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黃飲子

TENG HUANG YI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心經 15%
脾經 13%
肝經 11%
胃經 10%
腎經 5%
大腸經 5%
膀胱經 5%
小腸經 4%
三焦經 3%
膽經 2%
心包經 1%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藤黃飲子」介紹

主治功效:所有膿腫、瘡患腫痛。

方劑組成

  • 金銀花:性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等功效。
  •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等功效。
  • 烏頭:性溫辛,有毒,具有活絡止痛等功效。
  •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等功效。
  •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
  • 赤芍:性微涼,味酸,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功效。
  • 薄荷:性辛涼,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等功效。
  • 連翹:性苦微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等功效。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等功效。
  • 當歸:性溫味甘,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
  •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等功效。
  • 白朮:性味甘平,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等功效。
  •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
  • 梔子:性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等功效。
  • 人參:性甘,微溫,具有補氣、益智、安神、補血等功效。
  • 滑石: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等功效。
  • 芒硝: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藤黃飲子」主要成分是金銀花、黃耆、防風、烏頭、羌活、大黃、赤芍、薄荷、連翹、麻黃、當歸、石膏、黃芩、桔梗、白朮、茯苓、荊芥、甘草、梔子、人參、滑石、芒硝,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用於治療所有膿腫、瘡患腫痛。

傳統服藥法


金銀花4兩,黃耆4兩,防風4兩,川烏4兩,羌活4兩,大黃4兩,赤芍藥4兩,薄荷4兩,連翹4兩,麻黃4兩,當歸4兩,石膏4兩,黃芩4兩,桔梗4兩,白朮4兩,白茯苓4兩,荊芥3錢,甘草3錢,山梔子半兩,人參7錢半,滑石6錢,芒消1錢。
上為粗末。
每服半兩,水2盞,加生薑3片,剪服。

方劑組成解釋


藤黃飲子由金銀花、黃耆、防風、烏頭、羌活、大黃、赤芍、薄荷、連翹、麻黃、當歸、石膏、黃芩、桔梗、白朮、茯苓、荊芥、甘草、梔子、人參、滑石、芒硝等中藥組成。

金銀花清熱解毒,黃耆補氣固表,防風祛風解表,烏頭散寒止痛,羌活祛風除濕,大黃瀉火通便,赤芍活血化瘀,薄荷疏散風熱,連翹清熱解毒,麻黃發汗解表,當歸補血活血,石膏清熱瀉火,黃芩清熱燥濕,桔梗宣肺利咽,白朮健脾燥濕,茯苓利水滲濕,荊芥疏散風熱,甘草緩急和中,梔子清熱利濕,人參大補元氣,滑石利尿通淋,芒硝瀉火通便。

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藤黃飲子,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二。 組成:金銀花4兩,黃耆4兩,防風4兩,川烏4兩,羌活4兩,大黃4兩,赤芍藥4兩,薄荷4兩,連翹4兩,麻黃4兩,當歸4兩,石膏4兩,黃芩4兩,桔梗4兩,白朮4兩,白茯苓4兩,荊芥3錢,甘草3錢,山梔子半兩,人參7錢半,滑石6錢,芒消1錢。 主治:一切癰疽瘡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