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湘

《治痢南針》~ 痢疾之治法 (4)

回本書目錄

痢疾之治法 (4)

1. 虛症

痢疾有日久未治與治不如法,延綿日久;或其人體氣虛寒,及患痢後醫不如法,以致中氣虛弱,邪氣內侵,下利膿血,裡急後重,小便清利,口中和,身倦手清,脈沉弱者,謂之虛症。

痢疾有虛症,日久傷陰,虛坐努責,宜地歸芍甘陳皮方。

薛氏地歸芍甘陳皮方

熟地炭(八錢),炒當歸,炒白芍(五錢),炙甘草,陳皮(二錢)

此方原無分量,余權定之。薛生白曰:里結欲便,坐久而仍不得便者,謂之虛坐努責。凡里結屬火居多。火性傳送至速,鬱於大腸,窘迫欲便而仍不得舒,故痢門中,每用黃芩清火,甚者用大黃逐熱。若痢久血虛,血不足則生熱,亦急迫欲便,但久坐而不得便耳。此熱由血虛所生,故治以補血為主。

白話文:

痢疾虛症辨治

痢疾若久拖不治或治療方法不當,會導致病情持續惡化。或者患者本身體質虛寒,再加上治療失誤,造成中氣虛弱,邪氣入侵,進而出現膿血便、裡急後重、小便清澈、口乾舌燥、身體倦怠、手腳冰冷、脈象沉弱等症狀,這就是痢疾虛症。

痢疾虛症由於時間久遠,會損傷陰氣,導致患者坐立不安,用力排便卻仍無法順暢,這稱為虛坐努責。這種情況應該使用地歸芍甘陳皮方來治療。

薛氏地歸芍甘陳皮方

  • 熟地炭(八錢),炒當歸、炒白芍(五錢),炙甘草、陳皮(二錢)

這個方子原本沒有明確的用量,是我根據經驗調整的。薛生白說:裡結欲便,坐了很久卻依然無法排便者,稱為虛坐努責。一般來說,裡結大多是屬於火熱症狀。火性傳播迅速,如果鬱積在大腸,就會造成想要排便卻又無法順暢的痛苦。因此治療痢疾時,通常會使用黃芩清熱,嚴重者甚至使用大黃逐熱。但是如果痢疾長期存在,導致血虛,血虛則會生熱,也會出現急迫想排便,但坐了很久卻依然無法排便的情況。這種熱是源於血虛,所以治療應該以補血為主。

里結與後重不同。里結者急迫欲便,後重者肛門重墜。里結有虛實之分。實由火邪有餘,虛為榮血不足。後重有虛實之異。實為邪實下壅,虛為氣虛下陷。是以治里結者有清熱、養陰之別,治後重者有行氣、升補之殊。虛實之辨,不可不明。

(按:里結「結」字有用「急」字,均通。薛氏此論辨別明白。治痢者,其三復斯言為幸。)

又痢疾不分赤白、新久,但腹中大滿者,其脈弦急,或澀浮大,按之空虛,或舉按皆無力者,用仲景建中湯,即桂枝三錢、白芍六錢、甘草二錢、生薑三片、大棗四枚、飴糖二兩。

白話文:

里急後重雖然都跟排便有關,但表現不同。里急是指想要排便,卻排不出來,感覺急迫;而後重則是肛門有下墜感,沉重難以排便。里急又分虛實兩種:實證是因為火邪過盛,虛證則是因為氣血不足。後重也分虛實:實證是邪氣積聚在腸道,虛證則是因為氣虛下陷。因此治療里急,要根據虛實分別清熱或養陰;治療後重,則要根據虛實分別行氣或升補。虛實之辨不可不明。

另外,不論是赤白痢疾,新舊痢疾,只要腹部脹滿,脈象弦急或澀浮大,按之空虛,或按之無力,都可以用張仲景的建中湯治療,方劑包含桂枝三錢、白芍六錢、甘草二錢、生薑三片、大棗四枚、飴糖二兩。

