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痢南針

《治痢南針》一書,由民國時期醫家羅振湘所著,並於西元1932年付梓。這部著作在當時中國醫學面臨內外挑戰的特定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書名「南針」巧妙地結合了藥物「南星」的意象與「指南針」的導引之意,既點出治療痢疾可能用到的特定藥物,更隱含了為醫者指引治痢迷津、乃至為國醫學術確立方向的深層寓意。從劉岳侖、曾覺叟、吳序者三位作者的序言來看,此書的寫作有著明確的目的性與時代意義。

首先,從書的背景與目的來看,三篇序言都強烈地指向當時中醫學術正遭受嚴峻考驗的現實。特別是提到了余岩等人對國醫的「詆毀」、「攻擊」,試圖以政治壓力或文字宣傳來「消滅中醫」。在這種「異教鴟張,聖道日晦」的危急存亡之秋,羅振湘先生挺身而出,繼其先前的《醫學闕謬》(或作《醫學闢謬》)一書,針對余氏等人的謬誤進行辨駁和糾正,捍衛國學尊嚴。而《治痢南針》便是羅君在捍衛國醫學術整體性的同時,專注於某一具體病種——痢疾的治療方法,旨在整理、闡明並推廣中醫在治療此病上的有效經驗與理論體系。劉序稱讚羅君此書是「集古今治痢方法」,並非僅僅照搬古方,更有「附以己意,補其闕略」,展現其獨立思考和學術創見。曾序則認為此書「於前人學說採擇綦嚴,而折衷以己之心得」,肯定了作者在繼承基礎上的發展與創新。吳序更是將此書視為在學術戰線上抵抗西醫攻擊的「衛道之責」的體現。

其次,關於書的內容結構與學術特色,三篇序言都一致強調了其清晰的條理與系統性。劉序指出,書中將古今治痢方法「分為表、里、寒、熱、虛、實六門,條分而列舉之」,並稱讚其「挈領提綱,芟蕪就簡,義例務衷一是,而論說毋任兩歧」,猶如「科學程式」,這種將複雜醫理條理化、簡約化的處理方式,旨在幫助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避免「如大海行舟,茫然莫知其方向」。曾序也提及書的「病理治法條理井然」,認為清代雖有治痢專書,但《治痢南針》更為「完備」且「精核」,並將其視為「一病有一病之完全統系學說」的典範,這在中醫學術整理上具有重要的開創或推廣意義。這種體系的建立,不僅是為治痢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也是對當時一些學說紛歧、龐雜晦澀現象的有力回應。

再者,書名「南針」的寓意在序言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闡發。劉序認為「南針」不僅指南星這味藥,更體現了羅君「非徒是書行於我國已也」的抱負,希望國醫的診斷治療方法能大行於海外,「如周公作指南針,西人用之以航海也」。這賦予了書名超越具體疾病治療、指向中醫走向世界的宏大願景。書中基礎介紹部分也直接點明「南針,即南星」,並簡述了南星的藥性、功效、現代研究及使用注意事項,這暗示著書中不僅有理論體系,也包含具體的方藥應用討論,且可能突出南星在治痢中的某種地位或應用方式(雖然具體治痢南星方僅作為原文片段出現,未能展示其在六門體系中的位置)。南星「燥濕化痰,祛風散寒」的功效,以及其「有毒」需要慎用的特性,也體現了中醫用藥的複雜性與辨證論治的要求。不過,從序言的重點來看,書的價值更多地被置於其體系性、指導性及時代意義上,而非僅僅是關於南星一藥。

此外,從序言中對臨床實踐的討論,可以看出書的內容應當是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劉序在讚揚羅君理論梳理的同時,特別強調了「臨床尤宜善觀其變」,並以自己隨軍和診治達官貴人的三個痢疾病例為例,說明了疾病的多樣性和個體差異,即使是同一病名,其病機、體質、病情輕重、邪正關係千變萬縷,治療絕不可拘泥於一法(如大承氣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神而明之」,甚至大膽運用補法(如補中益氣湯,重用參耆)或峻下(如大劑承氣加滋陰養榮),這都是對讀者的提醒,強調閱讀《治痢南針》時,應當活學活用,勿「食古不化」,否則即使有「慈航」亦難「普渡」。劉序這些生動的案例補充,不僅豐富了對痢疾複雜性的認識,也間接佐證了《治痢南針》作為指南的價值,因為一個好的指南應當能夠涵蓋或啟發醫者應對這些多變的情況。

從三篇序言的共同論調來看,《治痢南針》是一本在民國時期中醫學術危機背景下誕生的重要著作。作者羅振湘不僅具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和醫學素養,更有著強烈的時代責任感。他針對痢疾這一常見且多發的病症,系統梳理古今文獻,結合自身心得,創建了以表、里、寒、熱、虛、實六門為綱的治療體系。這種結構清晰、條理井然的寫作風格,旨在為廣大中醫提供一個清晰的辨證論治框架,使其不再「茫然莫知其方向」。同時,書名「南針」寄託了作者為中醫指引方向、乃至走向世界的願景。序言作者們高度評價了本書在釐清醫理、指導臨床、以及對抗對中醫的攻擊方面的價值,但也同時提醒讀者,醫學的應用在於變通,不能死守書本知識,臨床實踐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總體而言,《治痢南針》不僅是羅振湘先生在痢疾治療領域的學術結晶,更是民國時期中醫界在困境中力求自強、整理學術、捍衛自身地位的一個縮影。它體現了中醫在傳承中求發展、在挑戰中謀生存的精神,為後人研究痢疾的診治以及了解民國時期中醫學術生態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資料。


劉序 (1)

劉序 (2)

劉序 (3)

曾序

吳序

自序

凡例

痢疾之症狀

痢疾之原因

痢疾預防法

痢疾調養法

痢疾之治法 (1)

痢疾之治法 (2)

痢疾之治法 (3)

痢疾之治法 (4)

痢疾之治法 (5)

痢疾之治法 (6)

痢疾之治法 (7)

痢疾之治法 (8)

痢疾之治法 (9)

痢疾之治法 (10)

痢疾之治法 (11)

痢疾之治法 (12)

讀羅振湘《治痢南針》書後

附 霍亂(即虎疫)症治 (1)

附 霍亂(即虎疫)症治 (2)

附 霍亂(即虎疫)症治 (3)

附 霍亂(即虎疫)症治 (4)

附 霍亂(即虎疫)症治 (5)

附 霍亂(即虎疫)症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