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耳鳴耳聾」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耳鳴耳聾是中醫常見的病症,多由肝腎不足、痰濁阻塞、風邪入侵等原因引起。

耳鳴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耳內有聲音,如蟬鳴、雷鳴、風聲、流水聲等,可為持續性或間歇性,可為單側或雙側,可為高音或低音,可為尖銳或沉悶。

耳聾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聽力下降,可為一側或雙側,可為突發性或緩慢性,可為完全性或部分性。

中醫治療耳鳴耳聾,主要以辨證論治為原則,根據患者的不同體質和病情,給予相應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

  • 補益肝腎:適用於肝腎不足型耳鳴耳聾,症見耳鳴耳聾、頭暈目眩、腰膝酸軟、乏力健忘等。常用方藥有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
  • 化痰散結:適用於痰濁阻塞型耳鳴耳聾,症見耳鳴耳聾、頭重如裹、痰多咳嗽、胸悶氣短等。常用方藥有二陳湯、三子養親湯等。
  • 祛風通絡:適用於風邪入侵型耳鳴耳聾,症見耳鳴耳聾、頭痛目眩、鼻塞流涕、肢體麻木等。常用方藥有葛根湯、羌活勝濕湯等。

耳鳴耳聾是中醫常見的病症,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甚至失聰。因此,如果出現耳鳴耳聾的症狀,應儘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上關

上關

  • 1.《針灸聚英》:「聽會,耳微前陷中。上關下一寸。動脈宛宛中。張口得之。銅人。針七分。留三呼。得氣即瀉。不須補。日灸五壯止三七壯。十日後。依前報灸。明堂。針三分。灸三壯。主耳鳴耳聾。牙車脫臼。相離一二寸。牙車急不得嚼物。齒痛惡寒。狂走瘛瘲。恍惚不樂。中風口喎斜。手足不隨。
  • 2.《針灸逢源》:「客主人(一名上關),在耳前起骨上。開口有空本輸篇曰。刺之呿不能欠。手足少陽足陽明之會。(針一分。不得深灸三壯)治口眼偏斜。耳鳴耳聾。
  • 3.《針灸資生經》:「刺一分。留一呼。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明下云、療耳鳴聾。百會、治耳鳴耳聾。(銅)絡卻、治頭旋耳鳴。(銅)浮白、治耳鳴嘈嘈無所聞。和髎、治耳中䐜䐜。(見牙緊急。)上關、治耳中如蟬聲。(見偏風。)耳門、治耳鳴如蟬聲。(見聤耳。)聽會、聽宮、治耳蟬聲。
  • 4.《針灸資生經》:「天牖、(又主耳不聰。)四瀆、主耳暴聾。(千)外關、會宗、主耳渾渾淳淳。聾無所聞。商陽、主耳中風聾鳴。(見耳鳴。)天牖、主耳不聰。明下云、療暴聾。上關等、主耳鳴聲。(見耳鳴。)商陽、(見熱病無汗。)陽谷、(明同。)百會、治耳鳴耳聾。(銅)束骨、(見腰僂。
  • 5.《普濟方·針灸》:「治耳鳴耳聾。狀如蟬聲。穴上關

聽會

聽會

  • 1.《針灸聚英》:「聽會,耳微前陷中。上關下一寸。動脈宛宛中。張口得之。銅人。針七分。留三呼。得氣即瀉。不須補。日灸五壯止三七壯。十日後。依前報灸。明堂。針三分。灸三壯。主耳鳴耳聾。牙車脫臼。相離一二寸。牙車急不得嚼物。齒痛惡寒。狂走瘛瘲。恍惚不樂。中風口喎斜。手足不隨。
  • 2.《針灸資生經》:「刺一分。留一呼。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明下云、療耳鳴聾。百會、治耳鳴耳聾。(銅)絡卻、治頭旋耳鳴。(銅)浮白、治耳鳴嘈嘈無所聞。和髎、治耳中䐜䐜。(見牙緊急。)上關、治耳中如蟬聲。(見偏風。)耳門、治耳鳴如蟬聲。(見聤耳。)聽會、聽宮、治耳蟬聲。

下關

下關

  • 1.《針灸甲乙經》:「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熇熇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

中渚

中渚

  • 1.《針灸甲乙經》:「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熇熇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

天容

天容

  • 1.《針灸甲乙經》:「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熇熇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

天窗

天窗

  • 1.《針灸甲乙經》:「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熇熇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
  • 2.《針方六集》:「天窗二穴,治一切瘰癧,耳鳴耳聾,頰腫喉痛,暴喑不言,肩痛引項,不能四顧,中風齒噤。