痢疾有虛症,因內傷勞倦,中氣虛寒,脾不攝血,或脫肛者,宜補中益氣湯。

東垣補中益氣湯

西黨參,炙甘草(一錢),炙黃耆(一錢五分),秦當歸,陳皮,漂術(五分),升麻,北柴胡(二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再加熟地炭(二錢),黑乾薑(五分)

此用東垣方再加地、姜也,分量宜臨時酌加。

白話文:

痢疾虛症方

痢疾若屬虛症,乃因內傷勞倦,導致中氣虛寒,脾臟失於攝血,甚至出現脫肛等症狀,宜服用補中益氣湯。

東垣補中益氣湯

方劑內容:

  • 西洋參
  • 炙甘草(一錢)
  • 炙黃芪(一錢五分)
  • 秦當歸
  • 陳皮
  • 漂術(五分)
  • 升麻
  • 北柴胡(二分)
  • 生薑(三片)
  • 大棗(二枚)
  • 再加熟地炭(二錢)
  • 黑乾薑(五分)

此方為東垣方基礎上,再加熟地炭、黑乾薑而成。藥材分量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增減。

又痢有因瘧後發者,有與瘧疾同時併發者。昔人不分症候,統用補中益氣湯治之。不知瘧邪不一,轉痢之邪亦不一。須認清症候,按法治之。但久瘧久痢,邪氣已退而脾胃陽虛,中氣下陷者,亦宜此湯。吳鞠通謂:邪內陷,病較深,不出喻嘉言逆挽之法。其偏處亦與統用此湯無異。不過有用人參敗毒散之必要時,用之斯無弊耳。

痢疾有虛症,下血黯黑,脈遲,手足冷,或休息痢時止時發者,宜黃土湯。

仲景黃土湯

甘草,乾地黃,白朮,炮附子,阿膠,黃芩(三錢),灶中黃土(一兩)

白話文:

痢疾的病因和治療

痢疾的發生,有些是因瘧疾後遺症而發,有些則與瘧疾同時併發。過去,人們不分症候,都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其實,瘧疾的邪氣各有不同,轉成痢疾的邪氣也各有不同。必須辨明症狀,依法治療。

不過,如果是久患瘧疾和痢疾,邪氣已經退去,但脾胃陽氣虛弱,中氣下陷的患者,還是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

吳鞠通說:邪氣內陷,病情較深,需要採用喻嘉言逆挽之法。這也屬於補中益氣湯的應用範圍。不過,如果需要用人參敗毒散,就應該用人參敗毒散,這樣就不會有副作用。

痢疾虛證的治療

痢疾中,如果有虛證,例如下血黯黑、脈搏遲緩、手腳冰冷、或休息時痢疾停止,活動時又發作的,可以使用黃土湯。

仲景黃土湯

配方:甘草、乾地黃、白朮、炮附子、阿膠、黃芩(三錢)、灶中黃土(一兩)

先煎灶中黃土,取水澄清,入藥煎服。

此方仲景用治先便後血之遠血症,余用治此症甚效。陳修園以灶中黃土易赤石脂,附子易炮姜,或加柏葉、鮮竹茹,亦極妙。

痢疾有虛症,久痢不止,諸藥不效,脈微而厥,或間吐蛔蟲,或休息痢時止時發,宜烏梅丸。

仲景烏梅丸

烏梅(七粒),細辛(五分),乾薑(二錢五分),黃連(二錢),當歸,附子,蜀椒,桂枝,人參,黃柏(二錢)

白話文:

先在灶中把黃土燒熱,取其水澄清後,加入藥材煎服。這個方子是仲景用來治療先便後血的遠血症,我用它治療這種病症效果很好。陳修園建議用赤石脂代替灶中黃土,用炮姜代替附子,或者再加上柏葉和鮮竹茹,效果也很好。

痢疾中如果出現虛症,久痢不止,各種藥物都不起作用,脈搏微弱且厥逆,或者間歇性吐出蛔蟲,或者休息的時候痢疾停止,活動的時候就發作,這時應該服用烏梅丸。

烏梅丸的配方:烏梅七粒,細辛五分,乾薑二錢五分,黃連二錢,當歸、附子、蜀椒、桂枝、人參、黃柏各二錢。

此用仲景《傷寒》丸方改作湯,分量亦稍變通,人參以黨參代之。

(按:此方若用之得法,異常效驗,余用此活人不少。)

