水消腫,排解體內濕熱,達到治療效果。
  2. 清熱解毒:滑石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用於緩解由濕熱所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在太乙靈丹中,滑石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合使用,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太乙靈丹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在於其燥濕化痰的功效。半夏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擅長於化解痰飲。方劑中若出現痰濕凝聚、胸悶氣短等症狀,半夏能有效地將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問題。此外,半夏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因痰濕阻滯所致的嘔吐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半夏在太乙靈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改善痰飲引起的各種病症。

太乙靈丹方劑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宣肺化痰:桔梗味辛、甘,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開音、化痰止咳的功效。太乙靈丹主要治療肺氣鬱結、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桔梗可幫助宣暢肺氣,使痰液易於排出,緩解呼吸道阻塞。
  2. 利氣通絡:桔梗還具有一定的利氣通絡作用,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周身氣機流通,有助於整體病症的改善。太乙靈丹中往往加入其他具有利氣通絡作用的藥材,桔梗的加入可增強其療效。

太乙靈丹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方劑,其成分中包含雌黃,即硫化鉛。雌黃在中醫上被視為一種具有解毒、鎮靜、安神等功效的藥物。其分析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雌黃的解毒作用可以用於清除體內的毒素,對於某些疾病的治療具有輔助效果。其次,雌黃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能夠安神,對於緩解焦慮、失眠等症狀有一定的幫助,這正符合太乙靈丹所追求的療效。此外,雌黃還能改善氣血循環,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康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雌黃在使用上需謹慎,因其含有重金屬成分,若過量使用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因此,在使用含有雌黃的方劑時,需遵循中醫師的指導,以確保療效的同時避免潛在的副作用。綜合來看,雌黃在太乙靈丹中的運用是基於其多重藥理作用,但使用必須謹慎。

太乙靈丹中包含山慈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止咳化痰: 山慈菇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止咳化痰、宣肺利氣的功效。對於寒痰咳嗽、哮喘等症狀,可與其他藥材配合,起到緩解症狀的效果。
  2. 解毒消腫: 山慈菇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蜂蜇等症。太乙靈丹中可能含有其他毒性較大的藥材,而山慈菇可以起到解毒作用,避免藥物毒性過大。

綜上所述,山慈菇在太乙靈丹方劑中起到止咳化痰、解毒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的藥效發揮。

太乙靈丹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燥濕:蒼朮味苦辛性溫,具有健脾燥濕之效,能化解濕氣、健脾胃,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慾,增強體質。太乙靈丹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濕邪困阻等症狀,蒼朮的加入能有效改善這些問題。
  2. 祛風散寒:蒼朮亦具祛風散寒之效,能驅除體內寒濕,溫暖脾胃,改善因寒濕引起的肢體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太乙靈丹中往往還會加入其他溫熱藥物,蒼朮的加入能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太乙靈丹方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解表,止咳化痰:紫蘇葉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宣散風寒、解表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太乙靈丹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痰多等症,紫蘇葉可助其疏散外邪,宣通肺氣,使痰液易於咳出。
  2. 行氣寬中,和胃降逆:紫蘇葉亦可行氣寬中,和胃降逆,對於脾胃氣滯、胸悶不舒等症亦有一定的療效。太乙靈丹若用於治療兼有脾胃不適的患者,紫蘇葉能協調脾胃,幫助藥力更好地發揮。

太乙靈丹方中包含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芳香化濕: 藿香氣味芳香,性微溫,具有化濕解暑、開胃止嘔的作用。方中常因濕濁阻遏,脾胃不和,而致脘腹脹滿、嘔吐泄瀉等症,藿香可通過芳香化濕,消解濕濁,改善脾胃功能。
  2. 解表散寒: 藿香亦具解表散寒之效,可用於外感風寒,兼有濕邪者。太乙靈丹方中,若兼有風寒外感,藿香可助解表散寒,進一步提升療效。

太乙靈丹中加入千金子霜,乃取其溫陽散寒之效。千金子霜為附子炮製而成,性溫熱,入腎經,能溫腎陽,散寒邪,並能回陽救逆

方中以千金子霜與其他溫陽藥材配伍,可溫補腎陽,驅散寒邪,從根本上調理陽氣不足之症。此外,千金子霜亦能通絡止痛,有助於緩解由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

太乙靈丹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了雄黃。雄黃是自然界中一種含硫的礦物,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首先,雄黃具有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由毒素引起的各種病症,對於中毒情況具有輔助療效。其次,它被認為有行氣活血的作用,能夠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機體功能。此外,雄黃在傳統中醫理論中,常與其他藥材相配伍,用以增強整體療效,使得方劑的功效更加全面而強大。

然而,雄黃本身含有砷成分,故在使用時需小心,選擇合適的劑量,並適度使用,以免造成毒性反應。這也反映了中醫在用藥時講求的辯證施治原則,即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調整用藥,以達到最佳療效。

太乙靈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烏頭,主要是因為烏頭具有特定的藥用價值。烏頭屬於毛茛科植物,其主要成分為烏頭鹼,具有強烈的生物活性。在中醫理論中,烏頭被認為能夠散寒、止痛,對於風寒引起的疼痛或痙攣情況特別有效。此外,烏頭還能夠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對於某些血瘀導致的病症有良好的療效。

儘管烏頭具有明顯的療效,但其毒性也不容忽視。因此,在使用以烏頭為成分的方劑時,必須謹慎,需尋求專業中醫師的指導,確保劑量合適,避免中毒的風險。綜合來說,烏頭的加入使得太乙靈丹在應對特定病症時更具療效,但需注意安全使用。

