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救苦丹

TAI YI JIU KU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飼鶴亭集方》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脾經 16%
胃經 15%
肝經 13%
心經 9%
大腸經 7%
腎經 4%
三焦經 4%
心包經 3%
膀胱經 3%
膽經 2%
小腸經 1%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太乙救苦丹方中加入丹參,主要是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涼血止痛:丹參味苦甘,性微寒,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的功效。太乙救苦丹常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跌打損傷等症,丹參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輔助其他藥材達到治療效果。
  2. 清熱解毒:丹參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組織損傷。太乙救苦丹的組成中往往包含一些具有毒性的藥材,丹參的加入可以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降低藥物毒副作用,保障患者安全。

太乙救苦丹方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化濕解暑: 藿香性辛溫,具化濕解暑之效。太乙救苦丹常用於暑溼內侵,或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痛、嘔吐、泄瀉等症,藿香可助其化解暑溼,緩解症狀。
  2. 理氣和胃: 藿香芳香氣味,能理氣和胃,有助於緩解因暑濕引起的胃氣不暢,食慾不振等症狀。太乙救苦丹中加入藿香,更能增強其理氣和胃之效。

綜上所述,太乙救苦丹中加入藿香,正是其化濕解暑,理氣和胃功效的體現,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

太乙救苦丹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太乙救苦丹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瘟疫等症,大黃的清熱瀉火之效可幫助清除體內積熱,緩解病症。
  2. 瀉下通便: 大黃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可幫助排出體內積聚的毒素,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情況。對於熱病患者,便祕常伴隨出現,大黃的通便作用可以幫助排毒解毒,減輕病情。

太乙救苦丹中包含升麻,主要原因如下:

  1. 升麻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升陽舉陷的功效。 太乙救苦丹主治外感風寒、內傷寒邪,升麻能疏散表邪,驅除寒氣,達到解表散寒之效。
  2. 升麻能升提陽氣,扶正祛邪。 太乙救苦丹還用於治療氣虛下陷、陽氣不足的症狀,升麻能升提陽氣,使之回歸正位,達到扶正祛邪之效。

總而言之,升麻在太乙救苦丹中,既能解表散寒,又能升提陽氣,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外感風寒、內傷寒邪、氣虛下陷等疾病的功效。

太乙救苦丹中加入桔梗,主要原因有二:

一、宣肺利咽: 桔梗性平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功效。太乙救苦丹多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痰多粘稠等症,桔梗可幫助宣通肺氣,利咽消腫,使痰液易於排出,緩解不適。

二、通利氣機: 桔梗有通利氣機、散結消腫之效。太乙救苦丹中其他藥物如黃芩、知母等,可能導致氣機阻滯,而桔梗則能促進氣血流通,使藥效更佳,減少副作用。

太乙救苦丹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太乙救苦丹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滯濕阻等症,陳皮能理氣化濕,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脾虛氣滯,增強藥效。
  2. 調和藥性:方中其他藥材如黃芪、白朮等多偏補益,陳皮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補益過度,避免燥熱,使其藥力更加平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

總之,陳皮在太乙救苦丹中起到理氣健脾、調和藥性的作用,為藥效的發揮提供保障。

太乙救苦丹方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之效。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之功效。

方劑中加入金銀花,旨在清熱解毒,以緩解因熱毒所致的各種病症,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發熱等。此外,金銀花亦能涼散風熱,有助於驅散外感風熱,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的功效。

太乙救苦丹中包含香附,主要原因有二: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性平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疏肝理氣、止痛的效果。太乙救苦丹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胸悶脅痛、脘腹脹痛等症,香附可以疏通肝氣,緩解胸脅疼痛,緩解肝氣鬱結帶來的不適。
  2. 調和脾胃,促進消化: 香附還具有一定的健脾和胃之功,能促進消化,緩解肝鬱所致的脾胃不和,進而更全面地治療疾病。

因此,香附在太乙救苦丹中起到疏肝解鬱、理氣止痛、調和脾胃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太乙救苦丹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燥濕健脾: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能祛除脾胃濕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太乙救苦丹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濕濁內阻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蒼朮的加入可助於健脾燥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從而緩解上述症狀。

二、祛風除濕:蒼朮還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能疏通經絡,驅散寒濕。太乙救苦丹中常配伍其他具有祛風除濕功效的藥物,如羌活、獨活等,蒼朮的加入可增強祛風除濕之力,進一步改善濕邪阻滯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

