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霖

疫疹一得

疫疹一得

作者:余霖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

溫病專書。二卷。清·餘師愚撰於1794年。作者以其父死於時疫,故究心於疫疹的臨床研究,頗有心得,著成此書。全書重點論述疫診證治,餘氏擅長用石膏治疫疹、溫病,曾有“非石膏不足以治熱疫”的臨床見解,並創用了清瘟敗毒飲等效方,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發展了疫診治法。在發病方面,書中較多地談到運氣主病。現存稿本及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內容:

余霖,字師愚,號東皋,江蘇吳縣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著《疫疹一得》。余氏以其父死於時疫,故究心於疫疹的臨床研究,頗有心得,著成此書。全書重點論述疫診證治,餘氏擅長用石膏治疫疹、溫病,曾有“非石膏不足以治熱疫”的臨床見解,並創用了清瘟敗毒飲等效方,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發展了疫診治法。在發病方面,書中較多地談到運氣主病。現存稿本及清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余霖在《疫疹一得》中指出,疫疹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發病急驟,傳染性強,病情重,死亡率高。他認為,疫疹的發生與天氣、水土、飲食、情志等因素有關,但主要與“運氣”有關。他認為,運氣是一種無形的氣,它可以影響人體的陰陽平衡,從而導致疫疹的發生。

余霖在《疫疹一得》中還提出了“三因”學說,即“風因”、“暑因”、“濕因”。他認為,風、暑、濕是引起疫疹的主要原因。風因是指風邪侵襲人體,導致疫疹的發生;暑因是指暑熱之邪侵襲人體,導致疫疹的發生;濕因是指濕邪侵襲人體,導致疫疹的發生。

余霖在《疫疹一得》中還提出了“三證”學說,即“熱證”、“寒證”、“暑證”。他認為,熱證是指疫疹患者出現高熱、煩躁、口渴、尿黃等症狀;寒證是指疫疹患者出現寒戰、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狀;暑證是指疫疹患者出現頭痛、身痛、胸悶、腹脹等症狀。

余霖在《疫疹一得》中還提出了“三治”學說,即“寒治”、“熱治”、“暑治”。他認為,寒證宜用辛溫解表、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等方法治療;熱證宜用辛涼解表、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等方法治療;暑證宜用辛涼解表、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等方法治療。

余霖在《疫疹一得》中還提出了“三方”學說,即“清瘟敗毒飲”、“銀翹散”、“桑菊飲”。他認為,清瘟敗毒飲是治療疫疹的首選方劑,它具有清熱解毒、宣肺透邪、解表散結的作用;銀翹散是治療疫疹的常用方劑,它具有清熱解毒、宣肺透邪的作用;桑菊飲是治療疫疹的有效方劑,它具有清熱解毒、宣肺透邪的作用。

余霖在《疫疹一得》中還提出了“三禁”學說,即“禁酒”、“禁房事”、“禁生冷”。他認為,疫疹患者在發病期間,應禁酒、禁房事、禁生冷,以免加重病情。

余霖在《疫疹一得》中還提出了“三宜”學說,即“宜飲熱粥”、“宜多休息”、“宜多喝水”。他認為,疫疹患者在發病期間,應多飲熱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