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萬應丹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方劑,廣泛應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其中,斑蝥作為方劑的重要組成成分,具有特殊的藥效。斑蝥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能夠驅蟲、消腫,並且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有助於清熱解毒。其性味 pungent 和 bitter,入肝、脾經,能夠調和臟腑功能,增強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另外,斑蝥在中醫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癌症等疑難雜症,這主要得益於其抑制腫瘤生長的潛力。研究發現,斑蝥提取物對某些癌細胞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被納入萬應丹中,以增強其抗病能力。
然而,斑蝥的使用需謹慎,因其毒性較強,若用量不當可能顯示出副作用。因此,萬應丹的配方講究,強調在中醫專業人士指導下使用,以保證療效和安全。
萬應丹中包含烏頭,源於其辛溫燥烈之性,可驅寒止痛,散瘀消腫,對於寒邪侵襲所致的病症有較佳療效。
烏頭毒性較強,故在方劑中需嚴格控制用量,並與其他藥物配伍,以減輕其毒性,發揮其療效。例如,與甘草等藥物配伍,可緩解烏頭的毒性,並增強其止痛作用。
同時,醫生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等因素,謹慎使用萬應丹,並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以確保用藥安全。
萬應丹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破瘀散結:三稜性溫,味苦辛,歸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能有效破除血瘀,疏通經絡,改善疼痛。
- 消積導滯:三稜還兼具消食化積的作用,可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改善因積滯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因此,在萬應丹中加入三稜,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消積導滯等多重功效,使其更能治療多種病症,符合其“萬應”之名。
萬應丹中包含莪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消積化滯: 莪朮性溫,味辛苦,歸肝、脾經,具有破氣消積、行氣止痛之功效。對於因飲食積滯、氣機阻滯而引起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莪朮能有效消解積滯,促進消化,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 莪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莪朮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因此,莪朮在萬應丹中起到消積化滯、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多種疾病。
萬應丹中含有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精血: 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精血、烏髮黑髮、滋陰潤燥的功效。萬應丹常用於治療血虛、精虧、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症狀,而何首烏可補充精血,增強體質,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 消瘀止痛: 何首烏亦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萬應丹中常含有其他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藥材,如丹參、川芎等,而何首烏可協同作用,加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萬應丹中包含茴香,主要原因如下: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茴香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行氣止痛,健脾開胃:茴香能行氣止痛,並能健脾開胃,促進消化,對於食積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因此,萬應丹中加入茴香,可以起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健脾開胃的功效,對於多種寒凝氣滯、食積脹滿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萬應丹方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萬應丹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疾病,生地黃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可有效緩解熱毒對人體的傷害。
- 滋陰潤燥: 生地黃入肝腎經,能滋陰潤燥,緩解熱毒對陰液的損傷。萬應丹中常加入一些燥熱之品,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
總之,生地黃在萬應丹中起到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重要作用,使其能更有效地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等病症。