外關

外關

  • 1.《針灸甲乙經》:「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熇熇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
  • 2.《針灸資生經》:「天牖、(又主耳不聰。)四瀆、主耳暴聾。(千)外關、會宗、主耳渾渾淳淳。聾無所聞。商陽、主耳中風聾鳴。(見耳鳴。)天牖、主耳不聰。明下云、療暴聾。上關等、主耳鳴聲。(見耳鳴。)商陽、(見熱病無汗。)陽谷、(明同。)百會、治耳鳴耳聾。(銅)束骨、(見腰僂。

合谷

合谷

  • 1.《針灸甲乙經》:「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熇熇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

完骨

完骨

  • 1.《針灸甲乙經》:「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熇熇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

肩貞

肩貞

  • 1.《針灸甲乙經》:「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熇熇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

商陽

商陽

  • 1.《針灸甲乙經》:「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熇熇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
  • 2.《針灸資生經》:「天牖、(又主耳不聰。)四瀆、主耳暴聾。(千)外關、會宗、主耳渾渾淳淳。聾無所聞。商陽、主耳中風聾鳴。(見耳鳴。)天牖、主耳不聰。明下云、療暴聾。上關等、主耳鳴聲。(見耳鳴。)商陽、(見熱病無汗。)陽谷、(明同。)百會、治耳鳴耳聾。(銅)束骨、(見腰僂。

會宗

會宗

  • 1.《針灸甲乙經》:「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熇熇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
  • 2.《針灸資生經》:「天牖、(又主耳不聰。)四瀆、主耳暴聾。(千)外關、會宗、主耳渾渾淳淳。聾無所聞。商陽、主耳中風聾鳴。(見耳鳴。)天牖、主耳不聰。明下云、療暴聾。上關等、主耳鳴聲。(見耳鳴。)商陽、(見熱病無汗。)陽谷、(明同。)百會、治耳鳴耳聾。(銅)束骨、(見腰僂。

翳風

翳風

  • 1.《針灸甲乙經》:「下頰取之,譬如破聲,刺此(即《九卷》所謂發蒙者)。聾,翳風及會宗、下關主之。耳聾無聞,天窗主之。耳聾,嘈嘈無所聞,天容主之。耳鳴無聞,肩貞及完骨主之。耳中生風,耳鳴耳聾時不聞,商陽主之。聾,耳中不通,合谷主之。耳聾,兩顳顬痛,中渚主之。耳熇熇渾渾無所聞,外關主之。
  • 2.《針方六集》:「翳風二穴,主耳鳴耳聾,口眼喎斜,呵欠脫頷,口噤難言,頰腫,牙車急,耳中膿,瘰癧項強。

百會

百會

  • 1.《金針秘傳》:「5.百會:一穴,一名三陽五會。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督脈、足太陽交會於巔上。治小兒脫肛久不瘥,風癇中風,角弓反張,或多哭,言語不擇,發即無時,盛則吐沫,心煩驚悸,健忘痎瘧,耳鳴耳聾,鼻塞不聞香臭。針入二分,得氣即瀉。可灸七壯,至七七壯即止。
  • 2.《針灸資生經》:「刺一分。留一呼。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明下云、療耳鳴聾。百會、治耳鳴耳聾。(銅)絡卻、治頭旋耳鳴。(銅)浮白、治耳鳴嘈嘈無所聞。和髎、治耳中䐜䐜。(見牙緊急。)上關、治耳中如蟬聲。(見偏風。)耳門、治耳鳴如蟬聲。(見聤耳。)聽會、聽宮、治耳蟬聲。
  • 3.《針灸資生經》:「天牖、(又主耳不聰。)四瀆、主耳暴聾。(千)外關、會宗、主耳渾渾淳淳。聾無所聞。商陽、主耳中風聾鳴。(見耳鳴。)天牖、主耳不聰。明下云、療暴聾。上關等、主耳鳴聲。(見耳鳴。)商陽、(見熱病無汗。)陽谷、(明同。)百會、治耳鳴耳聾。(銅)束骨、(見腰僂。
  • 4.《普濟方·針灸》:「治耳鳴耳聾。穴百會

前頂

前頂

  • 1.《金針秘傳》:「5.百會:一穴,一名三陽五會。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督脈、足太陽交會於巔上。治小兒脫肛久不瘥,風癇中風,角弓反張,或多哭,言語不擇,發即無時,盛則吐沫,心煩驚悸,健忘痎瘧,耳鳴耳聾,鼻塞不聞香臭。針入二分,得氣即瀉。可灸七壯,至七七壯即止。

