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疹一得》~ 卷上 (11)
卷上 (11)
1. 火擾不寐
寤從陽,主於上;寐從陰,主於下。胃為六腑之海,毒火壅遏,阻格上下,故不寐。
白話文:
當人清醒時,活動主要在身體的上半部,這與陽性能量相關;而睡眠時,活動則轉移到身體的下半部,這與陰性能量相關。胃部是六腑中的大海,如果胃中有毒素或火氣聚集,這會阻礙身體上下能量的流通,因此導致失眠的問題。
2. 周身如冰
初病周身如冰,色如蒙垢,滿口如霜,頭痛如劈,飲熱惡冷,六脈沉細。此陽極似陰,毒之隱伏者也。重清內熱,使毒熱外透。身忽大熱,脈轉洪數,煩躁譫妄,大渴思冰,症雖梟惡,尤易為力。若遇庸手,妄投桂、附,藥不終劑,死如服毒。
白話文:
剛開始生病時,全身冰冷像被冰包圍,皮膚看起來像被灰塵覆蓋,嘴巴裡感覺像含著霜一樣,頭痛得像是被劈開,喜歡喝熱水而畏懼寒冷,六脈呈現出沉細的狀態。這是身體的陽氣達到極限卻表現出陰寒的症狀,是毒素深藏在體內的現象。應著重於清除體內的熱毒,讓毒素和熱氣能順利排出體外。
突然間,身體變得非常熱,脈搏變得洪大且快速,出現煩躁和神智不清的情況,非常口渴想喝冰水,雖然症狀嚴重惡劣,但治療起來反而容易。如果遇到技術不佳的醫生,胡亂使用如肉桂、附子這類溫熱的藥物,不用等到藥吃完,患者就會像中毒一樣死亡。
3. 四肢逆冷
四肢屬脾,至於逆冷,雜症見之,是脾經虛寒、元陽將脫之象。惟疫則不然,通身大熱,而四肢獨冷。此烈毒壅遏脾經,邪火莫透。重清脾熱,手足自溫。
白話文:
四肢的健康狀況反映脾臟的狀態,如果出現四肢冰冷的情況,在一般疾病中,這可能是脾經虛弱和體內元氣即將耗盡的徵兆。但對於瘟疫來說,情況不同,病人全身高燒,唯獨四肢冰冷。這是因為劇烈的毒素阻塞了脾經,導致邪火無法散發。只要重點清除脾臟的熱毒,四肢自然就會回暖。
4. 筋抽脈惕
筋屬肝,賴血以養。熱毒流於肝經,疹毒不能尋竅而出,筋脈受其沖激,故抽惕若驚也。
白話文:
「筋是由肝臟主管,並且依靠血液來滋養。當熱毒流入肝經,疹毒無法順利從毛孔排出時,筋脈受到這種衝擊,因此會產生像受到驚嚇一般的抽動。」
5. 大渴不已
雜症有精液枯涸,水不上升,咽乾思飲,不及半杯,而此則思冰飲水,百杯不足,緣毒火熬煎於內,非冰水不足以救其燥,非石膏不足以制其焰。庸工忌戒生冷,病家奉為神術,即溫水亦不敢與,以致唇焦而舌黑矣。
白話文:
在一些綜合病症中,會出現體內精液乾涸的情況,導致水分無法正常上升到咽喉,進而產生口乾想喝水的症狀。但這種情況下,患者不僅僅是想喝點水,而是極度渴望冰冷的水,就算喝上上百杯也還是覺得不夠。這是因為體內有如火般的劇烈毒素在煎熬,只有冰冷的水才能暫時緩解這種乾燥感,只有石膏這類藥物才能抑制體內的燥熱。
然而,一些普通的醫生會避免讓患者吃生冷食物,認為這樣會加重病情,病人及家屬也會盲目聽從,甚至連溫水都不敢讓患者喝,結果導致患者的嘴脣乾裂,舌頭變黑。
6. 胃熱不食
四時百病,胃氣為本,至於不食,似難為也。而非所論於胃熱者,乃邪火犯胃,熱毒上衝,頻頻乾嘔者有之,旋食旋吐者有之。胃氣一清,不必強之食,自無不食矣。
白話文:
無論何時各種疾病,根本都出在胃氣上,談到吃不下飯,看似很棘手。但這裡說的胃熱問題,指的是異常的火氣侵犯到胃部,熱毒向上沖,會讓人不斷地乾嘔,甚至吃什麼吐什麼。一旦胃氣清順了,不需要刻意去逼自己吃東西,自然就會有食慾了。
7. 胸膈郁遏
胸乃上焦心肺之地,而邪不易犯。惟火上炎,易及於心,以火濟火;移熱於肺,金被火灼,其躁愈盛,氣必長吁,胸必填滿而鬱遏矣。
白話文:
胸部是人體上焦心肺所在的位置,一般而言,不容易受到邪氣的侵害。然而,火氣上升的情況下,容易影響到心臟,如同火上加油,讓情況更加嚴重;若火氣轉移到肺部,肺屬金,遭到火氣的侵蝕後,燥熱會更為旺盛,進而讓人忍不住長嘆,胸部也會感到沉悶且受壓抑。
8. 昏悶無聲
心之氣出於肺而為聲。竅因氣閉,氣因毒滯,心迷而神自不清,竅閉而聲不出矣。
白話文:
聲音是由心臟的功能透過肺部發出來的。當氣脈被阻塞,氣流因為毒素而滯留,會導致心神混亂,精神自然也就無法清晰;同樣地,當氣脈被封閉,聲音也就無法發出。這就是在描述一種狀態,稱之為「昏悶無聲」。
9. 腹痛不已
胃屬濕土,列處中焦,為水穀之海,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受氣於此。邪不能幹,弱者著而為病,偏寒偏熱,水停食積,皆與真氣相搏而痛,此言尋常受病之源也。至於疫疹腹痛,或左或右,或痛引小腸,乃毒火衝突,發泄無門,若按尋常腹痛分經絡而治之必死。如初起,只用敗毒散或涼膈散加黃連,其痛立止。