太乙救苦丹方中包含麻黃,主要原因在於其 發汗解表 的功效。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散寒、發汗解表、利水消腫的功效。此方中,麻黃與其他藥材配合,可有效治療因風寒侵襲導致的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

此外,麻黃亦可 通鼻竅,有助於解除鼻塞,改善呼吸困難,進一步促進體內寒氣的排出。總體而言,麻黃在太乙救苦丹方中,發揮了重要的解表發汗、通鼻竅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風寒感冒等症狀。

太乙救苦丹方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 半夏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方中加入半夏,可有效祛除濕邪,化解痰飲,改善因痰濕阻滯所致的胸悶、咳嗽等症狀。
  2. 和胃止嘔: 半夏還具有和胃止嘔的作用,能緩解因濕邪犯胃所致的嘔吐、反胃等症狀。方中加入半夏,有助於調節脾胃功能,緩解因痰濕阻滯胃氣所致的消化不良等問題。

太乙救苦丹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功效。對於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導致的胸腹脹痛、胃脘疼痛等症狀,木香能有效緩解。
  2. 健脾燥濕、化濕止瀉:木香還具有一定的健脾燥濕之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濕困、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在太乙救苦丹中,木香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增強藥效,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

太乙救苦丹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表散寒: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功效。太乙救苦丹多用於治療寒邪侵襲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紫蘇葉能驅散寒邪,溫肺止咳,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理氣化痰:紫蘇葉還具有理氣化痰、止嘔的作用。太乙救苦丹中往往也加入其他理氣化痰的藥物,紫蘇葉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理氣化痰的效果,改善因寒邪阻滯所致的胸悶氣短、痰多咳嗽等症狀。

太乙救苦丹中包含滑石,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方劑中若有濕熱內蘊,或因濕熱導致的小便不利、淋痛等症狀,滑石能有效清熱利濕,使小便通暢,緩解不適。

二、 利水消腫: 滑石亦有利水消腫之功。若患者因濕熱阻滯導致水腫,滑石可幫助利水消腫,解除水腫之苦。

「太乙救苦丹」方劑中含有大戟,這主要由於大戟具有以下特性:

  1. 破堅消積:大戟性峻,能瀉火通便,對於積滯難消、腹脹便祕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攻毒散結:大戟具有毒性,能攻散寒凝血瘀,對於腫瘤、瘰癧、乳癰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然而,大戟毒性較大,需慎用,且需要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辨證論治,才能發揮其藥效,避免產生不良反應。

太乙救苦丹中加入千金子霜,主要考慮其兩方面的功效:

  1. 清熱解毒:千金子霜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效。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皮膚濕疹等症。太乙救苦丹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加入千金子霜可以加強其清熱解毒的作用,更有效地消解體內熱毒。
  2. 通經活絡:千金子霜還有通經活絡的功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太乙救苦丹常用於治療各種疼痛,例如頭痛、牙痛、腹痛等,加入千金子霜可以配合其止痛活絡之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太乙救苦丹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肺散寒,止咳化痰:細辛性溫,入肺經,能溫肺散寒,化解肺氣壅滯,對於寒邪客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具有良好療效。

2. 通鼻竅,止鼻塞:細辛亦能通鼻竅,散寒止痛,對於風寒襲肺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疼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綜上所述,細辛在太乙救苦丹中能夠發揮溫肺散寒、止咳化痰、通鼻竅等功效,有助於改善因寒邪入侵所致的呼吸道疾病,符合方劑整體的治療理念。

太乙救苦丹中含有烏頭,主要原因在於烏頭的藥性峻猛,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溫經通絡之效。對於寒邪入經、筋骨疼痛、風濕痺痛等症,烏頭能迅速發揮作用,達到止痛的效果。

然而,烏頭毒性強烈,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其毒性主要集中在根部,需經過炮製處理才能減低毒性,確保安全。使用時需嚴格控制劑量,避免中毒。

太乙救苦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雌黃(化學名:三硫化二砷)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特定的療效。雌黃的性質寒涼,具有解毒、消腫的功能,常用於熱毒型疾病的治療。雌黃能夠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對於一些因熱毒所引起的疾病,如皮膚病、瘡瘍等,能有效減輕症狀。

另外,雌黃在中醫中也被視為一種能驅邪邪氣的重要成分,可以通過其解毒功能,阻止邪氣對身體的侵害。因此,太乙救苦丹中包含雌黃,可以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在治療外感熱毒、內傷瘀毒等方面表現更為突出。