又有一種煙痢,凡吃鴉片人,多是大便閉結,若身受寒熱,因煙收斂於內,久之變成痢疾。

余用此方治之甚效。但烏梅味酸,不宜與鴉片同食,去之更好;或用上黃土湯亦妙;再用鴉膽子(即苦參子)亦可治,每取七粒去殼,用龍眼肉包好,水吞下。

痢疾有虛症,下痢赤白,臍腹痛,日夜無度;或瀉痢日久,赤白已盡,虛寒脫肛,宜真人養臟湯。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根據張仲景《傷寒論》中的丸藥方子改成湯藥,份量也稍微調整了一下,人參改用黨參代替。

(注:這個方子如果用得恰當,療效非常顯著,我用這個方子救活了不少人。)

還有一種煙痢,凡是吸食鴉片的人,大多是大便不通,如果身體受寒熱,煙氣就會收斂在體內,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痢疾。

我用這個方子治療這種病症非常有效。但是烏梅味酸,不適合和鴉片一起食用,去掉烏梅更好;或者用上黃土湯也很好;再用鴉膽子(即苦參子)也可以治療,每次取七粒去殼,用龍眼肉包好,用水吞下去。

痢疾也有一些虛證,下痢時排出赤白之物,臍腹疼痛,日夜不停;或者瀉痢時間久了,赤白之物已經排盡,虛寒導致脫肛,就應該服用真人養臟湯。

謙甫真人養臟湯

罌粟殼(去蒂,蜜炙,三兩六錢),訶子(面里裹煨,一兩三錢),肉豆蔻(麵裹煨,五錢),木香(二兩四錢),肉桂(八錢),人參,白朮(炒),當歸(六錢),白芍(炒,一兩六錢),生甘草(一兩八錢)

每服四錢。臟寒甚加附子。一方無當歸。汪訒庵曰:脫肛由於虛寒,故用參、朮、甘草以補其虛,肉桂、肉蔻以祛其寒,木香溫以調氣,當歸潤以和血,芍藥酸以收斂,訶子、罌殼則澀以止脫也。陳修園曰:此方用木香甚多,則澀而不郁,亦是見解超脫處。

白話文:

這是一道古時的中醫配方——養臟湯:

使用了以下材料: 罌粟殼(去除蒂部,用蜂蜜烘烤,重約 150 克),訶子(包裹在麪粉裡烘烤,重約 75 克),肉豆蔻(包裹在麪粉裡烘烤,重約 25 克),木香(重約 100 克),肉桂(重約 30 克),人參,白朮(烘烤後使用),當歸(重約 60 克),白芍(烘烤後使用,重約 150 克),生甘草(重約 180 克)。

每次服用量為 12 公克左右。如果腸胃寒冷嚴重,可以添加附子。另一種配方不包含當歸。汪訖庵說:"直腸脫垂是由於身體虛弱和寒冷引起的,因此我們使用人參、白朮和甘草來滋補身體虛弱的部分,肉桂和肉豆蔻能夠驅除寒冷,木香有助於調整氣息,當歸能幫助血液流動順暢,而白芍具有收縮的效果,訶子和罌粟殼有凝固的作用,可防止直腸脫垂。" 陳修園表示:“這個配方大量使用了木香,這樣可以使它變得更稠密但不會阻塞,這是它的獨特之處。”

(按:此方虛痢脫肛亦極有效,但不可用之太早爾。)

痢疾大便不禁,其大孔開如空洞不閉者,用蔥和花椒末搗爛塞穀道中,並服酸澀固腸之劑以收之,如御米殼、訶子皮之類是也。若大孔痛者,用熟艾、黃蠟、訶子燒熏之。但有寒熱之分。因熱而痛者,檳榔、木香、黃連、黃芩,加乾薑;因寒而痛者,炒鹽熨之,炙枳實熨之。丹溪用人參、當歸、陳皮作濃湯飲之,食淡味自安。