白話文:
[腹痛不止]
胃部是身體中段的濕土之區,是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所有的臟腑和十二條經脈都從這裡獲得能量。一般來說,邪氣無法侵犯這裡,但當胃部虛弱時,就會生病。不管是過冷還是過熱,或是水分滯留、食物積聚,這些都會和身體的正氣相互鬥爭,導致腹痛,這就是平常人會生病的原因。
然而,對於傳染病引起的腹痛,可能是左邊痛,可能是右邊痛,也可能痛到小腸,這是因為毒素和火氣在體內橫衝直撞,找不到出口。如果按照一般的腹痛,針對經絡來治療,必定會致命。在剛開始的時候,只要使用敗毒散或者涼膈散,再加上黃連,疼痛馬上就會停止。
10. 筋肉瞤動
在傷寒過汗,則為亡陽,而此則不然。蓋汗者心之液,血之所化也。血生於心,藏於肝,統於脾。血被煎熬,筋失其養,故筋肉為之瞤動。
白話文:
在處理風寒病後過度出汗的情況,會導致體內的陽氣流失,但這情況並不適用在這裡。因為汗液是心臟產生的液體,是由血液轉化而來的。血液由心臟生成,儲存在肝臟,並由脾臟控制。當血液受到過度消耗,肌肉和筋絡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因此會出現肌肉和筋絡的不自主跳動。
11. 冷氣上升
病人自言胃出冷氣,非真冷氣也,乃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自下而上,其熱尤盛。此火極水化,熱極之徵,陽亢陰微,故有冷氣。
白話文:
病人自己表示感覺到從胃部冒出的像是冷氣,但實際上這並不是真正的冷氣,而是從肝臟上昇的氣。這種氣體中夾帶著一種被稱為「相火」的能量,由下向上移動,其熱度非常強烈。這種現象是身體內部極度燥熱,水分過度蒸發的信號,代表著體內的陽性能量過剩而陰性能量微弱,因此會產生類似冷氣的感覺。
12. 口穢噴人
口中臭氣,令人難近。使非毒火侵炙於內,何以臭氣噴人乃爾也。
白話文:
[口臭問題],內容:[口中有著濃烈的臭味,讓人難以接近。如果不是體內有如毒火般的熱氣在灼燒,怎麼會有如此強烈的臭氣散發出來呢。]
13. 滿口如霜
舌苔分乎表裡,至於如霜,乃寒極之象。在傷寒故當表寒,而疫症如霜,舌必厚大,此火極水化,誤用溫表,旋即變黑。《靈樞》曰:熱症舌黑,腎色也。心開竅於舌,水火相刑必死。予已經過多人,竟無死者,可見古人亦有未到處,但無此法耳!
白話文:
【滿口如霜】
舌苔可以反映身體內部的狀況,如果舌苔看起來像霜一樣,這代表體內極度寒冷的徵兆。在一般感冒的情況下,這表示體表受寒;但在瘟疫這種特殊情況下,若舌苔如霜且舌頭變得又厚又大,這顯示身體內火氣太盛,導致水液代謝失調。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錯誤地使用溫補的藥物,舌苔會迅速轉為黑色。
《靈樞》一書中提到,熱性疾病使舌頭變黑,是腎臟功能失調的表現。心臟的健康狀況通過舌頭來反映,如果心火和腎水互相衝突,病患將會死亡。我曾經遇到過很多這種情況的病人,但他們並沒有因此喪命,這說明古人的某些理論可能還未完全到位,只是他們當時沒有找到適當的治療方法罷了!
希望這個翻譯對你有幫助!
14. 咽喉腫痛
喉以納氣通於天,咽以納食通於地,咽喉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以上下者。至於腫痛,是上下閉塞,畏用清涼,為害不淺。
白話文:
咽喉是用來吞氣連接天空,咽部則用來吞食連結大地,簡單來說,咽喉就是食物和飲水通過的通道,也是氣流通行的地方。當出現腫痛的情況,這代表了氣流和食物通道被阻塞,若害怕使用清涼的治療方式,所帶來的危害可不小。
換句現代的話來說,咽喉是呼吸和飲食的必經之路,一旦發生腫痛,就等於這條通道被堵住了。如果因為害怕而不敢使用一些具有清熱解毒效果的療法,對身體的影響可能會更嚴重。
15. 嘴唇焮腫
唇者脾之華,以飲食出入之門,呼吸相關之地,焮腫不能自如,脾熱可知。
白話文:
嘴脣是體現脾臟健康的部位,因為它是食物進出口的地方,也是與呼吸息息相關的區域。如果嘴脣出現紅腫且無法自由活動,這就可以看出脾臟有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