然而,由於雌黃中含有砷元素,其使用必須謹慎,以避免毒性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使用含雌黃的方劑時,需要遵循醫師的指導,確保安全有效。

太乙救苦丹中包含雄黃,主要基於其解毒、殺蟲、消腫止痛之功效。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解毒、殺蟲、消腫止痛之效。古人認為,雄黃可解百毒,用於治療瘟疫、瘡毒、蛇蟲咬傷等疾病。在太乙救苦丹中,雄黃主要用於解毒殺蟲,針對因邪毒入侵所致的疾病,如疫病、熱毒、風毒等,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此外,雄黃也具有驅邪辟邪之功效,古人認為其可以驅除鬼魅,避免邪祟入侵。因此,在太乙救苦丹中,雄黃也起到驅邪避穢之功效,以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太乙救苦丹方中包含硃砂,主要源於其鎮心安神之效。

硃砂性寒,味甘,歸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古人認為,心為君主之官,主神明,而硃砂可入心經,鎮心安神,故而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此外,硃砂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熱病神昏、咽喉腫痛等症狀。因此,在太乙救苦丹中,硃砂可起到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目的。

太乙救苦丹中包含麝香,主要源於其獨特的藥理作用:

  1. 開竅醒神:麝香性溫通開竅,能有效改善神志昏迷、痰濁阻竅等症狀,有助於提升患者的意識和清醒程度。
  2. 活血化瘀: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具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太乙救苦丹中加入麝香,旨在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太乙救苦丹

  • 成分:

  • 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

  •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金銀花: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

  •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

  • 滑石: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

  • 大戟: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

  • 千金子霜: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止瀉、止痢、止血、明目、消積、止咳。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雌黃:廣譜殺蟲、活血化瘀、解毒、止咳化痰、燥濕。

  • 雄黃: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 主治功效:

  • 瘟疫時症:是指是由瘟疫引起的各種疾病,患者常表現爲心慌、神志不清。

  • 心悶神昏:是指胸悶、心悸、神志不清。

  • 傷寒狂語:是指由傷寒引起的疾病,患者常表現為高燒、神志不清、胡言亂語。

  • 胸膈壅滯:是指胸部和膈膜部位有氣滯,患者常表現為胸悶、疼痛、呼吸不暢。

  • 伏暑寒熱:是指在夏季潛伏的寒邪,到了秋冬季發作,引起寒熱交替的疾病。

  • 霍亂吐瀉:是指由霍亂引起的疾病,患者常表現爲腹瀉、嘔吐、脫水。

  • 風瘴痧氣:是指由風、瘴、痧引起的疾病,患者常表現爲頭痛、發熱、肌肉痠痛。

  • 小兒諸驚疳痢:是指小兒的各種驚厥、疳積和痢疾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丹參3兩,箭羽3兩,飯豆3兩,藿香1兩5錢,大黃1兩5錢,升麻1兩5錢,桔梗1兩5錢,廣皮1兩5錢,銀花1兩5錢,毛菇1兩5錢,倍子1兩5錢,香附1兩5錢,茅朮7錢5分,麻黃豆根7錢5分,半夏7錢5分,木香7錢5分,蘇葉7錢3分,滑石7錢,大戟6錢,千金霜6錢,細辛6錢,川烏6錢,雌黃6錢,雄黃6錢,朱砂5錢,麝香1錢5分。
生曬為末,糯米粉7兩為丸。
開水送服。
孕婦忌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太乙救苦丹是一張中藥方劑,使用時應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肺炎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昏迷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太乙救苦丹,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丹參3兩,箭羽3兩,飯豆3兩,藿香1兩5錢,大黃1兩5錢,升麻1兩5錢,桔梗1兩5錢,廣皮1兩5錢,銀花1兩5錢,毛菇1兩5錢,倍子1兩5錢,香附1兩5錢,茅朮7錢5分,麻黃7錢5分,豆根7錢5分,半夏7錢5分,木香7錢5分,蘇葉7錢3分,滑石7錢,大戟6錢,千金霜6錢,細辛6錢,川烏6錢,雌黃6錢,雄黃6錢,朱砂5錢,麝香1錢5分。 主治:瘟疫時症,心悶神昏,傷寒狂語,胸膈壅滯,伏暑寒熱,霍亂吐瀉,風瘴痧氣,小兒諸驚疳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