痢疾有虛證,因逢產後,氣血俱虛,一染痢疾,更屬不支。治者宜固其本,兼調其氣,宜八珍湯加厚朴、木香。

白話文:

痢疾病人大便無法控制,大便出口像空洞一樣不能關起來,可以用蔥和花椒粉一起搗碎填入直腸中,同時服用能夠使腸壁變得堅硬的藥物來止住排泄,例如罌粟殼或訶子皮等。如果大便口疼痛,可以使用熟艾草、黃蜂蠟和訶子進行燃燒薰蒸治療。但是要區分冷熱症狀。如果是因為熱引起的疼痛,可以使用檳榔、木香、黃連和黃芩,再加上幹薑;如果是因為寒冷引起的疼痛,可以用炒過的鹽敷在患處,或者烤炙枳實敷在患處。丹溪醫生會使用人參、當歸和陳皮煮出濃稠的茶水讓患者喝下,吃清淡的食物自然就能安定下來。

痢疾也有虛弱的症狀,通常是因為剛生完孩子,氣血都已經很虛弱了,一旦感染上痢疾,就更加難以支持下去。治療的人應該先穩定患者的身體基礎,再調整他們的氣息,適合使用八珍湯加上厚朴和木香。

八珍湯加厚朴木香

西黨參(二錢),白朮(二錢),茯苓(二錢),熟地(三錢),當歸(五錢),川芎(二錢),白芍(四錢),甘草(錢),厚朴(錢半),木香(七分)

(按:產後痢,方書另立一條,其實不必,蓋治痢無分男女。不過,產後血虛宜加註意。若有他症,無妨照諸法治之。)。

痢疾虛證,有因日久失治,脾腎雙虛,滑利虛脫者,宜用扶脾固腎湯。

景岳扶脾固腎湯

人參(三錢),白朮(三錢),茯苓(二錢),炙甘草(錢),黃耆(炙,三錢),鹿茸(錢),附子(二錢,炮),肉桂(錢),砂仁(二錢),法夏(二錢),川椒(錢),芡實(三錢),山藥(三錢),故紙(錢半),益智(錢半),蓮子(去心,三錢)

白話文:

產後痢疾,可以用八珍湯加厚朴木香治療,藥方為:黨參、白朮、茯苓各二錢,熟地三錢,當歸五錢,川芎二錢,白芍四錢,甘草一錢,厚朴一錢半,木香七分。產後血虛需要特別注意,若有其他症狀,可以照其他方法治療。對於脾腎雙虛,滑利虛脫的痢疾虛證,可以用景岳扶脾固腎湯治療,藥方為:人參、白朮各三錢,茯苓二錢,炙甘草一錢,黃耆(炙)三錢,鹿茸一錢,附子(炮)二錢,肉桂一錢,砂仁二錢,法夏二錢,川椒一錢,芡實、山藥各三錢,故紙、益智各一錢半,蓮子(去心)三錢。

(按:此症虛極滑脫,非重劑多服不可。如峻補不效,宜速灸百會、氣海、天柱、神闕等穴,以回其陽,或有生者。)

痢疾虛症,有因痢久不愈,耗損精血,致腸胃空虛,變生他症,或五心發熱,如勞之狀,謂之勞痢,宜蕷蓮飲。

痢疾有虛症,其實因諸病壞症,久下膿血,或如死豬肝色,或五色雜下,頻出無禁,雖似痢疾,究非痢疾也,俗名刮腸。此乃臟腑俱虛,脾氣欲絕,故腸胃下脫,用六柱飲去附,加益智、白芍。

《準繩》六柱飲去附加益智白芍

人參,白茯苓,木香,訶子,肉豆蔻(各一兩)

白話文:

這種痢疾屬於虛症,是因為長期痢疾不愈,耗損精血,導致腸胃虛弱,進而產生其他病症。患者可能出現五心煩熱,如同勞累過度一般,稱為勞痢,可以用蕷蓮飲治療。

也有些痢疾虛症是因各種疾病演變而來,長期下痢膿血,或排出如死豬肝色的便血,或五顏六色雜亂無章,排泄頻繁且無法控制,雖然看似痢疾,實際上卻不是真正的痢疾,民間俗稱刮腸。這是由於臟腑俱虛,脾氣衰竭,導致腸胃下陷所致。可以用六柱飲去除附子,再加入益智仁、白芍治療。

六柱飲的藥方為:人參、白茯苓、木香、訶子、肉豆蔻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五片、鹽少許煎,空心服,或可冀其萬一。《活人》有漂術,無訶子。

痢疾虛症後,發現風症。此因痢下大虛,不善調將,或多行,或房勞,或感外邪,致兩腳痿軟,若痛若痹,遂成風痢。用獨活寄生湯吞虎骨四斤丸。

《寶鑑》獨活寄生湯

獨活,桑寄生(如無真者,以川續斷代之),杜仲(炒),防風,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川芎,人參(各一錢半),甘草,當歸,芍藥,乾地黃(一錢)

白話文:

治療上焦口渴,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半水、五片薑、少許鹽煎煮,空腹服用,或許能有一線生機。《活人》中記載的漂術,並沒有使用訶子。

痢疾虛症之後,出現風症。這是因為痢疾導致身體虛弱,體力不支,加上過度勞動、房事過度,或感染外邪,導致雙腿痿軟,疼痛麻木,最終形成風痢。可以使用獨活寄生湯,並服用虎骨四斤丸。

《寶鑑》記載,獨活寄生湯的藥方為:獨活、桑寄生(若無真品,可用川續斷代替)、杜仲(炒)、防風、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川芎、人參(各一錢半)、甘草、當歸、芍藥、乾地黃(一錢)。

上加生薑五片煎,食前服,即用吞下丸。

《和劑》虎骨四斤丸

宣州木瓜(去瓤),天麻(去蘆),肉蓯蓉(洗淨),牛膝(各一斤,去蘆),附子(炮,去皮尖,二兩),虎骨(塗酥炙,一兩)

上各如法修制。先將前四味用無灰酒五升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十日,取出焙乾,入附子、虎骨共研為末,用浸藥酒打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粒。

白話文:

藥方

  • 生薑五片,煎煮後,飯前服用,立即吞下藥丸。

藥材

  • 宣州木瓜(去瓤)一斤
  • 天麻(去蘆)一斤
  • 肉蓯蓉(洗淨)一斤
  • 牛膝(去蘆)一斤
  • 附子(炮製,去皮尖)二兩
  • 虎骨(塗酥炙,一兩)

製法

  1. 將木瓜、天麻、肉蓯蓉、牛膝四味藥材,用無灰酒五升浸泡,春秋季節浸泡五天,夏季浸泡三天,冬季浸泡十天。
  2. 取出藥材,烘乾。
  3. 將附子、虎骨與烘乾的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
  4. 用浸泡藥材的酒打成麵糊,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
  5. 每服五十粒。

丹溪云:痢後風,系血入臟腑,下未盡,復還經絡,不得行故也。松明節一兩以乳香二錢炒焦存性,蒼朮、黃柏各一兩,紫葳一兩半,甘草半兩,桃仁去皮,不去尖,一兩,俱為末,每服三錢,生薑同杵細,水蕩起二、三沸服。

(按:此症系惡血留滯隧道所致,宜用補血活血如四物湯合桃仁、紅花,再加風藥,守服自愈。)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痢疾之後出現風症,是因為病後血氣虛弱,瘀血滯留在臟腑經絡,無法順利運行所致。

治療方法如下:松明節一兩,以乳香二錢炒至焦黃,保留藥性;蒼朮、黃柏各一兩,紫葳一兩半,甘草半兩,桃仁去皮,不去尖,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與生薑一起搗碎,用水煮沸兩三沸後服用。

(注:此症是由於惡血停滯在經脈中所導致,宜用補血活血的四物湯,加入桃仁、紅花,再配合疏風藥物,持續服用即可痊癒。)