萬應丹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熟地黃為滋陰補血要藥,能補益腎精,填精髓,改善因腎虛導致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等症狀,同時也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血容量。
- 配伍協調,增強療效:熟地黃的滋陰作用,能與其他藥材相互協調,增強藥效。例如,與當歸、川芎等活血化瘀藥材配合,能更好地改善血瘀情況;與黃芪、黨參等補氣藥材配合,能補氣養血,提高機體抵抗力。
萬應丹中含有牽牛子,主要基於其瀉下通便的功效。
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肺、脾、大腸經,具有瀉水逐痰、消積導滯的功效。對於水腫、腹脹、便祕、痰多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萬應丹作為一種複方,常用於治療濕熱、積滯、水腫、痰多等症。牽牛子的加入,可以有效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積滯,同時也能起到利水消腫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整體療效。
萬應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雄黃,這引起了不少關注。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具有抗菌、消炎及解毒的特性。在古代醫學中,雄黃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類皮膚病以及毒蛇咬傷等情況,其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驗證。此外,雄黃在中藥理論中常被視為具有驅邪解毒的功能,可以用來對抗體內的邪氣與毒素,這使得萬應丹在調理人體及改善健康方面的作用更加顯著。
然而,雖然雄黃在某些情況下能發揮重要功效,但由於其含有砷元素,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在使用含有雄黃的方劑時,應特別謹慎,並遵循醫師的指導。此外,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對於中藥材的安全性及效能的研究愈發深入,推動傳統醫學與現代科學相結合,以便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
萬應丹中包含五靈脂,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五靈脂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其藥性與萬應丹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可有效改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例如,五靈脂與川芎、乳香、沒藥等藥材合用,可加強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
萬應丹方劑中包含硃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古代醫家認為,心主神明,硃砂可以平心降火,安神定志,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 外用殺蟲: 硃砂具有殺蟲止癢之功效,可外用治療疥瘡、濕疹等皮膚病。在萬應丹中,硃砂配合其他藥物,可以增強其殺蟲止癢效果。
萬應丹方劑中加入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補腎,固本培元: 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填髓之效。對於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昏耳鳴、陽痿早洩等症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龜板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攻心、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
因此,龜板在萬應丹中起到滋陰補腎、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以增強藥效,達到治療多種疾病的效果。
萬應丹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其毒性和藥性。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腎經,具有解毒消腫、通絡止痛、息風止痙等功效。其毒性可攻毒拔毒,治療毒蛇咬傷、疔瘡腫毒、癰疽等症。同時,全蠍亦能活血化瘀,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
萬應丹為治傷風發熱、咳嗽、咽痛、頭痛等症的常用方劑,全蠍的加入可疏散風邪、清熱解毒,並緩解疼痛、止痙,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藥效。
萬應丹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萬應丹常用於治療濕痰阻肺、咳嗽痰多、胸悶氣促等症,半夏可以有效祛除濕痰,使肺氣通暢。
- 降逆止嘔:半夏能降胃氣,止嘔逆,對於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具有很好的療效。萬應丹中加入半夏,可以緩解藥物對胃腸的刺激,避免出現嘔吐等不良反應。
此外,半夏還具有解毒的作用,可以減輕其他藥物的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萬應丹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萬應丹作為治療熱證、火毒的方劑,大黃可以有效地清泄體內積熱,解除毒素,從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目的。
- 活血化瘀:大黃除了清熱瀉火外,還具有活血化瘀、破瘀止痛的作用。萬應丹治療的病症,往往伴隨瘀血阻滯,大黃的加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利於炎症消退,緩解疼痛。
