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霖
《疫疹一得》~ 卷下 (11)
卷下 (11)
1. 附一昏悶無聲治驗
理藩院侍郎奎公四令弟病疫,昏悶無聲,身不大熱,四肢如冰,六脈沉細而數。延一不諳者,已用回陽救急湯,中表兄富公,力爭其不可。及予至,診其脈,沉細而數;察其形,唇焦而裂,因向富公曰:此陽極似陰,非陰也。若是真陰,脈必沉遲,唇必淡而白,焉有脈數、唇焦認為陰症哉?此熱毒伏於脾經,故四肢厥逆,乘於心肺,故昏悶無聲,況一身斑疹紫赤,非大劑不能挽回。遂用石膏八兩,犀角六錢,黃連五錢、余佐以大青葉、羚羊角。
連服二帖,至夜半身大熱,手足溫,次日脈轉洪大。又一服熱減而神清矣。以後因症逐日減用,八日而愈,舉家狂喜,以為異傳。
白話文:
理藩院侍郎奎公的第四位弟弟感染了瘟疫,病情嚴重到昏迷不醒,無法發出聲音,身體並沒有高燒,但四肢卻冷得像冰一樣,且脈搏微弱細小且頻率快。請來的一位不懂病情的醫生已經使用了回陽救急湯,然而中表兄富公堅決反對這種做法。
當我抵達時,診斷他的脈象確實是微弱細小且頻率快,觀察他的外表,嘴脣乾燥且龜裂,於是對富公說:這是陽氣過盛,表面看似陰虛,實際上並不是真的陰虛。如果是真正的陰虛,脈象必定是微弱且緩慢,嘴脣也應該是蒼白的,怎麼可能脈搏頻率快,嘴脣乾燥就判斷為陰虛呢?這其實是熱毒潛藏在脾臟的經絡中,導致四肢冰冷,又因為熱毒影響到心肺,才會使他昏迷且無法發出聲音,況且他全身出現了紫紅色的斑疹,若非使用大劑量的藥物,很難扭轉病情。
因此我使用了八兩的石膏,六錢的犀角,五錢的黃連,並輔以大青葉和羚羊角等藥材。
連續服用了兩劑後,到了半夜他的體溫開始升高,手腳也恢復了溫度,第二天脈象轉為強大。再服一劑後,體溫下降且神智清醒了。之後根據病情逐漸減少藥量,經過八天的治療,他終於康復,全家人都欣喜若狂,視之為奇蹟。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