太乙靈丹方中加入木香,主要是為了其 行氣止痛燥濕健脾 的功效。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其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而燥濕健脾的功效,則能改善脾胃虛弱、濕氣過盛引起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

太乙靈丹本身具有健脾益氣、理氣止痛的功效,加入木香後,更能加強其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作用,使藥效更為顯著。

太乙靈丹中包含山豆根,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山豆根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各種炎症反應,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喉嚨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
  2. 消腫止痛:山豆根亦能消腫止痛,對於因熱毒導致的淋巴結腫大、乳腺炎等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因此,太乙靈丹中加入山豆根,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提高整體療效。

太乙靈丹方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解表: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之效。太乙靈丹主治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咳嗽等,麻黃可助於疏風散寒,開泄肺氣,使邪氣從表解出。
  2. 溫陽散寒:麻黃亦能溫陽散寒,對於陽氣虛弱,寒邪入侵者,麻黃能溫補陽氣,驅散寒邪,促進陽氣恢復。太乙靈丹中常配伍其他溫陽藥物,如桂枝、附子等,共同發揮溫陽散寒之效。

因此,麻黃在太乙靈丹中發揮著重要的宣肺解表和溫陽散寒作用,有助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疾病。

太乙靈丹方劑中包含升麻,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升陽解表的功效。升麻味甘性涼,入肺經,能清熱解毒,升發陽氣,對於外感風熱、頭痛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此外,升麻還有疏散經絡、止痛的功效,可用於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等症。在太乙靈丹方劑中,升麻與其他藥材相配伍,可起到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太乙靈丹方劑中包含硃砂,其主要原因如下: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在古代醫學理論中,心主神志,心神不寧則可導致心悸、失眠、癲癇等症狀。硃砂可平心安神,緩解這些症狀。
  2. 解毒殺蟲: 硃砂亦具有一定的解毒殺蟲之效,可治療一些由蟲毒引起的疾病。但由於硃砂含有汞,長期服用或劑量過大會產生毒性,因此必須謹慎使用,並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太乙靈丹中加入細辛,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發散風寒: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止痛的功效。太乙靈丹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狀,細辛的發散作用可驅散體內的風寒,改善患者的症狀。

2. 通鼻竅:細辛能通鼻竅,對於鼻塞不通、嗅覺失靈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太乙靈丹中加入細辛,可增強方劑通鼻竅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患者鼻塞不通的症狀。

太乙靈丹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可直達心竅,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對於昏迷、神志不清、中風昏厥等症狀,能起到迅速醒腦開竅的作用。
  2. 活血止痛: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風濕痹痛等症狀,能起到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效果。

總而言之,太乙靈丹中含有麝香,是為了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太乙靈丹」

組成:

  1.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2.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3.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4.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5. 大戟: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
  6. 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
  7. 滑石: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
  8.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9.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10. 金銀花: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
  11.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12. 山豆根:清熱解毒、瀉火驅蟲、殺蟲、解毒
  13.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14.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15.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16.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17.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18.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
  19.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20. 赤小豆: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排膿、健脾胃、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21. 雄黃: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
  22. 雌黃:廣譜殺蟲、活血化瘀、解毒、止咳化痰、燥濕
  23. 鬼箭羽: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利尿消腫,祛風除濕,殺蟲止癢,止血,破血消癥,活血止痛

主治功效: 所有類型的流行病。

總結: 太乙靈丹是一種複雜的中藥方劑,由多種成分組成。它具有各種功效,包括清熱瀉火、利水消腫、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等。它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等。

傳統服藥法


丹參3兩,赤小豆3兩,鬼箭羽3兩,紅芽大戟2兩,錦紋大黃2兩,生香附1兩,金銀花1兩,文蛤殼1兩,滑石(飛)1兩,法半夏1兩5錢,桔梗1兩5錢,雌黃1兩5錢,山慈姑1兩5錢,茅朮1兩5錢,紫蘇葉1兩5錢,新會皮1兩5錢,廣藿香1兩5錢,千金霜7錢5分,明雄黃7錢5分,川烏(制) 7錢5分,廣木香7錢5分,山豆根7錢5分,生麻黃7錢5分,升麻7錢5分,朱砂(飛)5錢,北細辛6錢,麝香1錢5分。
解毒氣。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每丸重2錢,辰砂為衣,曬乾,瓷瓶密貯,忌火焙。
伏疫時邪初起,寒熱頭痛,昏迷極悶者,薄荷湯送下;藿亂吐瀉,藿香湯送下;絞腸痧,陰陽水送下;赤痢,山楂(炒焦)煎湯送下;白痢,淡薑湯送下;瘧疾,向東南桃枝頭3個,煎湯送下;偏正
孕婦及有血證者忌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肺炎

相同名稱方劑


太乙靈丹,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補遺》。 組成:丹參3兩,赤小豆3兩,鬼箭羽3兩,紅芽大戟2兩,錦紋大黃2兩,生香附1兩,金銀花1兩,文蛤殼1兩,滑石(飛)1兩,法半夏1兩5錢,桔梗1兩5錢,雌黃1兩5錢,山慈姑1兩5錢,茅朮1兩5錢,紫蘇葉1兩5錢,新會皮1兩5錢,廣藿香1兩5錢,千金霜7錢5分,明雄黃7錢5分,川烏(制)7錢5分,廣木香7錢5分,山豆根7錢5分,生麻黃7錢5分,升麻7錢5分,朱砂(飛)5錢,北細辛6錢,麝香1錢5分。 主治:解毒氣。主治:一切瘟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