總而言之,大黃在萬應丹方劑中,發揮著清熱瀉火、活血化瘀的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萬應丹中含有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緩解疼痛、止血: 白芍具有鎮痛、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各種疼痛,尤其對於腹痛、經痛等有較好療效。同時,白芍還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療外傷出血、內出血等。
- 養血柔肝: 白芍能夠養血柔肝,改善血虛、肝氣不舒等症狀。在萬應丹中,白芍可以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發揮更好的療效。
萬應丹中含有赤芍,其主要作用在於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赤芍性寒,味苦,歸肝經,能清熱涼血,降肝火,並有活血化瘀之效。
此方中加入赤芍,一方面可針對熱毒瘀血之症,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另一方面也能緩解因熱毒壅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赤芍的加入,對於治療熱毒瘀血之症,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萬應丹中含有麻黃,主要源於其發散風寒、宣肺止咳之效。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可宣肺解表,發散風寒,並能促進汗液排出,達到解熱止痛的效果。
此外,麻黃亦能通鼻竅,利呼吸,對於風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具有明顯療效。因此,將麻黃加入萬應丹,可增強其治療風寒感冒、咳嗽、鼻塞等症的功效。
萬應丹中加入升麻,主要是利用其 解表發汗、升陽舉陷 的功效。
升麻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脾經。其藥性輕揚,能疏散風邪,發汗解表,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發熱、鼻塞流涕等症。同時,升麻亦能升舉陽氣,固護脾胃,對於脾胃虛弱、氣陷下垂所致的脘腹疼痛、久瀉不止等症也有療效。
因此,在萬應丹的組成中,升麻可發揮解表散寒、升陽固脾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提升藥效。
萬應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驅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驅風止痙、解毒散結之效。對於因風邪入絡、肝風內動導致的痙攣抽搐、口眼歪斜等症狀,白僵蠶能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
- 清熱解毒:白僵蠶亦具清熱解毒之功,能有效治療因熱毒鬱結、血瘀不通導致的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病症。與萬應丹其他藥物相配合,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萬應丹中加入杏仁,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特性:
- 宣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潤肺化痰之效。對於因外感風寒所致的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杏仁可幫助宣散肺氣,化解痰飲,緩解呼吸道不適。
- 清熱解毒:杏仁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杏仁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因此,萬應丹中加入杏仁,可以起到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多種呼吸道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萬應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降低藥物刺激性的作用。萬應丹通常由多味藥材組成,甘草可協調各藥材的功效,避免藥性過於偏激,減少對人體的副作用。
-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甘草具備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等功效。在萬應丹中,甘草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使藥效更全面,療效更顯著。例如,甘草能與黃芩等清熱藥材配合,增強其清熱解毒的效果。
萬應丹中包含蜈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絡止痛: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風濕痺痛、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症狀,蜈蚣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傷患恢復。
- 解毒消腫:蜈蚣還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對於蛇蟲咬傷、毒瘡腫毒等,蜈蚣能迅速解毒,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在萬應丹中加入蜈蚣,旨在發揮其通絡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多種疾病的效果。
萬應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濃烈,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用於治療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