陽交

陽交

  • 1.《金針秘傳》:「5.百會:一穴,一名三陽五會。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督脈、足太陽交會於巔上。治小兒脫肛久不瘥,風癇中風,角弓反張,或多哭,言語不擇,發即無時,盛則吐沫,心煩驚悸,健忘痎瘧,耳鳴耳聾,鼻塞不聞香臭。針入二分,得氣即瀉。可灸七壯,至七七壯即止。

耳門

耳門

  • 1.《針灸資生經》:「刺一分。留一呼。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明下云、療耳鳴聾。百會、治耳鳴耳聾。(銅)絡卻、治頭旋耳鳴。(銅)浮白、治耳鳴嘈嘈無所聞。和髎、治耳中䐜䐜。(見牙緊急。)上關、治耳中如蟬聲。(見偏風。)耳門、治耳鳴如蟬聲。(見聤耳。)聽會、聽宮、治耳蟬聲。

浮白

浮白

  • 1.《針灸資生經》:「刺一分。留一呼。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明下云、療耳鳴聾。百會、治耳鳴耳聾。(銅)絡卻、治頭旋耳鳴。(銅)浮白、治耳鳴嘈嘈無所聞。和髎、治耳中䐜䐜。(見牙緊急。)上關、治耳中如蟬聲。(見偏風。)耳門、治耳鳴如蟬聲。(見聤耳。)聽會、聽宮、治耳蟬聲。

絡卻

絡卻

  • 1.《針灸資生經》:「刺一分。留一呼。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明下云、療耳鳴聾。百會、治耳鳴耳聾。(銅)絡卻、治頭旋耳鳴。(銅)浮白、治耳鳴嘈嘈無所聞。和髎、治耳中䐜䐜。(見牙緊急。)上關、治耳中如蟬聲。(見偏風。)耳門、治耳鳴如蟬聲。(見聤耳。)聽會、聽宮、治耳蟬聲。

聽宮

聽宮

  • 1.《針灸資生經》:「刺一分。留一呼。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明下云、療耳鳴聾。百會、治耳鳴耳聾。(銅)絡卻、治頭旋耳鳴。(銅)浮白、治耳鳴嘈嘈無所聞。和髎、治耳中䐜䐜。(見牙緊急。)上關、治耳中如蟬聲。(見偏風。)耳門、治耳鳴如蟬聲。(見聤耳。)聽會、聽宮、治耳蟬聲。

天牖

天牖

  • 1.《針灸資生經》:「天牖、(又主耳不聰。)四瀆、主耳暴聾。(千)外關、會宗、主耳渾渾淳淳。聾無所聞。商陽、主耳中風聾鳴。(見耳鳴。)天牖、主耳不聰。明下云、療暴聾。上關等、主耳鳴聲。(見耳鳴。)商陽、(見熱病無汗。)陽谷、(明同。)百會、治耳鳴耳聾。(銅)束骨、(見腰僂。

四瀆

四瀆

  • 1.《針灸資生經》:「天牖、(又主耳不聰。)四瀆、主耳暴聾。(千)外關、會宗、主耳渾渾淳淳。聾無所聞。商陽、主耳中風聾鳴。(見耳鳴。)天牖、主耳不聰。明下云、療暴聾。上關等、主耳鳴聲。(見耳鳴。)商陽、(見熱病無汗。)陽谷、(明同。)百會、治耳鳴耳聾。(銅)束骨、(見腰僂。

束骨

束骨

  • 1.《針灸資生經》:「天牖、(又主耳不聰。)四瀆、主耳暴聾。(千)外關、會宗、主耳渾渾淳淳。聾無所聞。商陽、主耳中風聾鳴。(見耳鳴。)天牖、主耳不聰。明下云、療暴聾。上關等、主耳鳴聲。(見耳鳴。)商陽、(見熱病無汗。)陽谷、(明同。)百會、治耳鳴耳聾。(銅)束骨、(見腰僂。

陽谷

陽谷

  • 1.《針灸資生經》:「天牖、(又主耳不聰。)四瀆、主耳暴聾。(千)外關、會宗、主耳渾渾淳淳。聾無所聞。商陽、主耳中風聾鳴。(見耳鳴。)天牖、主耳不聰。明下云、療暴聾。上關等、主耳鳴聲。(見耳鳴。)商陽、(見熱病無汗。)陽谷、(明同。)百會、治耳鳴耳聾。(銅)束骨、(見腰僂。

承泣

承泣

  • 1.《針方六集》:「承泣二穴,不可灸,治口眼喎斜,目瞤,面葉葉動,眼視䀮䀮,目盲赤痛,耳鳴耳聾。一方用艾如麥大,灸二壯,不可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