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承泣穴。承,受也。泣,淚也、水液也。本穴在瞳孔下,當人泣時,此處承受淚水, 針此有收淚之效,故名。
解剖位置
- 在眼睛下方眼眶邊緣上方的位置,位於眼輪匝肌(就是控制我們眨眼的肌肉)中。
- 更深一層,有眼球下面的兩塊肌肉,叫做下直肌和下斜肌。
- 血管方面,這裡有從眶下動脈和靜脈分出來的小血管,還有來自眼動脈和靜脈的分支。
- 神經分布上,有眶下神經的分支以及動眼神經下支的肌肉分支,還有面神經的分支經過此處。
針刺方法
直刺0.3~0.7寸;不宜灸。緩慢進針,不宜提插
注意事項
不做大幅度捻轉
穴道介紹
承泣穴功效「散風清熱,疏邪明目」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夜盲、口眼歪斜、急慢性結膜炎,角膜炎、淚囊炎、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
承泣穴位於足陽明胃經,任脈足陽明之會,是一個治療眼疾的好穴,當眼睛乾澀時,人就會感覺到不舒服,而按摩這個穴位,使氣血旺盛,能夠供應眼睛足夠的血液,讓眼睛保持濕潤舒服,改善黑眼圈,若能配上四白穴一起按摩效果更好。
所謂「肝開竅於目」,肝受血而能視,而肝血稟受於脾胃。脾胃所化生的氣血,散精於肝,通過經脈上榮於目,眼睛因為得到這些營養而變得明亮。中醫認為眼睛之所以能看東西,除了與肝經有關外,還與脾胃有關。
有些人被風一吹時,眼淚就會不自覺地流下來,眼睛模糊,視力也下降了。這種情況叫「迎風流淚」,也可按壓承泣穴和四白穴,效果非常明顯。
眼袋的位置也在於胃經上,有眼袋的人也要經常按摩承泣穴和四白穴;同時再配合按摩足三里穴、豐隆穴,以改善脾胃功能。
穴道配伍
承泣穴位於眼眶下緣,瞳孔直下,屬足陽明胃經。其主治眼部疾患,與經絡循行及臟腑關係密切。以下分析其常見配伍:
1. 目閉不全:承泣穴配攢竹穴、陽白穴
- 原理: 承泣穴主治眼瞼疾患,攢竹穴位於眉頭內側,屬足太陽膀胱經,可疏通經絡,引導氣血運行至眼部,陽白穴位於眉梢上方,亦屬足陽明胃經,與承泣穴相表裡,共同調理眼部經氣。三穴合用,可改善眼瞼肌肉痙攣,促進眼瞼功能恢復。
2. 目痛:承泣穴配睛明穴、攢竹穴、光明穴、風池穴
- 原理: 睛明穴位於目內眥,屬足太陽膀胱經,為眼部經絡之起始穴;光明穴位於目外眥,屬足太陽膀胱經;風池穴位於頸項部,屬足少陽膽經。此配伍由局部到整體,睛明、光明、攢竹穴疏通眼部經絡,風池穴疏通頭頸部經絡,承泣穴則針對眼部疼痛的症狀進行調理,協同作用,達到緩解眼部疼痛的效果。
3. 目赤腫痛:承泣穴配太陽穴、承泣穴;承泣穴配風池穴、睛明穴、耳尖放血
- 原理: 目赤腫痛多屬風熱上攻,太陽穴屬足少陽膽經,具有清熱解毒作用,與承泣穴合用,能迅速消腫止痛。 另一配伍中,風池穴疏通頭頸部經絡,睛明穴疏通眼部經絡,耳尖放血則具有瀉熱解毒之效,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目的。
4. 近視:承泣穴配睛明穴
- 原理: 此配伍主要針對因肝腎不足,經絡不通所致的近視。睛明穴為眼部經絡起始穴,承泣穴則直接作用於眼部,兩穴合用,可改善眼部氣血循環,緩解視力疲勞。
5. 口眼斜:承泣穴配陽白穴
- 原理: 口眼斜症多因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承泣穴與陽白穴同屬足陽明胃經,共同調理眼周肌肉,調節面部神經,以改善口眼歪斜的症狀。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肺結核
- 結膜炎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言語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 言語障礙
- 梅尼爾氏病
- 頭痛
眼與附器疾病
- 白內障
- 容易流眼淚
- 夜盲
- 角膜炎
- 麥粒腫
- 青光眼
- 近視
- 散光
- 乾眼症
- 結膜炎
- 眼睛紅痛
耳與乳突疾病
- 耳鳴
- 暈眩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 慢性肝硬化
艾灸刮痧
不宜運用灸法
按摩推拿
按摩承泣穴步驟:
- 輕柔按壓: 用食指指尖輕輕按壓承泣穴,不要過度用力。
- 垂直按揉: 保持食指垂直,以畫圓的方式按揉承泣穴,每次按揉約100次。
- 緩慢速度: 按揉速度宜慢,以舒適為原則。
- 持續按揉: 每天堅持按揉承泣穴,可有效改善眼部疾病。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