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霖

《疫疹一得》~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藥之主宰

天時,風熱大作,雨生羽蟲。

民病,淚出,耳鳴,掉眩。

四之氣:太陰濕土用事,土木相形,瀉酸益甘。

自六月大暑節起,至八月白露終止。

天時,熱氣返用,山澤濛云,暴雨溽濕。

民病,心夢邪,黃疸,面為浮腫。

五之氣:陽明燥金用事,以金形肝,瀉肺益肝。

自八月秋分節起,至十月立冬終止。天時,燥濕更勝,沉陰乃布,風雨乃行。

民病,寒氣及體,肺受風,脾受濕,發為瘧。

六之氣:太陽寒水用事,主助客盛,瀉酸補肝。

自十月小雪節起,至十二月小寒終止。

天時,畏火司食,陽乃火化,蟄蟲出現,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

民病,瘟疫,心腎相制。

運氣便覽終。

圖訣附後:

南政司天北在泉,厥陰右寸不虛言,太陰左寸攸來應,少陰兩寸盡沉潛。

北政司天南在泉,厥陰左尺劫空間,太陰右尺不相應,少陰兩天盡皆藏。

辛少羽北方水

癸少徵南方火

庚太商金西方

壬太角木東方

甲太宮土中宮

厥陰司天,衝陽絕,死不治。

少陰司天,尺澤絕,死不治。

太陰司天,太谿絕,死不治。

少陽司天,天府絕,死不治。

陽明司天,太衝絕,死不治。

太陽司天,神門絕,死不治。

白話文:

藥之主宰

夏季(六月大暑至八月白露):天氣炎熱,雨水多,容易滋生蚊蟲。人們容易出現流淚、耳鳴、頭暈目眩等症狀。此時應以瀉去酸性、補充甘甜之物來調理,因為這是太陰濕土主事的時節,土克木。

秋季(八月秋分至十月立冬):天氣炎熱之氣回歸,山澤雲霧瀰漫,暴雨潮濕。人們容易出現心神不安、黃疸、面部浮腫等症狀。此時應以瀉肺、益肝來調理,因為這是陽明燥金主事的時節,金克木。

秋季後期(十月立冬至十二月小寒):天氣乾燥潮濕,陰氣盛行,風雨交加。人們容易受寒,肺部受風,脾胃受濕,而導致瘧疾。此時應以瀉去酸性、補充肝臟之氣來調理,因為這是太陽寒水主事的時節,水生木。

冬季(十二月小寒至次年立春):天氣寒冷,但陽氣開始萌動,蟄伏的蟲子出現,流水不結冰,地氣勃發,草木開始生長。人們容易患瘟疫,心腎功能失調。

以上為一年四季的氣候與疾病對應關係。

以下為脈診圖解:

南方的政令司天在北方泉州,厥陰脈在右手寸關尺三部中寸口處脈象不虛,太陰脈在左手寸關尺三部中寸口處脈象應驗,少陰脈在兩寸處脈象潛伏。

北方的政令司天在南方泉州,厥陰脈在左手寸關尺三部中尺部處脈象虛弱,太陰脈在右手寸關尺三部中尺部處脈象不應驗,少陰脈在兩寸處脈象皆隱藏。

辛少羽屬北方水。

癸少徵屬南方火。

庚太商屬西方金。

壬太角屬東方木。

甲太宮屬中宮土。

如果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六經司天時,衝陽、尺澤、太谿、天府、太衝、神門等穴位脈象消失(絕),則病情危重,難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