2. 活血止痛: 麝香性溫通經絡,能活血化瘀,止痛消腫。對於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症,具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萬應丹中加入麝香,既可起到開竅醒神的作用,又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從而達到治療多種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萬應丹」解說
中藥方劑「萬應丹」,具有補氣、益血、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各種疾病,如傷寒、瘟疫、中暑、瘧疾、山嵐瘴氣、感冒、咳喘痰多、鼻衄、吐血、腸風下血、食積腹痛、霍亂吐瀉、脅痛、心氣走痛、大便閉澀、五淋痛甚、四肢浮腫、遍身骨節疼痛、腰痛怕冷、手足拘攣、痿弱難伸、年久風氣疼、中風口啞不語、半身不遂、盜汗、耳聾眩暈、陰癥熱燥、夢與鬼交、夢泄遺精、痰迷心竅、婦人月經不調、血崩、赤白帶下、乳癰、胎衣不下、產後血痛、小兒驚風發熱、吐乳夜啼、慢脾風、大頭瘟、疳積、泄瀉、耳內流膿、無名腫毒、癰疽、背瘡、流註、結核走竄、楊梅瘡、天皰瘡、喉癬、喉蛾、目赤澀痛、皮膚癢極、五蠱脹腫等。
中藥方劑組成及功效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莪朮: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
- 龜板: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
- 何首烏: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牽牛子: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
- 三稜: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蜈蚣:平肝熄風、清肝熱、通絡定痛、活血化瘀。
- 五靈脂: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
- 茴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雄黃: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 斑蝥: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
總結
中藥方劑「萬應丹」組成複雜,具有多種功效,可治療多種疾病。但由於組成藥材毒性較大,使用時應謹慎,嚴格遵照醫囑。
傳統服藥法
烏藥113兩,防風113兩,紫蘇113兩,半夏113兩,川芎113兩,厚朴113兩,香附113兩,白芷113兩,甘草45兩,枳殼45兩,青皮40兩,麥芽40兩,白蔻75兩,朱砂80兩,草果36兩5錢,神曲1048兩。
上各為末,薑汁水滴為丸。
每服3錢,小兒每服1錢,淡薑湯送下。
孕婦勿服。小兒未出天花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萬應丹是一味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散結等功效的中藥方劑,但其性質比較強烈,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萬應丹,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五引《蘭室秘藏》。 組成:青蒿節、紅雲、雪。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
萬應丹, 出處:《綱目拾遺》卷八引海昌方。 組成:人中白(以露天不見糞者方佳,火煅醋淬7次)1兩,神曲5錢,白蔔子5錢,地骷髅(即土中蘿蔔)5錢,砂仁2錢(以上俱炒),陳香橼1個。 主治:黃疸變爲臌脹,氣喘,翻胃,胸膈飽悶,中脘疼痛;噤口痢疾,結胸傷寒,傷力黃腫;小兒疳疾結熱。
萬應丹, 出處:《醫學探驪集》卷三。 組成:江子霜6錢(要肥潤者,去皮,去淨油),木香1兩5錢,丁香1兩,乳香1兩5錢,豬牙皂1兩,皂礬1兩,沉香1兩,葶藶子1兩。 主治:溫脾暖胃。主治:傷寒病後,脾胃爲熱所傷,或因飲食生冷之物,脾胃爲生冷所傷,至病後脈象微細,不思飲食;胃脘痛,泄瀉,腹痛,痢疾。
萬應丹, 出處:《同夀錄》卷一。 組成:烏藥113兩,防風113兩,紫蘇113兩,半夏113兩,川芎113兩,厚朴113兩,香附113兩,白芷113兩,甘草45兩,枳殼45兩,青皮40兩,麥芽40兩,白蔻75兩,朱砂80兩,草果37兩5錢,神曲1048兩。 主治:中風中寒,中氣中暑,口眼歪邪,牙關緊閉,不省人事;紅白痢疾,水瀉瘧疾,霍亂吐瀉,腹痛轉筋,山嵐瘴氣,吐酸,傷食生冷,胃口停痰,胸膈脹悶,不思飲食;遠方不服水土,作瀉,心痛,惡心;四時感冒傷寒,頭疼發熱,遍身疼痛,惡寒無汗,傷風咳嗽;婦人産後昏迷,惡露不盡;小兒急慢驚風。
萬應丹, 出處:《良方合壁》卷上。 組成:香附4兩(酒、醋、童便,乳汁4制,各拌浸1兩),皂礬2兩(隔紙炒),乾漆4錢(炒淨煙),陳皮5錢(鹽水炒),山棱1兩(醋制,炒),青皮5錢(炒)山梔5錢(炒),麥芽1兩(炒),乾薑5錢(炒),針砂3錢(炒),神曲1兩(醋制,炒),枳殼1兩(炒),枳實1兩(炒),山楂2兩(炒),莪朮1兩(醋制,炒),烏藥2兩(炒),大黃1兩(酒制,炒),良薑5錢(炒),檳榔5錢(炒)胡連5錢(水炒),豬苓5錢(炒),澤瀉5錢(炒),厚朴1兩(去皮,薑汁制,炒),川楝子5錢(酒制,炒),使君子肉5錢(炒)。 主治:黃疸,痞塊;婦人痛經;小兒疳膨食積。
萬應丹, 出處:《串雅補》卷一。 組成:斑蝥(糯米泔浸1宿,炒黃色勿令焦)5錢,川烏(煨)5錢,草烏(炒)5錢,三棱5錢,莪朮5錢,首烏5錢,大茴5錢,生地5錢,熟地5錢,黑醜5錢,白醜5錢,雄黃5錢,五靈脂5錢,朱砂5錢,龜闆5錢,全蠍5錢,甲片5錢,半夏(薑制)3錢,大黃3錢,白芍3錢,赤芍3錢,麻黃3錢,升麻2錢,僵蠶4錢,杏仁20粒(去皮,炙),生草1兩,川蜈蚣10條(酒洗,炙乾),麝香5分。 主治:傷寒,瘟疫,中暑,瘧疾,山嵐瘴氣,感冒,咳喘痰多,鼻衄,吐血,腸風下血,食積腹痛,霍亂吐瀉,脅痛,心氣走痛,大便閉澀,五淋痛甚,四肢浮腫,遍身骨節疼痛,腰痛怕冷,手足拘攣,痿弱難伸,年久風氣疼,中風口啞不語,半身不遂,盜汗,耳聾眩暈,陰癥熱燥,夢與鬼交,夢泄遺精,痰迷心竅。婦人月經不調,血崩,赤白帶下,乳癰,胎衣不下,産後血痛。小兒驚風發熱,吐乳夜啼,慢脾風,大頭瘟,疳積,泄瀉,耳內流膿。無名腫毒,癰疽,背瘡,流註,結核走竄,楊梅瘡,天皰瘡,喉癬,喉蛾,目赤澀痛,皮膚癢極,五蠱脹腫。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